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关键词 长城
长城
佚名

  横亘于中国崇山峻岭、河流峡谷、沙漠高原之间的长城在中国境内绵延数万里。其内涵丰富、历史久远、姿态万千、景色壮观。是世界上伟大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大约开始修筑于中国公元前7至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御外来侵掠,许多诸候国开始在边境营造数百里或上千里的不封闭的城墙,这种城墙就是中国最早修建的长城。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原有的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并加固、增建,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向东达辽东,长万余里,形成当时的“万里长城”。汉朝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对农耕地区的掠扰,建筑了防边长城的障、城、亭、燧等军事防御设施。汉长城东起辽东,西经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向西继之以烽燧,直到新疆的西部,全长超过二万里。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防卫工事,长城经北魏、北齐、东魏、北周、隋朝、辽朝、金朝、明朗等各个历史阶段,长达二干多年间的营造。特别是二百多年间路大的长城修筑工程,东起鸭绿江,西到亮峪关,全长6300多公里,被称为“万里长城”,并设立了辽东镇、蓟镇、宜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个防守区,亦称“九边”、“九镇”,有效地对长城全线进行防务管理和修筑,形成了由城墙、关、城堡、墙台和烟墩等组成的完整防御工程体系。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多是这一时期修筑的。经实地考察已证实,横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湖南、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各个时期的长城长度达五万多公里以上。

  历代递建的长城始终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筑材料与形式多以土、石为主.但也因自然条件的差别而异。城墙是长城的主体,最早是利用生土夯筑,后则加工为石,同时又根据个别地段的地质特点,或以木板、木榨等构筑墙体,或利用山岭的自然形态为墙体,建筑材料不限于土、石,丰富多变的特点在今天仍可清晰看到。秦汉长城多以自然石块垒砌,或夯土修筑尽量利用山险建成,在山脊、悬崖峭壁处,多利用地形,稍加修缀而成墙体。而在风蚀严重的草原、荒漠地区,常用土坯筑成甚至还有用苇草层或红柳层的夹筑砂砾墙体.

  如今甘肃省玉门关一带的长城。金代长城主要分布在少石多土的内蒙古高原上,多以夯土版筑或土坯做墙。明长城在山区一般利用山脊作墙基,外包砌条石、青砖,内填黄土、碎石,既便于施工,又节省材料和劳力,如居庸腐关八达岭长城;或用砖砌成墙体两侧,内填黄土、碎石,如河北省山海关到山西省雁门关一带的长城。长城沿线还因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建有规模不等的其他各类防御设施,如关、城堡、墙台和烽火台等,在军事上满足驻兵、屯粮、防卫、藏武器和军情传递的需要。

  历史上的长城作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两大经济区域文化冲撞与融合的产物,为推动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及文明进程,稳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保障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天的长城虽已失去了昔日的功能,但已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的结晶,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比萨斜塔等被誊为世界奇迹,象征着中华民族血脉相承的聪明智慧和民族精神。
  
   [2004-12-0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万里长城 摘自《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心小学》网站
下一篇  → 长城的历代称谓 返回本集 我要上传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