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关键词 王昌龄
闲话王昌龄
文 / 平原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是一首悲秋诗,出自盛唐时期诗人王昌龄之手,源于《长信秋词五首》之一。
傍晚临睡前,倚在床头台灯下闲翻唐诗宋词是我数年来养成的习惯,到现在已成癖好。
尤其是深秋时节,尤其是窗外下着小雨,尤其是在十分安静的夜里。
我查阅了大量有关悲秋的诗词,发现中国诗词中的悲秋情怀有三种十分明显。
第一种是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这很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
第二种时抒发离别之苦。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而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无疑更是秋天中最易引人伤感,惹动归心的时刻。
第三种则是抒发征人的伤秋之情。
悲秋情绪尽管有点剪不断,理还乱,但追本溯源,总可以归结到某种理综合看来,中国文人悲秋大多与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关。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可谓社会关系广泛。
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也走着霉运,正流放夜郎。
要说这些诗人可都够倒霉的,由于天性耿介,加之爱借诗歌之名发发牢****,在过去那个专制的年代里,这个毛病导致仕途不顺,甚至命运坎坷,颠沛流离。《詹才子传》记载王昌龄“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二十七年,被贬岭南,次年回长安,又出为江宁县丞。数年后贬为龙标县尉,安史之乱中王昌龄从任上归家,路过濠州时,这个本应被时代所尊崇的大诗人竟被忌才的刺史闾丘晓杀害,时年58岁。
但是王昌龄的诗却有幸被保存、流传下来了,虽然为数不多。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明代王世贞《全唐诗说》评价“七言绝句,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
深夜灯下,闲读王昌龄的诗,常常令我再三把玩,反复感叹!透过满纸经典隽永的文字,我分明看到盛唐朝代诗人们沧桑沉重的身影。这些文字让我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进一段历史,虽然只看到一段历史渐渐远去留下的模糊沉重的背影。
  
   [2011-12-3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略论王昌龄七绝的艺术风格  摘自《红袖添香》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集 我要上传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