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长春版第一册长春版第二册长春版第三册长春版第四册长春版第五册长春版第六册长春版第七册长春版第八册长春版第九册长春版第十册长春版第十一册长春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一册 教学札记
《家》教学反思之一
石溪中心 王立俊
  
  我执教这节课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家》。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中对“随文识字”的关注,以及针对一年级孩子的习惯养成训练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充分关注学生生命发展,在读中激趣,在演中理解,在模拟表演中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情感在读中得到升华。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在朗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朗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我牢记这一宗旨,让学生看拼音读;拼音与汉字对照读,看汉字读,分小节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地读,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前提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的读,营造了“曲调未成先有情”的氛围;这样的读,引领学生进入潜心会文的情境;这样的读,既保证了阅读的面,又保证了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既保证了学生的阅读实践,又落实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二、重点放在指导上,并且使学生读中悟情。
  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如何让学生愿意读书,又会读书,在读中悟情。悟中升华呢?我把功夫下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上。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握儿童诗的特点,并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儿童诗的语言精炼、意象简单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家》同样如此。在读通读懂后,我在诗歌的空白处设计这样的一些提问“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说说蓝天里的白云是怎么样的?”“假如我们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条小鱼儿,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发挥自由的联想去填补这些空白,欣欣然走进诗的意境。读着读着,学生便融入文中,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心。如此朗读怎能不感染学生。琅琅上口的一首儿童诗,如涓涓的溪水,清香的荷塘,孩子的心底留下挥之不去的记忆。
  三、句式迁移,刨编诗歌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什么)是(谁)的家”的迁移有两次。一是在学习课文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祖国关系的感悟,从蓝天之于白云、树林之于小鸟以及其他的生活经验迁移过来,无需说教,一样亲切感人。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先让学生完成语文天地的相关练习,其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迁移语境巩固生字,二是让学生初步接触诗歌的改编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自由讨论,合作完成。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四、课堂教学注意实效性
  本节课我很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如: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跟老师书空,指导学生按顺序说话,说完整话等,对词的理解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结合朗读、做动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悟理解,如读出舒服的感觉、抚爱等词的理解,依照第一、二小节的句式,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小动物的家,用上“谁的家,是什么?的句式,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课后的延伸能由学生的家联系到班级和祖国这个大家庭,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教育,板书精练并且课件图文并茂,体现了文章的重点,拓展练习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较有创意。
  这节课扎扎实实地完成了《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我的预设目标。
  当然,我个人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限,对课标的理解还很肤浅,教学法中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些地方的处理还不够科学,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正。
 
   [2011-05-03]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教育省教育社区》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