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五册 教材分析
正确地理解教材 力争超越教材
——简谈第五册课本的理解和使用
徐伟健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并有超越教材的可能。
  要理解教材,也要评价教材。评价的标准:(1)课文内容的思想性、语言的典范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2)课后习题的基础性、启发性和形式的实效性;(3)单元课文的组合否达到了优化的程度。
  从哪些方面超越教材呢?(1)巧妙地引领学生从多方面理解课文,搞活学生的思路;(2)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努力扩大他们的视野;(3)科学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顺序,改革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一、第五册课本内容的简介。
  全册教材的编辑思想和编排体系,编者已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下面侧重讲三个方面的内容:(1)每单元课文的组合情况;(2)每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3)每篇课文的教学注意点和建议。

  第一单元
  两首诗歌,两篇记叙文。有3课是写学生的生活,有1课写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说明生活中有无穷的知识和乐趣,引导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是一首歌词。“主歌”部分写了三段,每段4句。主要写“我们”——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在北海荡着小舟、尽情欢乐的情景。“副歌”部分写了两句,充分抒发了“我们”愉快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花朵》的插曲,可放映有关的录像,欣赏北海公园的美丽风光。朗诵、歌唱,充分地体会“我们”当时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查“无字词典”》课文写聪聪跟着爸爸到青岛旅游。在旅游过程中,聪聪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词语的重要性,学会了查“无字词典”。
  全文分四段。第一段,是交代。第二段:聪聪懂得理解词语,不仅要说出词语的字面意思,还要想象生活的情景。第三段:聪聪懂得看到一个生动情景,要学习运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进行描写。最后一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中心。
  想像“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和聪聪跟着爸爸游玩、对话的情景。学会运用“拆词”法,理解词义。全面地概括查“无字词典”的两个方面的意思。
  3 古诗两首《山行》
  写秋天山中的美丽景色。“我”——诗人站在山下,向上看——石径顺着山势伸向远方,高高的山顶上有人家。山坡上的枫叶,经秋霜一打,比二月的花还要红了。“我”看得出了神。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时间——“晚秋”。“坐”是古今异义字。“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千古名句。“红于”,是“比……还要红”的倒装。
  《枫桥夜泊》
  写秋天夜晚枫桥周围的景色。1、2两句,写“我”——诗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4两句,是“我”所在地方在哪儿?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枫桥”是一个地方,“姑苏城外寒山寺”附近。“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光。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可介绍有关书面和影像资料,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介绍有关古诗考证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初步探究的启蒙教育。
  4 《做一片美的叶子》课文写“我”看着“形态各异”的树叶,想了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个人都做“生活大树”上“一片美的树叶”。
  课文分三段。第一段:“我”向一棵很美的大树走去。第二段:“我”走近大树,发现绿叶为大树而生,大树把叶子结为一个整体。第三段:“我”想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
  要凸现情景中的“我”。“我”在看,在想……要分别理解叶子的形状、作用和整个大树的关系。理解文章内涵的意思——为社会增添“美”,引导学生学习由大自然中的事物展开联想。
  练习1 学用字词句
  (1)想象词语所描写的情景。(2)看到情景,想到所学过的词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进行描写。(3)综合练习,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
  读读背背成语,可先用“拆词”法,理解词义,再理解引申义。《夜书所见》
  写秋晚,诗人在江边看到的情景。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看图,思考,然后作适当的提示。要和《古诗两首》联系起来阅读。

  第二单元
  都是写景的文章。采用说明介绍的方法,描写了我国三个不同地域的风光。作者所描写的那个地方的时间和空间是不相同的,描写的范围有大有小。文章的思路也不一样。
  5《北大荒的秋天》
  写北大荒秋天美丽的景色。秋天什么时候来临?秋天的天空怎么样?小河里的水怎么样?原野上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北大荒有哪些物产呢?一段回答一个问题。观察思路“由上到下”、“有部分到整体”。
  正确地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弄清作者观察的顺序。介绍北大荒的有关材料,扩大学生对北大荒的了解。
  6 《西湖》
  介绍了西湖美丽的景色。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第2、3自然段,写白天西湖的景色。先写远处的景物,再写近处的景物。第4自然段,写“月光下的西湖”。
  弄清作者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欣赏比喻句,掌握比喻的基本特点。进行欣赏性阅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放映西湖的录像。
  7 《拉萨的天空》
  描写了拉萨天空的美丽景色。第1段,总起全文。第2、3两段,写拉萨城的上空是怎样的?第4段,写布达拉宫的上空是怎样的?作者先“整体”,再“部分”。第5段,总结全文。
  看地图,弄清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位置。可先审题,初读,找出中心句,然后细读课文。适当介绍西藏的有关情况,丰富学生的知识。
  练习2 学用字词句
  复习查字典的有关知识,要求能“据词定义”,并学习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注意复习查字典的两种方法: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并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读读背背
  1、2个成语,都是形容房屋很高大、华丽。3、4两个成语,是形容一群建筑的整体设计很精妙。“错落有致”,是有高有矮,有前有后;“曲径通幽”,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的,一直通到很幽深的地方。5、6两个成语,是形容山岩多而秀,许多山沟里的水在哗哗流。7、8两个成语,形容美的事物很多,看也来不及看。
  这8个成语不能构成一幅画面。可用“拆词法”,先讲清字面的意思,再讲整个成语的意思。要借助图中的内容,理解成语的意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运用成语。
  第三单元是根据思想内容选编课文的。三篇课文,都是故事。教育学生,遇事要自己独立思考;要敢于为群众除恶。
  8 《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两颗蒲公英的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分别到沙漠和湖泊里去,结果都死了。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第二段:太阳公公嘱咐蒲公英的种子,要到泥土里去生根长叶,而有两颗种子不听他的花。第三段:第二年春天,蒲公英竞相开放,而落在沙漠和湖泊里的种子都死了。
  寓意,可以是多元的:种子只能在泥土里生长;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听老人的话。课文的语言很美,要抓好字、词、句的教学,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9 《三袋麦子》课文也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猪、小牛和小猴得到土地爷爷的礼物——一袋麦子后,各人有各人的处理方法,结果完全不同。
  故事分为两段。第一段:过年前,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礼物,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二段:一年后,土地爷爷回访了他们。土地爷爷夸赞小猴“真聪明!真能干!”
  寓意,应该是不能只顾眼前,要想到以后的生活。小牛和小猴都是对的,但小猴做得更好。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土地爷爷回访小猪、小牛和小猴时,所表达出来的态度。指导用“先……接着……最后……”叙述土地爷爷回访的过程。
  10 《哪吒闹海》
  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小哪吒带着两件法宝,跳进了大海。用乾坤圈打死了“夜叉”,又用混天绫使三太子显出了原形。从而征服了东海龙王,让人们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哪吒决心治服东海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一口气。第二段:一天,哪吒带着两件法宝,战胜了夜叉和龙王三太子。第三段:东海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人民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要申张正义,不畏强暴,为民除恶,但是又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要认真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可组织讲故事的比赛。建议补充阅读一篇听了老人的话,取得成功的寓言故事,与前面两篇故事组成一个整体。
  练习3 学用字词句
  结合生活实践学习词和句。(1)学会区别近义词,能用拆词法理解词语的意思。(2)既要懂得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又要渗透词语的搭配。(3)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
  读读背背
  8个成语都是有动物构成的,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先用拆词的方法,理解成语字面的意思,再理解内含的意思。也可让学生寻找同类的成语。
  《晨牧》
  题目的意思,也可用拆词法理解。是怎样的早晨呢?“雾浓,似云烟。”人前面的鸭子,都看不见。是谁去放牧?一个农家的小孩。他是怎么在早晨去放牧的?

  第四单元是根据思想内容选编的。三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教育学生要经得起挫折和磨难,要在生活中善于思考和联想。
  11《第八次》
  讲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一连打了七次都失败了。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后来,他被蜘蛛结网的精神感动了。再一次组织抵抗,终于取得了第八次的胜利。
  要弄清题目“第八次”的含义。重点要讲好第二段,布鲁斯看蜘蛛织网时的情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补充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
  12 《卧薪尝胆》
  讲越国被吴国打败了。越王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当奴仆三年。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
  课题是个成语,要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意思。要引导学生学习勾践的爱国精神和忍辱负重的精神;也要启发学生从吴王的角度思考,吸取教训,不能盲目自大。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讲法国雷奈克医生整天思索怎么及早发现人体内脏的变化。他受小朋友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的启发,用空心木棍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了解现代听诊器的作用。弄清雷奈克医生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收集有关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并展开联想,从而发明创造的事迹。
  练习4 学用字词句
  (1)读到一个词语,要想象到生活中的具体的事物。(2)要把事物想具体,并能画出来。(3)练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描述事物。
  读读背背
  8个成语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要不怕困难和屈辱,奋发有为。可以拆词的方法理解意思,再理解内涵的意思。《古今贤文》要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建议背诵。

  第五单元
  选编的意图不够清楚。三篇课文的内容不同,体裁也不一样。有的写景,介绍一个地方:有的是一个童话,介绍一个知识:有的写一种植物,介绍它的生长过程。
  14《“东方之珠”》
  介绍了香港美丽的风光。第1段,总起全文。2、3、4段,分别介绍了“浅水湾”、“海洋公园”和“铜锣湾”。第5段,介绍香港的夜晚。第6段,总结全文。
  可以从解题入手,先介绍香港,再阅读全文。注意引导学生抓课文中的中心句,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借助图,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收集有关香港的材料。
  15 《小露珠》
  夜幕降临了,小露珠出现在草叶、花朵、禾苗上。黎明的时候,小露珠有黄豆那么大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植物装点得格外精神。随着太阳的热量的增加,小露珠的身体越来越轻了,变成了水蒸气,向空中飘去。
  课文是介绍了一个知识,还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请老师们讨论。我建议把它当成科学小品来教,学生得益要大。要注意弄清小露珠的出现、作用和它的消失过程。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想象每一个情景。
  16 《石榴》介绍家乡驰名中外的石榴。第1段,总起全文。下面按照石榴生长的过程,分别写了它的叶子、花和果——石榴的颜色、形状的变化,最后写石榴子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要引导学生弄清石榴树、石榴和石榴籽,以及石榴的生长过程。
  要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初步懂得拟人的写法。
  练习5 学用字词句(1)认识我国6个有名的城市和它们的特点。(2)初步认识因果关系的复句。(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六单元
  根据思想内容选编的。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有的介绍化石,有的介绍现代科学。介绍的方式,有的在记叙一件真实的事情过程中介绍,有的则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
  17 《石头书》
  讲两位小朋友——川川和磊磊向勘探队员询问“石头书”——化石的情景,赞扬了他们爱问和刨根问底的精神。课文也向学生介绍了化石和化石的作用等有关的知识。
  先弄清课文的情景:川川和磊磊怎么会询问勘探队员的?问了些什么?(有哪些化石?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化石有什么作用?)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分角色朗读。
  18 《小稻秧脱险记》
  讲的是小稻秧被一群杂草团团围住了。它们拼命地与小稻秧抢营养。这时,喷雾器里喷出了除草剂。杂草纷纷倒了下去,小稻秧吸足营养,蓬勃地向上生长。
  要先弄清故事的情节。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可以适当介绍除草剂的作用。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记住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表演。
  19《航天飞机》
  讲一架飞机在天空中看到一个庞然大物产生了疑问。他听了智慧老人的介绍,心里很不自在。智慧老人告诉他,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你的作用航天飞机也替代不了。
  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多元的:了解和认识航天飞机的外形和作用;在生活中,碰到不明白的东西,要善于请教别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但也要自信,不能自卑。可启发学生想象课文的结尾,补充内容。
  练习6 学用字词句注意读准多音字。读读背背
  8个成语中都有“风”“雨”,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注意理解“风”“雨”的实际意思。《竹石》是很有名的一首古诗。要着重理解山上的“竹子”的精神。

  第七单元
  根据思想内容选编课文的。都是写人的文章,有的写的是伟人,有的写的是小学生,有的写的是一般的群众。每一篇课文,都从一个侧面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该怎么做。
  20《军神》
  课文讲的是刘伯承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伤势很重,但他镇定自若。在医生给他做手术时,他不要用麻醉药,而且一声不吭。德国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赞扬他是“军神”。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课文可以分为四段:“求治”——“术前”——“术中”——“术后”。
  教育学生要不怕疼痛,要刚强。分角色朗读,读出刘伯承的刚强、坚定和沃克医生的敬佩之情。收集有关刘伯承元帅的材料,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他。
  21 《掌声》作者回忆了小学时的一位同学小英。她因为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走路的样子。在一次演讲课上,她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她的演讲又得到了大家的掌声。从此,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是交代。第二段,具体记叙了小英在那次演讲课上受到掌声的经过。第三段,又是交代。第四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中心。
  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多元的。最重要的是理解“掌声”的含义。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小英的角度进行思考,每一个人都要有自信性。可围绕课后第4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2 《金子》
  讲弗雷特在许多淘金者离去后,还是埋头苦干了几个月。当他很失望,即将离去的时候,松软的土地上的一棵小草,使他受到启发。他留下来,在田地里种鲜花。终于取得了成功。
  全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扫兴而去。第二段:弗雷特埋头苦干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一点儿金子,失望了。第三段:弗雷特从小草上受到启发,留下来种鲜花。第四段:他在五年后终于成功了。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多元的:一定要靠诚实的劳动,才能获得成功;失败了,不能失望;善于对平时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联想。围绕课后练习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练习7 学用字词句
  既是字词句的练习,又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熏陶。(1)由脸谱认识人物;(2)由脸谱懂得代表的意义;(3)由自己喜欢的脸谱、人物,讲人物的故事。
  读读背背成语都是歌颂将军的。歌颂他们的英雄善战、意志刚强和足智多谋。《古今贤文》,可让学生背诵。

  第八单元
  两篇都是写人的文章。文章中所写的两个人,都是伟人。一是古代的著名诗人王维;一是现代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前者侧重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后者侧重学习伟人的精神。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主要是讲述王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著名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编者把这类文章,叫“文包诗”。
  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王维15岁离开家乡,已有两年了。第二段: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王维更加思念亲人。第三段:王维想起在家乡与兄弟登高远眺的情景,思绪万千,提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
  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经过。前后联系、诗文对照,深刻理解全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的意思。
  24 《孙中山破陋习》
  讲孙中山小时候看到姐姐缠足后,就看不到她的笑脸,听不到她的歌声了。这件事刺痛了孙中山的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就废除了妇女缠足的陋习。
  课文分为四段。第一段:孙中山的姐姐不怕吃苦,样样能干;经常唱歌给弟弟听。第二段:孙中山劝说妈妈不要给姐姐缠足,被妈妈推出了门。第三段:姐姐缠足后,没有了笑脸,没有了歌声。这件事刺痛了孙中山。第四段: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
  适当介绍封建时代妇女缠足的情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它是“陋习”。教育学生要敢于反“陋习”,反传统的旧观念。收集有关孙中山的材料。比较课后的两组句子,初步懂得怎么把句子的意思说得更清楚。
  练习8 学用字词句
  复习查字典理解字义的方法,收集资料,理解句子的意思。对联,很有名。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意思,也可以让学生初步知道对联的一些知识。
  读读背背
  是围绕要虚心好学选编的成语。前4个成语是对仗的。《梅花》很有名,要理解意思,并要背诵。王安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而且是我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二、全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不管是从学科教学上思考,还是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搞好三年级的教学都很重要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复习巩固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能力;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激发作文的兴趣,培养谴词造句的能力,其意义重大。

  1 关于识字教学
  识字是三年级学习的一个重点。识字的数量是最多的一个年级。本册有生字409个,要求写的就有238个。要学会这么多的生字,而且要能自己识字,通过查字典理解字义。
  要指导和督促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要引导学生进行形近字的比较,或同音字的归类的比较,正确地掌握字形。要训练学生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要认真研究一篇课文中的生字的教学。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情况,确定生字教学的步骤。可以先识字,再阅读;可以先阅读,再识字;也可以在阅读中识字。要灵活,不能机械死板。
  要突出重点。只要求认识的和要求写的,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在要求写的生字中,也要分清注意突出重点。要抓住典型的字,指导学生正确地确定部首、笔画,很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要注意字的音、形、义的有机结合。识、写分流,从识字教学的整体来说,是非常正确而有效的。但是对于具体的一个字来说,不一定要分开来教。特别是形声字,音、形、义是紧密相连的。
  要十分重视写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整体——结构,摆正位置。要注意特殊的变化的笔顺。要充分利用课后的描红。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也要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 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朗读、默读;掌握阅读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要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要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
  正确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课文的最基本要求。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正确停顿,不能拖调。朗读的训练,要循序渐进。读一篇课文,首先要读正确、流利,再有感情地朗读。
  要重视范读。在备课时,要备“读”。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要控制让学生自由初读课文的安排。要十分重视个别朗读的指导。
  要注意创设分角色朗读的情景,训练要到位。要读出那种氛围来。表演,要在朗读训练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表演。
  要帮助学生掌握默读的要求。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直视”的方法,默读课文,控制眼珠转动的次数。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的默读,调节课堂的气氛。
  阅读课文的一般步骤是:初读,从整体入手,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要一部分一部分地细读,正确地理解每个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赏读,又要从课文的整体上进行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要注意通过审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初读课文,并提示他们怎么去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注意训练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要让他们学会抓文章的中心句。
  要让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抓住典型的词语,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能力。要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要指导学生运用整体感悟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要在初步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比较、欣赏词语。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让学生知道“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要抓住典型的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领悟作者构段的方法;并指导他们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特别是“总分”和“分总”关系的自然段。
  要采用提问、停顿和概括大意等方法,渗透逻辑段的教学。严禁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要求学生分段的做法。
  要充分利用课后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要采用让学生质疑、组织讨论等教学形式,对他们进行学习方式的启蒙教育,充分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关于习作教学
  什么叫作文?要在学生完成一次作文以后,清楚地告诉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想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就是作文。学习作文,从一年级就开始了。
  三(上),也可以说是作文的起步。习作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注意做到:用词正确、句子完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连贯。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讲怎么开头和结尾。
  课本中规定的习作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改动。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作文时间的安排,也要根据教学的情况,作恰当的调动。
  要注意充分发挥课本中习作例文的作用。但运用要恰当,可以让学生先读例文,再模仿作文;也可以自己先作文,再与例文进行比较。要注意学生作文的情境。
  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想好了再写、写了要学习修改、勤动笔等。要把习作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要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做好小练笔。
  要十分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生的习作批改,要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习作的得分要适当偏高一点。要多鼓励,少批评。
  注:这是教材分析的提纲,是字幕。
 
   [2004-12-2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南小文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