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西师大版第一册西师大版第二册西师大版第三册西师大版第四册西师大版第五册西师大版第六册西师大版第七册西师大版第八册西师大版第九册西师大版第十册西师大版第十一册西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五册 教材简析
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分析
佚名
  
  一 对本年段教材的整体把握
  这套教材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审查批准使用的教材,它与人教版一样,是国家教材。它符合教材编写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能十分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是西师版教材的鲜明特色,在各地的使用中说明,这样的编写原则,十分适合我们地区使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最恰当的。这样的原则,体现在每一个年段,每一册教材之中。循序渐进,稳步上升。
  进入第二学段,学生在身心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本册教材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按照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安排学习内容和训练内容。从课文的选择到练习的设计,从教材的编排到呈现方式都随之进行了变动。特别是批读课文的设置和积累运用栏目的设置,较之上一个学段有了很大的改变,还有习作的训练安排,这些都是本册教材的需要关注的地方。
  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我们对本册教材进行简单的说明和介绍。供老师们参考借鉴。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
  1、卷首语(链接)
    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介绍本册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对几个新栏目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关注。
  2、课文:7个单元,36篇课文
    1单元 儿童生活 美德教育
    2单元 锦绣山河 热爱家乡
    3单元 科技环保 关注自然
    4单元 爱心亲情 美好情感
    5单元 中外文化 了解历史
    6单元 人生智慧 哲理故事
    7单元 祥和人生 关注人类
  3、积累运用:7个
  4、附表:生字表。认写同步 两表合一表。

  三、本年段学生特点及教材任务分析
  (一) 教材的承继性与年段性。
  1 该教材是本套教材“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中的一环。
  本册教材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注意学段间的过渡衔接。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既激励自主又加强指导。是完成小学期间语文学习目标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年级素有“翻坎”之说,我们认为,一切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不要人为地造成一种门槛,对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不利于学生胜任愉快地学习。
  2 是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课程标准年段要求的重要载体。
  语文课程标准只是一个标准,要一步步地落实它,需要我们的教材,需要我们教材中的具体课文和训练内容来落实,这些是完成课标的载体,把课标中的各项要求,分解落实,分步完成。
  (二)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引导学生渐进提高。
  1 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个子长高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之以前长些了,理解能力较之以前也强些了,由低年级的想象敏感期进入到中年级的观察敏感期。因此,课标要求和教材编写都必须充分考虑本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才是科学的,符合实际需要的。
  2 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基本掌握了拼音这个学习工具,再加上我们安排了大量的自主识字,学生已经认识了较多的生字。在用词写句子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应该说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三年级的学习可以有一个小小的飞跃。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三年级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本册教材的内容安排也考虑了这些因素,充分体现小步快进的特点。
  3 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训练,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实施课程改革后,教学方式有所转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进入中段以后年,可以加快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特别设置了批读课文这样的课文类型,以期实现这样的目的。

  四、 对本年段教材的具体把握
  (一)与第一学段教材在编排上的不同。
  1 识字写字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大大增强,因此,更多的是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来识字,所以从三上开始,取消了“集中识字”。每课识字10个,由原来的自主识字上升为自主积累好词佳句。生字在不断的复现中巩固。学生写字的能力和水平都有所提高。所以,从这一册起,变“认写异步”为“认写同步”。教材后面的附表也由“我会认的字”和“我会写的字”变为一个表,即生字表。(175)
  在低年级积累的识字方法和能力要继续巩固、应用及拓展。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的同时,重点引导学生对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的学习与区别。如(88)、(94)、(112)。 
  2 课文
  由低年级的单一一种课文为“多样”——精读文 略读文 批读文。精读课文是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批读文是学生尝试用在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自己来读懂文章。我们通过旁批的方式,给予学生读书的指导和示范。教会学生边读边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留下思考的痕迹,勾画圈点和批注。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阅读方法,尽量独立地学习阅读,知道一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是什么,大致能感受到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粗知大意就行了。
  这样安排既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又具有训练的层次性,从使用效果来看,是很好的。经过我们这样的阅读训练,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和水平大大超过别的孩子。
  3 自主学习
  体现“激励自主”的编写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大了。适当提高了自学要求:由自主积累到自主阅读。(24)很多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如(4)、(55)选做题、(8)自主积累词语、(30)3题,说说自己的理解、(132)3题说自己的理解、(137)选词造句。(40)、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50)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在有些精读课的课后,安排自主积累好词佳句。(55)、(79)(144)、(159)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下来。每个单元安排自主阅读园地(44)、(74、75)、(103)、(126)。这些学习任务的选择权在学生手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做多少和怎样做。
  课后练习设计的导教和导学功能都很强,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自主学习。(8)、(12)1题、2题、(30)1、2、3题、(33)、(155)1、2、3题。同时,很多题还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有一定的选择性。(26)、(55)。
  积累与运用在积累与运用方面都有极大的自主性。如(41)、(67)、(148)。综合性学习和习作百花园都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43)、(124)、(150)、(171)。
  汉字娃娃也与学生一同成长,变为了学习小伙伴的身份,来提示一些方法和规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帮助。(20)、(41)、(98)、(169)。
  4 积累与运用
  新增了栏目: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开心一刻)、习作百花园。这些栏目十分适合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学习要求。起到了帮助、巩固、梳理及适度拓展的作用。
  (二)各部分的编写意图及教学要领
  1 生字认写的同步
  其意图在于方便教学。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能力识写生字,注意提醒学生易错易混之处,注意检测巩固。
  2 多样课型有利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把课标要求落到实处。
  精读文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如: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分析概括、内容探究、表达方法等。
  注意这种综合能力的年段侧重点(见课标要求、课后练习)。(8雪儿3题)、(12小萝卜头1、2、3题)、(33家乡的红橘课后题)、(79这条小鱼在乎课后练习)、(83温暖课后练习题)
  略读文重在了解文章大意,培养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注意有别于精读文的教学,不要面面俱到,不要不放手。(40写给云)、(66地球清洁工)复述,演一演、(121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147钉子的故事)、(168中国结)
  批读文从读者视角出发,引导一点或几点的深入学习。以分进合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教学中要适度放手,迁移运用。
  例如:
  第一单元《日记两则》是有关书面表达的初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以日记的形式引入习作;“言之有物”)。
  第二单元《西藏高原》了解阅读的基本要领(思考;抓重点、特点;揣摩;了解知识;学习表达方法;积累)。
  第三单元《会“呼吸”的公路》学习用质疑释疑的方法进行阅读。
  第四单元《威尔逊出游》学习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五单元《奴隶和狮子》学习重点词语和段意的把握;
  第六单元《三袋麦子》学习领会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太阳,你好》学习阅读中的深入思考,注意作者的表达技巧。
  3 自主阅读园地:
  随着年段的增高,有原来的每个单元的自主识字过渡到自主阅读片段和短文。精心选择与本单元有关联的人文性、工具性结合紧密的文章,意在让学生在这个园地里,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捕捉自己有用信息,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也分散了一些写作方法在里面。感性与理性结合,在阅读的同时学到一些读书与写作方法,提供一些习作练习的范例。(23、24)、(44、45)、(74、75)、(101、103)、(172、174)
  教学时要放手学生自读,了解自读效果。
  4 温故知新:
  在复习整理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新知。联系教材但不囿于教材,适度拓展。让学生在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时,发现规律,感受祖国语文现象的丰富性。既让学生获取了新知,又让学生了解了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20)同样意思的不同说法。(41)多音多义字、打比方。(67)句式变化、(98)词语中的反义词、(122)叠词的不同重叠方式。(148)由课文向课外适度拓展。(169)词序变了,但词义没有变。
  5 语海拾贝
  在浩瀚的母语海洋中拾取宝物。在众多的祖国语言现象中,精选一些鲜活灵动、丰富多彩的有价值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如格言、警句、名诗佳句、谚语、广告词、宣传语等。丰富学生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感。如:(20俗语)、(42、169名诗佳句)、(67格言警句)、(98对联)、(122歇后语)、(148广告词、宣传语)
  6 点击成语(开心一刻)
  “点击成语”:提供一些成语故事或者典故,帮助学生了解典故,以备运用。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历及意思,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深瑰丽,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积累成语,丰富语言。(68)、(99)、(170)。
  “开心一刻”:提供一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语言现象,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引发思考,趣味中有所收获。感受汉语的魅力,在开心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幽默感。如:(42)、(123)、(149)。
  7 习作百花园
  是为学生设计的习作园地。提供一些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表达,有内容想表达,有内容愿表达,有内容能表达的习作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书面表达成为学生生活的又一种需要。
  习作是三年级学习的任务之一。是初步训练学生进行观察、体验、想象和思维的各种习惯和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自由地表达出来。
  本册教材遵循课标精神,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与兴趣,让他们想写、爱写、不怕写。同时也要尊重写作的规律,从生活入手,从兴趣入手,从日记入手,放低起点,使学生感到有话可写,体会到写作也是生活的需要。创设一些情境,给予一些提示指导,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习作。教材还在一些课后安排有小练笔,以减缓写作的坡度,提高写作的水平。(19)、(33)、(165)。
  教学中要激发兴趣,因势利导。本册习作涉及的话题:
  升入三年级后的新感受(22)介绍家乡美景、特产(43)
  学写通知(69)好玩的游戏(100)编童话故事(124)
  写写自己(150)节日里的事(171)
  涉及的小练笔:写日记写喜欢的水果
  大力改革习作教学
  1 通过写日记、写通知自然引入,变“为写而写”为“为需而写”,让学生意识到书面表达是自己生活的需求,是社会交流的又一种重要方式。(16)通过旁批的方式,教会学生写日记的格式,让学生知道,凡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就写自己生活中,身边的事情,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结尾批上“我也想把今天发生的事记下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 激发书面表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习作带给他的快乐,逐步形成动笔的习惯。
  习作的话题都是选的学生感兴趣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而且对于他怎样写,写多少等都没有具体要求和框框。让学生放胆放手去写。老师要及时给以鼓励。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欣赏他们的习作,让他们有成就感。
  3 因势利导,渐进引导学生达到课标的习作要求。
  让学生自由地写,但是不等于放任自流。主要目的是让他们不感到畏惧写作文。但也要处理好自由写与训练写的关系,不要走进一些误区。仍然要遵循习作的规律,按照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表达水平。以往一些有效的习作教学的经验仍然可以借鉴。比如三年级的素描、写生训练、段的训练等等,都是很好的训练方法。不要一慨抛弃。
  4 创造性地进行习作教学,让学生在这块习作园地上百花齐放。
  习作教学的创造空间十分广阔,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可以摸索出很多有效的经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习作这一块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越丰富,习作的创造性就越强。在写实这一块来说,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有创造性的习作。

  五、 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 不要忽略生字的学习。
  生字是读写的基础,三年级没有专门提识字的问题,不等于不重视识字教学。在精读课的第一课时都要扎扎实实地搞好生字教学。还可以利用早上的时间,搞一下生字听写等。
  2 口语交际要让学在具有实际意义的倾听、应对的交流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要创设交际、说话的情境。但不要忘记课堂训练的任务。不要太过于把注意力花在了活动上,而忽略倾听、应对和交往的训练。
  3 综合性学习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精神。
  这种课型的难点在于学生的能力水平不一致,往往有很多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参与。而只是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老师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事做,有所获。要及时评价鼓励。调动积极性。
  语言学科的实践活动就是听说读写活动。因此,在其他活动中不要忘了语言活动的训练。
  4 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注重学生 的亲历。
  教材编写时十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调动他们的经验,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们在备课和上课时都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
 
   [2011-01-23]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新浪博客:馨兰》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