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六册 黄鹤楼送别 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之四
首案编写 李军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勤于背诵、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方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喜欢听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送别》。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1.播放歌曲《长亭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体会到了什么?
     是啊,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为离别而忧伤,为离别而落泪,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则用诗来释怀。老师这还有一首送别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A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B请同学们自读诗,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要求: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齐读,指名读。检查自学效果。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诗文
      (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
   3.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饯行 飞檐 凌空远眺
       敬仰 誉满天下 伫立 脍炙人口 凝视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浩浩荡荡 永世不绝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饯行:“饯”读jiàn,不读chí;意思是送别。
       按捺不住:“捺”读nà,不读nài;意思是控制不住。
       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4.质疑问难。
  三、识记、书写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对比识记“幕”“墓”“慕”“暮”。
     强调“谊”读音yì,不要误读为yí。
     “暂”读平舌音zàn,不读卷舌音zhàn。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教给概括方法:将记叙文的四大要素一一找出,然后组成一句话。
      时间——暮春三月
      地点——黄鹤楼
      人物——李白和朋友孟浩然
      事件——送别
    本文叙述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事。
  二、讲读课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去送一送孟浩然吧!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学生自学课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用笔划出来,学习小组讨论解决。
  (二)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交流学习心得。
    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一会儿远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心中情)
     A提问: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他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朗读一、二两节,体会一下这藏在心底的离别之情吧!
     B配乐朗读
     “仰望”是怎样看?——抬头向上看;那“远眺”呢?——向远处看。表示看的词语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吗?生答师总结,
      俯视(低头看)、环视(向四周看)、窥探(偷偷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端详(仔细地看)、东张西望、虎视眈眈,目不转睛……
      两人都把这依依惜别之情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时间慢慢地过去,终于,这藏在心底的深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万语涌上了心头,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2.“孟夫字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话中情)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说……(生接读)
     A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提问: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难舍之情?
      补充:“敬仰”表示尊敬和仰慕。那孟浩然有什么值得李白敬仰呢?生答后师补充孟浩然人格高尚的事例。
     C让我们用朗读把这喷涌而出的师生情、手足情、离别情表达出来吧。
     D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它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桌分角色表演读: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E学生上台表演
    3.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配图朗诵)(景中情)
      “伫立”什么意思?能否改为“站立”?分别读读,说说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伫立重在强调长时间地站立。)
      朋友已经远行,从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啊!想到这,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让我们也一起随着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送一送孟浩然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描写诗句意思的语句勾画出来,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说说。
      强调诗中一些重点词的意思:“下”:顺流而下。
      “唯”:只。“尽”:完。
      你从“烟花三月”的“烟花”看到了什么?
    4.如果李白生活在现代,他一定会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此时激动的心情,假如你是李白,伫立在江边,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你能把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同桌讨论。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离别诗有很多,请同学们收集整理。
    师推荐:《别董大》(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汪伦》(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板书设计
               25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2015-04-2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之三  摘自《温暖的博客》网站
下一篇  →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