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师大版第一册北师大版第二册北师大版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四册北师大版第五册北师大版第六册北师大版第七册北师大版第八册北师大版第九册北师大版第十册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北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册 教材分析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语文》编写组
  
  第七册体例与三年级相同:仍然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共有12个单元(包括一个开放单元),每个单元分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个部分。与前六册放在一起看,可以体会到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趋势,从而抓住教学脉络:
  1.学生对作品的感受逐渐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逐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通过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应能形成大体共识,逐渐达到基本到位的水平。
  2.经过三年的积累,学生应当能够“悟”出一些语文的规律,适时学习一些必需的语文基本知识。
  3.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四年级时学习应该自主性更强。
  4.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逐渐加强整合,而不是越学越零乱琐细。
  这里说的是发展的趋势,不是四年级一年、或者一个学期必须达到的目标。教材四、五年级两年、七至十册都致力于整合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逐渐趋向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课本对这方面的自学能力要求比较明确。这个目标主要是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的。
  第七册第1 ~ 3单元学写摘录笔记。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学,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是所有课程应该学会使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另设一个摘录本记录,从语文教材之内或者从语文教材之外摘录。
  第4单元后,“语文天地”中第一项“日积月累”都是“我的摘录笔记”,旨在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教材对写摘录笔记的具体统一保底要求是:必须写,经常写,养成习惯。
  对摘录的内容不应做统一的要求,但是应该通过交流给予必要的指导。
  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也应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面落实。
  四年级学生学习字、词、句,需要学习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为学习语文服务的,完全避开将不利于语文教学,但不应太多,不能走“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强化记忆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考试为最终归宿”的老路。语文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语文知识的“度”。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要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做:“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应作为考试内容。”
  对于“日积月累”中还有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教学时也应把握好教学的“度”。
  这些内容的学习,仍然以积累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它们可以有一些理解,不能满足在机械记忆的层面。这方面的学习要与课文以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
  从第七册开始往后,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
  要把是否认真记摘录笔记作为评价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重要方面。
  关于字、词、句等的评价,教材编写者的建议是:
  ①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有统一的测试,按照原来的思路进行。但是权重应降低,因为最常用的字三年级差不多都学习过了。
  ②正确使用汉字的问题突显出来了。我们不能走过去加大练习量的老路,要结合阅读、习作的实践解决错别字的问题。可以与学生商讨,提出他们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最好是正面指标。这方面的权重应提高。
  ③结合语文实践测试词语和句子的学习水平,应尽量不脱离语文实践出单独的测试题。
  ④要测试独立识字学词学句的能力。
  ⑤名言警句佳作的积累的权重不应低于三年级所占比例。

  二.阅读
  第七、八册主体课文不如第六册多,不少课文篇幅也不如第六册长,但是,第一,对阅读的要求高了。第二,“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这些是弹性掌握的内容,给教师学生以选择的权利。第三,前面说过,“日积月累”中还有不少阅读的内容。第四,教材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总起来看,阅读的量还是比较大的,以保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另外,七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课文的内涵,需要教师和学生深入开掘。
  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原则上是保底的练习,即,至少应该思考讨论这样两个问题。
  有些学校、班级,学生的发展比较好,教师调控教学的能力比较强,可以不受这两个题目的限制。
  《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自己产生问题,引起思考。
  用儿童的语言,在课文后面以小金钥匙的形式对阅读做指导,是北师大版教材做的一种尝试。编写者试图通过这些小金钥匙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和习惯。教材对四年级学生的自学水平通过这些金钥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主要是: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作者写作意图相符)的问题。
  2.会处理所提的问题,不受枝节问题的羁绊。
  3.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问题。
  4.通过讨论,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
  5.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6.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7.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但是,现在的设计安排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点”一学期连下来,未必与学生发展的轨迹相合拍,如果僵硬地按照这样的“序”“渐进”,仍然可能束缚学生的发展。建议教师先通读一遍本册教材,把握全册对阅读的指导要求,根据教学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地安排金钥匙的学习(见后面《不可不看关于“金钥匙”》一文)。教师应视学生的状况和金钥匙的具体内容把握好金钥匙的教育时机,可以安排在阅读课文前,可以安排在自读之后交流讨论之前,也可以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后。要狠抓听说读写的实践,使这些指导能转化为学生的体会和学习行为,万不可将金钥匙的要点当作知识点传授,简单地落实到记忆要点和结论上。学生运用金钥匙所讲述的方法时,开始可能比较生硬,教师不必焦急,坚持做下去就是了。
  要注意怎样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备课时,要整体把握单元内容。阅读评价的重点应在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评价不要企图一步到位,要按照教材的要求一步步放开;阅读习惯的评价则应放在平时进行……总之,阅读的评价,重头在平时。因为改革力度较大,成熟的经验不多,编写者希望与基层领导、教师合作,共同探讨出一套全面体现《课标》理念的阅读评价体系。

  三.习作
  前三年我们抓“写”的能力,重点放在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上,学生升入四年级后,愿意写、有的写仍然是写作最基本的矛盾。为了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第七册和前六册一样,主要抓三个方面:
  第一,写日记,使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所谓“日记”,不是严格按文体划分意义上说的,日记本身无固定格式、内容要求、形式限制。教材要求全学期不少于16篇。
  第二,写作和阅读结合,续写,仿写,补写,还包括写发言提纲。请老师注意:①“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后面也有可供选择的习作题。②学生没有必要写所有的题目,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全学期不少于12次,每次可以只是一小段话。
  第三,写作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全学期不少于6次。
  七至十二册的“笔下生花”采用话题作文(而不是命题)的形式,话题与单元主题一致,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围绕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对习作而言,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的可写;而且通过写作可以提升阅读等实践活动的水平。
  话题作文大体都有写真实和写想象两类题目。有的老师反映,学生写想象的事物很容易,写真实的事物感到比较困难,编写者建议:
  ①学生可以在列出的题目进行选择。但老师应当引导,不能一学期总写想象。
  ②四年级学生必须开始练习写真实。开始不必要求过高,可以写长,可以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不限制自己拟题。
  从培养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不能简化为“制模——铸造”这样的过程。学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学会把话说通,既而把话说好。从学生的学习心理看,习作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知经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出发,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机诱导,循循善诱。总之,教材改变了以往先教后写、以讲授带实践的做法,是符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需要的,是符合写作心理规律的。
  前面说学生写作的能力是通过反复实践——认识提高的,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是帮助学生多实践,而修改,就是“认识”习作实践,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还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作文修改应在课堂上进行;应保证每学期对所有学生至少面批一次。

  第七、八册对修改的集中指导包括:
  1.教给学生三种修改的方法——自己读、请人提意见和冷处理。前两种在第七册,后一种在第八册。这三种方法都是借助“语感”来修改,而不是靠理性的分析、知识的传授来修改。
  2.提出好作文的标准——有根有据(真实);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内容具体);有声有色(生动);有条有理(结构清楚)。把握住衡量的尺度,写作时和修改时就知道应该关注什么了。教给学生这些标准是为了指导习作的实践和修改的实践。教师不要讲解很多写作知识。要结合课文和习作实践使学生体会这些标准。
  教师要组织形式生动活泼的修改作文的活动,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培养修改的习惯。除了这几次指导,还有分散的习作指导,散见于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提高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必追求立竿见影。邹韬奋先生曾这样回忆他学习写作的经历:“我所看过的书当然不能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手,彼此好象都忘掉。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于我的脑际,效驰于我的腕下。我所以觉得奇怪的是,我用不着它的时候,它在我的脑子里毫无踪影,一到用得着它的时候,它好象自己就跑了出来。”国家课程改革方案中没设作文课。教材编写者不赞成在课表中定死作文课。但作文课还是必要的,因为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需要交流,需要自己修改、互相修改……有些实用文的写作也应在课堂上限时完成。应当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掌握:该上作文课就上,该上半节就上半节,该前半节上就前半节上,该跟综合性学习一起上就一起上……总之,要把习作看作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整体安排语文教学活动,不能把它单独提出来对待。

  四.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北师大版教材一贯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为口语交际的过程,前六册一直致力于创设使学生能交际起来的情境,鼓励学生交际,有时点一点该注意的问题。进入四年级,在交际的能力,也就是交际的质量方面教材提出了要求。
  ①做重点发言人。
  ②讨论的主持人。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③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分析、判断、综合的能力。
  对口语交际的指导,应当贯穿全学期,螺旋上升。
  教师要组织好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交锋。比如,可以先分小组,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辩论;可以分正方反方,各自推举重点发言人辩论;可以全班集中讨论。后一种方式观点交叉,说的人容易转移议题,听的人容易思维混乱,需要教师或学生主持人组织  能力较强,但不能因为难就回避,全学期重点议题必须在班级范围内讨论。
  学生是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交流讨论只是在学习,不能看作结果,做不好没关系,下回再来。不必追求把讨论中暴露出的所有问题都讲全、讲透,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最有价值的议题引导学生交流。
  前几册编写者特别说明,综合性学习活动可做大可做小。七、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和学生使用教材,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非小组、个人)的综合活动可掌握在4次左右。
  随着年级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天地”的活动与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畅所欲言”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等等,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
  1.综合性学习应当有明确的目的。第七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学写个人活动计划,这个要求应当贯穿后续三年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有计划地做事的习惯。第八册第七单元指导学生写小组活动计划,今后凡是合作完成的活动,都应当制订集体活动计划。
  2.教师应当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典型,以典型带动全体。
  3.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应予以指导。学生常常不明确评什么,有的评表演,有的评某个同学,有的评语言,目标散乱,这与前面说的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也是相关的。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作用。课堂要组织得好,非得改变“平推”的模式不可。(这里说的“平”是指“水平”的平。)
  结合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教师注意下面的问题,以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
  1.活动不能规模太小,比如一个诗歌朗诵会,只请一两个学生念一首小诗、唱一支歌就完了;也不能规模太大,比如占整整一节课做看图说话(简单的连环画)或者表演故事。太小太大都不能体现“综合性”。
  2.学生应是活动的主体。本领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听来的。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口头上,讲很多的道理。其实,学生的大半问题,不是懂不懂道理的认识问题,而是缺少实践磨练的问题。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时答案明明摆在哪里,教师可以故意让学生自己去讨论,研究,琢磨;有时办法很简单,教师也可以故意不点破,而让学生自己去碰钉子,摔跟头,自己去总结经验教训。
  3.简化程序,防止形式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求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少费事就少费事,能少费时就少费时,能越过的环节就坚决地越过去。
  4.就地取材。各校各班如何开展学习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客观条件不是决定的因素,再说,没有条件也可以创造条件。

  五.自我评价
  自审能力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北师大版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审能力。前六册重点培养自检习惯,后六册要求提高自检水平,七八册的要求是:
  ①个人总结。
  ②实事求是,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第七册)
  ③善于横比、竖比。
 
   [2006-01-0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下一篇  →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材分析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