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西师大版第一册西师大版第二册西师大版第三册西师大版第四册西师大版第五册西师大版第六册西师大版第七册西师大版第八册西师大版第九册西师大版第十册西师大版第十一册西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册 教材简析
西南师大版课标语文(四上)教材分析
佚名
  
  本册教科书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为原则进行编写的。它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强调学生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既注意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纳与渗透世界先进文化,以体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合;它注意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以突出三个纬度的整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体现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本册教材供四年级上学期使用。它在保持前六册教材特色的基础上,选文更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内容安排上注意突出重点,加强整合;且有开放性和弹性;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有新的突破。

  一、教材内容安排及编写意图
    本册教材由卷首语、课文、积累与运用、生字表四部分组成。

  (一)卷首语
     呈现在教材的首页,用简洁优美,富有童心童趣的话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二)课文:共7个单元(33篇课文)
  1.单元主题与意图大致为:
  (1)儿童生活——审美熏陶
  (2)人物故事——文化教育
  (3)科技环保——关注自然
  (4)风景名胜——热爱自然
  (5)美好品行——尽责奉献
  (6)哲理世界——开启智慧
  (7)革命情怀——爱国爱民
  2.课文类型与意图:
  课文分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1)精读课文着重落实《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如《秋天向我们微笑》(2~3页);
  (2)批读课文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要领,学会读书,着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如《海滩上的雕塑》(11页);
  (3)略读课文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独立理解和运用,注意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如《礼物》(154页)。
  这三种类型的课文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展开,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相互交融和彼此渗透。
  课文后的练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课标要求的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2页第2题:想想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思考,引导学生“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143页第3题:从棒玉米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通过指导——引导——自学,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积累,通过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累与运用:7次
  “积累与运用”由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开心一刻)、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综合性学习七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意图为:
  1.温故知新——领悟规律与方法
  2.语海拾贝——积累丰富的语言
  3.点击成语——理解词语来源与意义
  (开心一刻——体会语言的幽默)
  4.口语交际——促进学生口头表达
  5.习作百花园——感受习作快乐
  6.自主阅读园地——激发阅读兴趣
  7.综合性学习——培养综合素养
  其中,点击成语与开心一刻交替出现,充分展示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附表
   1、认字表(208个)
   2、写字表(217个)

  二、使用本册教材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汉字208个,其中217个会写。
    3.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会使用字典、词典。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背诵4篇课文以及3篇课文里学生感兴趣或喜欢的段落。

  (三)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有写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
    3.注意表现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
    4.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2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4.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五)综合性学习
    1.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2.能联系已有知识,独立探究,摸索语言规律。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

  三、教材主要特色与教学提示

  (一)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突出人文情怀与现代意识。
  1.贴近儿童心理,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
  选文内容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重视儿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独特的审美情趣。选文力图以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诉说让人感动的故事、让人难忘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激荡。这些表述出来的体验和经历,是儿童能够理解的,是符合他们思维习惯和想像方式的。例如:《秋天向我们微笑》(2页)、《海滩上的雕塑》(11页)、《一颗小豌豆》(15页)、《金蝉脱壳》(21页)、《失去的一天》(106页)、《一幅难忘的画》(126页)、《哥哥的心愿》(116页)等。
  孩子们的想像是丰富的、神奇的、诗意的,教科书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审美想像、培养其创新的思维。《夹竹桃》(83、84页)中,作者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述说的是对夹竹桃的美好回忆,文中的想像非常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平凡的夹竹桃之所以让人留恋和回忆,并非是它有着什么惊人之处,仅仅是它在特定的时段引发过作者美好的想像,使他油然而生一种美好的情感。与其说是夹竹桃本身让人怀恋,不如说是这种由观看夹竹桃带来的想像和愉悦让人心醉。作者写“月光下的夹竹桃”尤其精彩(85页、86页)。夹竹桃,在人的眼里和心里可以幻化为“地图”、“水中的藻”、“墨竹画”。这些生动贴切的联想,富有童心童趣,能开启学生的想像力,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激发他们创新的萌芽。还有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这篇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们体会到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母亲对女儿的挚爱,激发他们神奇而瑰丽的想像。
  2.关注人与自然,了解当代的现实生活。
  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新课标要求凸显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而了解人与自然,关注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这是促使学生与时俱进,形成开放意识,健康成长的前提。本册教科书中的一些选文,可以说是帮助学生开启一扇通向人与自然,人与现实社会的窗户。它们力图将多样的现实图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他们关注眼前这个无比美丽又极其复杂的世界,热爱大自然,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鼓励他们留意身边的社会和时代风貌,关注自然科学和注重环境保护。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例如,《“空中霸王”的克星》(53页)、《那只松鼠》(57页)、《漂浮的山》(66页)、《哥哥的心愿》(116页)、《一个苹果》(174页)等。
  《向大树道歉》(62页),是一则颇有新意的趣闻,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呢?它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诉说一个具有浓郁时代气息的事件。故事本身有趣,让学生乐于去读,而故事中所蕴含的深意正好渗透着当代社会的一种时代精神:对绿色自然的爱护。在这个看似夸张的事件中,透露出强烈的环保意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处,人对自然的深爱。《哥哥的心愿》(116页)则让学生学会替他人着想,关心他人,懂得“给与就是快乐”的道理。这些文章没有说教,没有训诫,在生动活泼的讲述中,能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的现代意识,美好品行,让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爱护家园、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行。
  3.立足中国本土,吸收民族的优秀品行。
  本册选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以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其中的许多篇目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与深刻的人生哲理,给学生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以期实现语文课程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即“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例如,《三棵银杏树》(6页)、《古诗两首》(40、41页)、《长石头的地方》(96页)、《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30页)、《父爱安全网》(121页)、《采蒲台的苇》、《我的祖国》(171页)、《一个苹果》(174页)等。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选取抗日战争时期聂帅关爱、保护日本小孩的故事,让学生们体会领袖人物博大的胸襟、高尚的举止、美好的情怀。《一个苹果》则是讲述战争时期,官兵之间、士兵之间为一个苹果而相互谦让的动人行为,让学生感悟战士们精神的高洁与无私的情怀。《古诗两首》(93、94页),让学生在美读美诵中,产生对祖国河山的喜爱,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同时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饮湖上初晴后雨》展示出一派绚丽、妩媚的江南景象。在诗人独特的观照和奇异的描述里,西湖的迷人和多姿仿佛摇曳在我们的眼前。《望洞庭》中,湖光和山色无比和谐、相得益彰,溶溶秋月、水波不兴的湖面、远处沉静的山峦,共同构成清幽淡雅的景象,展示出夜晚静穆的美丽。同是对山水的描述,一个是那样浓烈,充满激情,尽情释放喜爱之情;一个则看似波澜不兴,却将一腔的喜爱化为奇异的想像。学生能在不断诵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得到美的享受,同时领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行,以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4.开阔文化视野,汲取人类的文化智慧。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视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选文涉及有中国的、外国的;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现代的;科学的、人文的等多方面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人类文化积淀的智慧,社会知识的丰富,世界文化的多元,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素养,如《莫泊桑拜师》(34页)、《南海上的明珠》(79页)、《水都——威尼斯》(88页)、《一次特殊的实验》(111页)、《天鹅的故事》(135页)、《礼物》(154页)等。
  《一颗小豌豆》(15页),是著名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七颗钻石》(149页),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作品,它们表现的却是人类普遍存在的高尚情感。那颗小豌豆平实朴素的愿望里,蕴含着一种高尚的品德,一种睿智的情怀。它只希望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即使微小,却可以在实现个人的价值的同时,又给他人带来了幸福和希望。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小姑娘依然心里只有他人。这个故事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同时,还蕴涵着“给与”即是“获得”的一种朴素的道理。《一次特殊的实验》(111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家的职业精神、敬业精神、献身精神。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去感受、去体验,去开阔他们的心胸,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而逐渐成长为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具有独特思维品质与人文情怀的现代公民。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
  教材注重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在三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阶段目标,突出年段特点。它与三年级的学习既相联系又有发展,既激励自主又加强指导,体现“放低起点,小步快进”的编写原则。
  1.“批读课文”凸现读写目标。
  本册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设置的批读课文,共7篇。它们是:《海滩上的雕塑》《莫泊桑拜师》《漂浮的山》《水都威尼斯》《哥哥的心愿》《一棵橡树》《我的祖国》
  批读文的设置体现了课标对第二阶段目标的读写要求,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利用批注,去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领悟作品的内容,并逐步学会自主探究阅读、习作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欣赏。
  《海滩上的雕塑》(12页)的批注:“海鸥会发表什么评论呢?”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想像,《莫泊桑拜师》(36页)的批注“为什么他看了几天还是一无所获呢?”提醒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追根问底。《水都威尼斯》(88页)“我想查查资料,了解这些城市的情况”,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课堂外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拓展思维、拓宽知识面。《一棵橡树》(148页)的批注:“骄傲的橡树倒下了,这让我想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批注的循循善诱中,享受阅读和获取知识的快乐。
  2.“课后练习”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课后练习的设置上,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循序渐进。例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64页)、“‘万里碧波’‘郁郁葱葱’‘果实累累’这些词语多么形象,在课文中找出一些抄下来”(82页)、“月光下的夹竹桃让作者产生那么多美妙的想像,请找出有关语句细细体会,再与同学交流”(87页)、“读一读,再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95页)、“小姑娘在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你从中悟到什么?”(153页)这些练习逐渐在提高要求。起初只是要求学生大致能体会到词语在文章中代表的感情色彩,接着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逐步上升为“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希望学生感受到词语的形象和生动,进而去独立寻找课文里较生动的词语和语句。最后,由对关键语句和段落的把握上升到“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课后,还以“自主积累卡”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积累好词佳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词语资源库,对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厚积薄发。它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建立起的词语资源具有个性,能体现出他们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审美情趣。
  3.“积累与运用”内容丰富,不断拓展。
  “温故知新”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出一些细微的语言规律。例如,“我发现带点的词语都表示……的意思。我还能说出几个呢”(25页)、“表达方式不一样,可句子的意思……”(48页)、“我也能把小柳树当人来写”(74页)等。它将有关词义、词性、拟人句、不同表达形式的句式等语言规律,隐藏在具体的语句中,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认识、去把握。
  “语海拾贝”包含了激励学生阅读的名人语句(25页)、独具匠心的广告语(74页)、优美的写景佳句(101页)、开启非智力因素的名言警句(158页)、形象生动的歇后语(180页)等,内容囊括了众多语言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生活中,启发他们平日留心生活中的语文。
  “点击成语”介绍了“惊弓之鸟”“一鸣惊人”“纸上谈兵”“百步穿杨”“夸父逐日”等成语故事,让学生知晓成语的来源,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民族语言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心一刻”重在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幽默,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生活中的语文常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启迪其智慧,例如,《生气》(26页)等。
  “自主阅读园地”由原来低段阅读精彩片段,扩展为自主阅读精美的短文。提供一个让学生探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的空间。例如,《妙语结深情》(28页)、《煮书》(51页)、《喜鹊》(77页)等。其内容与本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注意对单元课文的拓展。学生们可以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读写知识和信息。
  4.“习作练习”设置情景,激励想像。
  本册共有7个习作练习:对老师说心里话(27页);写身边的人(50)、写自己喜欢的(76页)、描述值得回忆的一天(103页)、写难忘的事(132页)、描绘想像的图景(160页)、描绘发生在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事情(182页)。在三年级学写日记和写片段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注意安排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给以习作提示,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或写生活中的人和事,或写观察到的景和物;或写想像的故事和童话;或让学生自己自由的习作。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习作表达能力。
  同时,在教材中还穿插安排有“小练笔”,读写结合,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体现“小步快进”,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提高习作能力。例如《父爱安全网》一课后的“小练笔”(125页)。

  (三)在学习方式上,强调综合学习与自主学习。
  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而,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强调侧重于语文实践的综合学习和给学生充分自由空间的自主学习。这两者应当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中。
  1.综合学习
  教材注意体现过程和方法这一纬度的要求,改变过去语文学习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注意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
  (1)教材内容安排和练习设计的整合。围绕单元主题,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学习和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并注重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后练习”力求将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实践结合,要求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语文能力。例如,《向大树道歉》的选做题:“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小记者,你将怎样向人们报道这个奇特的新闻”(65页);又如100页2题:“路南石林有着奇特的景观、优美的传说,试着以导游的身份把它们介绍给别人。”它们都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和思想的基础上,用清晰的语言说给不知道的人听,这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金蝉脱壳》课后2题(24页):“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像金蝉脱壳这样有趣的现象,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别人介绍。”以及“口头或者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等,也体现出跨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结合语文,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像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此外,本册中的“积累与运用”注重对课文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迁移拓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2)综合性学习中目标、学科、方式的整合。本册设计的两次综合性学习,分别安排在第三单元《动物王国探秘》(76页)和第六单元《学做小小广告人》(160页)。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目的是实现学习目标、跨领域学习、学习方式三个方面的综合。它们注意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进行跨学科领域学习;注意将语文课书本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在生活中学语文,以实现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结合。如《动物王国探秘》要求确立探索的内容或方向,独立自主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还要动手实验,请教他人,甚至于走出书斋,到大自然去仔细观察。这些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要求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重视他们个体独特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2.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综合学习方式中应当由始至终贯穿自主性。教材充分体现“激励自主”的编写原则,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弹性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教材富有弹性,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材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性,给学生随兴学习的空间。课后练习和“积累与运用”中都设计了富有弹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利学便教。例如,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82页1题、140页1题),鼓励学生自主积累好词佳句(自主积累卡),自主提问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验和感悟,例如110页第3题、56页第3题。“选做题”更是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为基础,自主选择学习,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创新精神。在每个单元中安排自主阅读园地,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进行阅读理解,感悟积累。这样的独立自主,让学生乐于学习,并能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2)教材具有伸展性,注重激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教材虽然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蓝本,却不应当束缚学生的想像力。儿童的脑海中有很多成人无法想像的新颖生动的形象。我们要促进学生丰富的想像,而不应当把他们想像的翅膀折断。本册教材除了课文注意选择激发儿童想像力的文章以外,课后练习有许多锻炼学生想像力的设置。例如,5页第3题,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前提下,发挥想像,画出美丽的图画。95页第2题,让学生通过美丽诗歌的诵读,想像出一派美丽的山水风光。批注文更是以简短的批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例如,13页“我也能设计出全新的雕塑”,92页“想像水上风景,令人眼花缭乱,多繁华啊”等。这些无不体现出编者对学生想像力的关注,对于学生的想像力的每一次锻炼,无疑都是对他们生命体验的一次拓展、创新能力的一次增强。

  四、教学建议
  首先,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正确、灵活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灵活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有利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整合。教学中要注重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的语文实践与训练,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注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人文素养。把握准教学目标,突出本学段教学重点,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还应当恰当选择教学策略。根据本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要充分注意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写字教学要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决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主体性地位。萨特曾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阅读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朗读、默读,并且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等。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落实“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词句的理解与运用
  词句的理解运用始终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一、二、三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应提高其训练要求。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感悟和欣赏,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注重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并能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2)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意,特别是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词句段的理解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
  在字词句段的学习、理解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4)加强朗读和默读的指导
  要充分重视朗读和默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课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指导朗读要有目的性、层次性,要有所提高发展。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要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与文本的对话。
  (5)“课后练习”的教学
  “课后练习”删繁就简、注重整合、灵活开放。教学时要注重朗读、背诵、默读练习,要加强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注意开启学生思维,注意课内外的结合,还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题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读书、习作的方法。一些题目注意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一些题目体现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示了学习方法;还有一些题目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对“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时不作统一要求。
  总之,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批读课文的教学
  批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其批注点是教学的重点,与精读课文相呼应,以体现读和写的目标。教学中要抓住重点,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想像、赏析、理解,特别要学习和运用读写知识,掌握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批注式阅读,体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过程;体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体验开阔视野,从而产生新看法的过程。批读课文的教学有利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去阅读课外其他文章,将自己的理解感受批注在文章的书眉或页旁,或者写在笔记本中,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习惯。
  3.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粗知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并要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要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加以运用,拓宽知识。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后练习读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4.“积累与运用”的教学
  “积累与运用”的内容既与课文有一定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1)“温故知新”
  “温故知新”要求学生在复习巩固单元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迁移运用,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如同义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出现,让学生去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还有一些句子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从中领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
  (2)“语海拾贝”
  呈现出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诗词对联、广告词、宣传语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花儿和我们一起开放,让我们和小树一道成长”、“人之初,性本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胸口摆天平——秤心”等,使学生在多种语言形式的学习中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感染。教学“语海拾贝”,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并能做到熟读成诵,教师不做具体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做适当的引导。
  (3)“点击成语”
  提供趣味性、可读性强的成语故事,使学生通过阅读浅显的故事,了解一些成语的来源,领悟到看似简单的词语之中极其丰富的内涵。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词语,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如《惊弓之鸟》(49页)、《一鸣惊人》(75页),告诉学生这个词语并不是仅仅只指的鸟,而是可以延伸到类似的人;《纸上谈兵》(102页)、《百步穿杨》(181页)、《夸父逐日》(181页)等故事中还蕴含着某些生活中的哲理,告诉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如我们应当刻苦,我们做任何事情应当有恒心和毅力,应当执着,如我们不能读死书,而应当学会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等。
  (4)“开心一刻”
  呈现的是风趣、幽默,且有文化品位的短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笑声的阅读中激活学生的思维,积累语言,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的感情,体现“轻松达标”的编写原则。如在《生气》的阅读中,让学生在笑声中体悟一词多义的妙处。在《查字典》的阅读中,使学生体会对汉字应正确记忆。教学时注意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与风趣幽默,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这种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个体活动,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进程。
  (5)“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熟悉的话题,并创设了互动的情境,给学生以口语交际的实践,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安排了5次:“假如我来当老师”“待客与做客”“讨论一项集体活动”“怎么办”“聊聊春节”。
  如“假如我来当老师”,“待客与做客”,“聊聊春节”等话题,学生熟悉,有经历、有感受、有体验,有积累,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在学生有话可说的情况下,知道怎样说。要把话说得通顺连贯,清楚明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开展师与生、生与生自由且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6)习作百花园
  给学生提供了习作的思路、方法、内容、形式等,让学生在广阔自由的空间里进行习作,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百花园”中安排了7次习作练习:“老师我想对你说”“写一个熟悉的人”“自由写作”“写喜欢的集体活动”“写生活中的一天”“想像写作”“写与家人发生的一件事”。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打开思路,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写真话实话,不写假话空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轻松学习习作。如七单元的习作:“家是温馨的港湾,充满着欢乐和幸福,当然,家中也难免会产生争吵和隔阂。这次习作就写一写你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好后念给家人听,让大家分享你写作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感到写作就如生活一样平常、自然、流畅,写作就是从生活中来的。
  (7)自主阅读园地
  安排自主阅读园地,是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进行个性化阅读。呈现的是适合四年级上册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题材多样、体裁丰富、风格多样的文章。如《妙语结深情》、《煮书》、《喜鹊》、《富饶的西沙群岛》、《画龙点睛》等文章,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感悟,从不同角度有所获,有所得。教师可作一些学习方法的引导,但对内容的理解不作过多的讲解和指导。
  (8)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如学习《学做小小广告人》,首先要观察了解广告的各种形式,搜集精彩的广告语,然后在班上作展示介绍,并根据自己对广告的理解,设计一则广告语或广告画。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行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决定内容和对内容的取舍,确定内容再作口语表达介绍。然后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进行设计,创作广告语,制作广告画。在整个活动过程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和延伸,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探究意识以及团结合作,创新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不必受课时的限制。可根据教与学的实际和本地的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可作补充丰富或作删减,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


  结束语:
  构建灵活开放、多维创新的语文课程体系:
  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握语文学习的特质!
  注重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直面学生的精神成长!
  注重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2007-03-1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雏鹰教育在线》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