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伦中心小学 朱琴
  
  设计思考:
    这篇课文的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关注表达方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一课一得”,不能面面俱到,这一篇课文训练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习“围绕中心举例论证”。
  教学目标:
   1、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学习围绕中心举例论证。
   2、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柔弱的水滴、坚硬的石块,却演绎了一段传奇——滴水穿石。
   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所学的课文不一样。它是一篇议论文。
    打开课本,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脉络: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我们一起来读。
    相机幻灯片出示:摆出看法正面举例反面举例得出结论
    那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这样的方法来写这篇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学习。
  二、学习课文
   1、默读第1、2节,思考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始就要写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
    (他写奇观,目的是为了引出自己所得到的启示,懂得的道理。
    他不写奇观,大家就不会知道这个启示是怎么得到的。)
   2、作者看到滴水穿石的奇观后,摆出了怎样的看法?
    生:如果我们也能……做不成呢?这句话是告诉我们:
    生:如果我们也能……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指导读出强烈的语气。
   3、看文章的结尾,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如果用八个字来说,那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相机板书)
   4、你们看(出示幻灯片),文章的3、4两小节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这样文章才有说服力。(举例论证)
   5、我们来看第3小节,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哪一句是中心句?
    指名朗读(幻灯片相机出示)
    这又是一个反问句,这种强烈的语气,你能读出来吗?
    再次指名朗读
    理解:“滴水穿石”“滴穿”“顽石”
    (作者的言外之意)这也是我们读书的一项重要能力,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再次朗读。
   6、默读便于思考,请同学们从三位名人事例中重点选择一位,把你认为最能反映他“滴水穿石”精神的词、句或者标点符号圈出来,并在旁边简单地写下你的感受。
    学生默读思考。
    学生交流补充,再朗读体会。
    这儿的每句话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只是有些字词,让我们有更深的感受,更能触发我们的想象罢了。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他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吗?
   7、我们来看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
    语言精炼显示精神突出成就
   8、古今中外,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何止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人呢?你能举例吗?
    诺贝尔、谈迁、富兰克林……
    试着写写法布尔吧,以下词语仅供选用:
    着迷迷恋痴迷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不朽巨著《昆虫记》
    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语言精炼显示精神突出成就)
    学生练写片段(提示学生可以写其他人物)。师生交流。
    研读“省略号”
    作者为什么只列举了三个事例?
    (三个事例的不同)
    选取典型事例
   9、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已经让我们充分地相信了他的观点,我们来看第4节,他又列举了反面例子,是不是画蛇添足呢?
    更有说服力,更全面
   10、有了这些正反事例的证明,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理想。
    理解“铭记”,再次朗读。
  三、师总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目标专一
             滴水穿石的启示
                       持之以恒

                    举例论证
              语言精炼  显示精神  取得成功
 
   [2014-05-12]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摘自《周国欣工作室》网站
下一篇  →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