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作者:薛 春 联
  
  设计理念:
  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是在平时的言行中、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为了让语文教育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呼唤语文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为祖国培养人格健全的新一代接班人。
  苏教版第七册21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围绕“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语意深刻的文质兼美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喀普里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读起这篇文章上来,能深切感受到这篇文章中的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文章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做人的真谛,如从儿子身上学到爱,从高尔基的信中去体悟爱的内涵。我把重点放在了品味信的内涵上。尤其是最后一句:“给”永远比“拿”愉快,在引导学生理解之后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谈。这样学生在读文、品文之后很自然的受到人格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9节。
   2、通过朗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方法:本文教学时我采用最朴实、最简单的“朗读”和“感悟”的方法来教学本课,希望能使语文教学反朴归真。
  教学实录:

  一、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提问:回忆课文内容说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感情怎么样?(提示可以用字词来概括。)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爱”。
  (一)由“爱”切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找画体现父子情深的语句,请仔细的读,用心的想,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读边写感受。(提示:读书有问题有想法时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这样你能从别人的发言内中得到启发。)
   3、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
     第二节:“探望”一词,很有深意,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探望一词我看出了儿子思念父亲。”
     生:“我觉得儿子对父亲有着深深的爱不然他就不会赶到岛上去看望父亲了。”
     ……
     第三节:你对哪些词体会的较深刻?
     生找到“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
     师;“谁能谈一谈你独特的理解?”
     生:“从这几个词语中更能看出儿子深爱着父亲。”
     生:“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见了高尔基的儿子为了让父亲能欣赏到美丽的鲜花而忙碌的身影。”
     ……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文字。
   4、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了他望着满院的亲自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见……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5、学习“春景图”以读代讲。自由读一读老师要看到你那灿烂的笑容、婀娜的舞姿、还有摇头晃脑的样子……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试着练习背诵。
     第五节还从哪些语句看出他们父子情深?(引导学生练说)
     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理会想些什么?(自由练说——指名说)
   6、整体朗读第2——6节体会子爱父、父思子。(自由练读——指名读——及时评议)
  (二)学习6——9节
     继续交流:从写信教子中能体会出高尔基爱关心他的儿子。
   1、高尔基的信,把自己读后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心的说一说,想一想,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边读边画。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出示:a、我的儿子在岛上种下了最美好的东西——鲜花
          你有何问题?(生质疑,学生解答)
        b.“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呀!”
     引导理解: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关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在何时何地都能去关爱自己周围的人。”
     生:“我觉得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是指一种帮助。”
     生:“我觉得高而基是想让儿子能够学会奉献。”
     ……
     小结:同学门说的太好了,高尔基将这种爱推而广之,是它更博大更广泛。美好的东西已经不再仅仅是鲜花,它还指对别人对社会的奉献、帮助、付出、以及对人的关爱。”
       C.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生:“我觉得这里的‘给’实际上就是一种付出,而‘拿’则是向别人索取。”
     生:“我觉得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实际上是在教育我们要做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生:“我曾经帮助一位老大爷推车,老大爷连声感谢我,我觉得自己特别高兴;能帮助别人也是无比快乐的。”
     生:“我的理解是高尔基对他的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希望儿子能够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乐于奉献的人。”
     生:“这不光是在教育他的儿子也是在教育我们。”
     ……
     小结:“同学们已经读这位伟大作家的信就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封信,仔细的聆听他的谆谆教导。”
     (练读课文,指名读随时评议)
  三、拓展练习。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来自远方父亲的信,神情、心情会怎样?读了父亲的信又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信。
   1、展开想象进行练习
   2、尝试写信
   3、指名读习作、听、评。
  四、总结全文:
    让“给”永远“拿”愉快这句名言伴随着你走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每一处,伴你一生健康成长。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多年,从不以“拿”为借口要求回报你是否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亲身体验一下“给”的快乐。相信你们一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乐于付出的人。
  五、作业设计:
   1、搜集关于“给”永远比“拿”愉快方面的名言。
    把这种行为带到学校、家庭、社会做一件使自己快乐别人也受益的事。
 
   [2006-10-23]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实录之一  摘自《木犁教育》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