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札记
导入,应基建于学生经验之上
作者:洪永山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它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就导入的要义来说,不外乎这样两点:一、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构成适度刺激,引起学生心理注意,建立内在的学习心向,即把教学建立在“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通过导入环节的实施,向学生指明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并设法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所学内容转化为被学生认同、接纳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因而,在设计导入板块时,我们应该突出这一板块的情感激发性、目标指引性和问题定向性的特征,使导入有利于形成一个重大问题或任务以支撑学生开展积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有利于驱动学生进行探索思考、体验感悟,解决问题。下面以例子加以说明。

  案例:
    苏教版第七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1课时教学

  导入设计:
  1、师:“同学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快乐的时刻,什么时候你感到最快乐或特别愉快?”
  2、师:“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有个叫高尔基的人对‘什么事最快乐’却是这样认为:(出示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读了这句话后,你不想说点什么和问些什么吗?”
  3、师:“就这样一句话,却使我们产生了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给’为什么比‘拿’愉快?接下来,同学们想怎么做?”

  这是一个谈话式的导入板块。整个导入分为三步:

  第一步:由“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这个话题说开。由于这个话题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所以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谈话中来。学生可能因生活经验不同而体验也不尽相同,但就这个年龄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所体验到的快乐大多是个体从外界获得了某种利益或满足了某种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浅表性的心理体验,如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而快乐等等。当然也有一些因主观付出而证实了自身价值的成功体验,如考试得了100分或进步了非常高兴等。但是,这些体验基本都是由自己的获取而引起的,是与“‘给’比‘拿’永远愉快”这一心理体验相对立的。为了让学生对此引起必要的心理注意,并造成心理冲突,所以教者才设计了这一步。这也是教学基建于学生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具体表现。

  第二步:承接上面,教者又设了一个话题:针对高尔基的话,你想说些什么或问些什么。这又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学生既可以结合生活谈自己的见解又可以说自己的困惑。一定的经验背景会产生一定的体验或困惑,因此话题引开后,“‘给’怎会比‘拿’愉快”的问题便油然而生。也许学生产生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一个,然而正是这个问题的提出,才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起到了目标指引与问题定向作用,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诱发与驱动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思考。
  高尔基对儿子说的这句话,原本是处在课文的结尾处,教者在设计时,却把这句话有目的地提到导入板块中来,让它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去碰撞,产生冲突,并由此形成一个重要的问题与任务来支撑学生开展积极的学习活动,这不仅反映了教者对教材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也体现了教者“用教材教”,让学生与教材对话,在对话中丰富学生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教学思想。

  第三步:“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这个话题设计得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加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有人把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这样几点: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能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调适。就这一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自我需要的基础上展开学习。

  可以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导入设计,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所需要的导入设计,而这种设计,唯有基建于学生经验之上。
 
   [2008-08-07]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  摘自《小龙人课改网》网站。
下一篇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