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七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八年级下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上册苏教版国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少年王冕 教材理解
人物分析之少年王冕
By: 小葵
  
  《少年王冕》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有根据《水浒传》有关回目改编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有根据《儒林外史》有关回目改编的《少年王冕》,有“文包诗”体裁的课文《黄鹤楼送别》,还有一首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了解这个主题单元的情况,能使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人物身上,分析其艺术特点。下面,我就结合《儒林外史》和《少年王冕》的文本,谈谈对王冕的认识。
  我认为《少年王冕》一文中,王冕形象上最突出的是三个方面:孝顺、勤勉、高洁。
  首先我们来看看王冕的孝顺。
  “教者,孝之文也”,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当中,在教育当中,“孝”的这个概念,既是一个始发点和出发点,又是一个永恒的基础。孩子从小接受“孝”的教育。三字经中讲“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正强调了这种思想。
  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他书”。幼年丧父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感情亲厚。小小年纪的他自然也体谅母亲把自己抚养大的辛劳。因此,当王冕十岁时,母亲让他给隔壁人家放牛,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难道,在王冕心目中放牛会比较快活吗?他真是个贪玩的孩子吗?若真是如此,为什么还想着“带几本书去读”呢?他明明很喜欢学习的呀!他的放牛是为了体谅母亲的难处,贴补些家用,他的“快活”是为了让母亲宽心,减少她的负疚感。这就是十岁的王冕的孝心呀!不仅如此,在以后放牛的日子里,“他白天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到了他十七八岁时,王冕已经能够生活独立,“春光明媚的时候,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边湖上走走”。他用行动关爱辛劳的母亲。
  《儒林外史》这一章的后文对王冕的孝顺作这样的描述:因危素的强邀,他“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离开家乡;入了浙江境,才打听得危素已还朝了。时知县也升任去了。他“放心回家,拜见母亲,看见母亲健康如常,心中欢喜”,之后吟诗作画,侍奉母亲;母亲老病卧床,王冕“百方延医调治”;母亲逝去,王冕“擗踊哀号,哭得那邻舍之人,无不落泪”。王冕的“德”深深印在了读者的心里。
  王冕更是吴敬梓笔下“自学成才”的典范。
  他在学堂读过三年书,只接受了一些初步的启蒙知识。随后的辍学生涯中,他要给秦家放牛,偶尔买几本旧书看看。可以这么说,王冕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所学的只是零散的文化知识。就是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他并没有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使得他自己创造机会学习。“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旧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课文中虽是寥寥数语,但我们似乎可以窥见这样的情景:这个小小的孩童,攥着积攒的钱,满心雀跃地来到村学堂。听到学堂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他的心里是多么的黯然,对那些同龄的孩子又是多么的羡慕。他饥渴地听的,默默地记着,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买回了几本旧书,他爱如珍宝,轻轻摩挲着,小心翼翼地翻看……正如陶渊明所说“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王冕的好学更表现在他学画梅上。他在放牛时,看着雨后的自然美景入了迷。他赞叹不已,惋惜此时此地没有一个画工把荷花画下来。随后一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我想,画画绝不是他一时的冲动。他热爱学习,而画画是当时的他更可行的学习,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凭着三四年以来对学习的热情和恒心,他对自己有信心。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了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如何能把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画得逼真?在那三个月里,王冕边放牛,边向大自然这位最伟大的艺术家学画画,他倍加用心地观察,仔细地描画,反复地思考,不断地修正……其中付出的辛劳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正因为这份学习的用心,王冕的荷花才能越画越好。
  王冕更为人欣赏的是他的品行高洁。
  《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中有这样的话,“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说人生富贵功名都是身外之物,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追求它,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这个也只有王冕可以看破了!吴敬梓是把王冕作为一个高洁的典型来塑造的,正如同他所画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把王冕的故事放在《儒林外史》的第一章,正是借充分塑造王冕正直、上进的形象,以其可爱,对比讽刺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封建文人的迂腐、虚伪、可鄙。
  课文中着重刻画了王冕自学成才的情形。我个人认为,正因为如此,他与虚伪的封建阶级、礼仪是格格不入的。正如他的《墨梅》中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课文中写道“到了十七八岁,王冕离开了秦家。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照理说,王冕因为画荷有了很大的名气,应该有许多达官贵人来巴结。在那个时代,读书就是为了“致仕”。借助这方面的关系出人头地并不是件难事。可是王冕却并没有去求取功名,也没有结交权贵,而是安然地享受生活,继续画些画,读些诗文。《儒林外史》中也这样的描述:“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时节,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著鞭子,口里唱著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的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著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王冕不惧危素的权势,不迎知县的笼络,因为在他的心里,屈原是自己的精神榜样。他遵从内心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王冕孝顺母亲谓之“孝”,勤学成才谓之“智”,鄙视流俗,坚贞不屈谓之“义”。综上所述,王冕是一个“贤者”,体现了儒家治世思想。
  在封建时代,“士”是社会的中坚阶层。按照儒学本来的理想,士的职业虽然是“仕”,其人生的根本目标却应该是求“道”(《论语》所谓“士志于道”),这也是士林人物引以为骄傲的。然而事实上,随着专制政治的强化,读书人越来越依附于国家政权,而失去其独立思考的权利乃至能力,导致人格的奴化和委琐。这正是晚明以来文学作品关注的主题。《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把王冕进行这样的塑造,源于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怒与批判。他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部作品首先对科举大力抨击。在第一回“楔子”中,就借王冕之口批评因有了科举这一条“荣身之路”,使读书人轻忽了“文行出处”——即传统儒学要求于“士”的学问、品格和进退之道。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
  可以这样说,《儒林外史》中的王冕是一个艺术化的形象,是一个寄寓着政治理想的艺术形象。

   [2013-06-1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荼靡花开》网站。
下一篇  → 《少年王冕》教材解读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