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师大版第一册北师大版第二册北师大版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四册北师大版第五册北师大版第六册北师大版第七册北师大版第八册北师大版第九册北师大版第十册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北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
及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彭艳艳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开展的是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但教研室的老师们考虑到我们今天来的老师中可能有一部分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北师大版的教材,所以,就先让我来对北师大版的教材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当然,这儿还有很多老师是从四年前就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的,对教材的理解肯定比我要深刻,就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吧。
  我想,老师们拿到教材最大的感觉就是教材的编排和我们以前用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就从教材的编排特点说起。请大家看着我们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最前面一个“马”字,后面是课文《天马》《古诗二首》《巩乃斯的马》,然后是语文天地。教材采用的这种编排方式是“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那什么这个主题单元是什么意思呢?

  一、主题单元的含义。
  我们以往一说“主题”,就是说这篇课文表现的主要的思想,又叫“主题思想”,是从孩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做的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所说的“主题”不是单纯的思想主题,而是学习语文的具体情境。它的“主题单元”不是像什么“爱国主义”、“环境保护”等思想教育单元,也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点组合而成的,它是以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围绕主题创设的一个学习周期。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金钥匙”“自检”等几项,主体课文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语文天地”包括巩固与扩展的练习、课堂与课外的活动。“金钥匙”: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自检”:自我检查的意识、习惯和方法。一个主题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
  如我们五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马”,课文《天马》是一篇介绍马的工艺品的说明文;《古诗二首》是写马的形体的古诗,《巩乃斯的马》是描写马群奔腾的散文,拓展阅读中的《马背小学》是描写儿童生活的现代诗歌,这些课文类型不同,体裁不同,完成的年代也不同,但它们都和“马”这个核心词语有关。再看“语文天地”中设计的语文活动,也与之有机配合,这样就构成了主题单元,这几篇课文,如果按思想主题来说并不一致,但它们都和“马”有联系。这样“马”这个词语就具有文化主题的意义,围绕这个核心词语构成了有丰富文化内含的单元。所以,我们说,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这个主题,不是思想主题,而是文化主题。那么,文化主题单元的特点是什么呢?

  二、文化主题单元的特点。
  (1) 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注意:“语文天地”中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是课外作业,不是课后复习,更不是考试内容。]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的专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专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语文综合素养。
  (2)每册由若干个主题单元组成,这些单元排列在一起,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但主题之间不构成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连成一条知识“线”。每个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是多角度的。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编排
  (3)每个单元的内容,借“题”松散地组合在一起,“题”是“题目”的意思,起着营建学习情境的作用,不是文学意义的“主题”,没有统辖整个单元的作用。“主题”不构成单元的内容核心,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借“题”发挥。、
  (4) 每个主题单元是开放的,单元里的内容没有“导——扶——放”的前后序列,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需要自行组织、安排、调换自由调整、选择和补充单元内的各项活动。
  5)每个主题单元强调整体和综合,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学习,除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活动之外,还要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查阅资料等,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设计主题单元,打破了以往以文体、知识点,能力点等要素组织单元的形式,通过“主题单元”把孩子的语文学习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感到学习就像生活一样,而不再觉得学习与生活是两张皮。学生在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活动中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学习、探究的结果。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形成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方法等。每个主题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领域,在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那么,编者为什么要采用文化主题这种编排方式呢?

  三、围绕核心词语组成文化单元的好处
  北师大版教材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这样围绕核心词语组成文化单元的好处在于:
  第一,它符合词语表意的规律。一个词语,往往有本意、联想意、引申意从而构成其整个的文化含义,比如“家”,本意是人的家庭,但可联想动物也有家,也可引申为祖国是大家庭,这个词语的各种意义在生活中同时都在使用。因此,如果你单独建构一个本意、或引申义的主题单元,思想主题倒是很确定了,但你给孩子这个词语就缺少丰富的文化含义了,而把它的联想义、引申义思想与本意同时编入教材,孩子对“祖国是我们家”才会有更好的联想和理解。“眼睛”同样,它是视觉器官,它是情感的镜子、灵魂的窗子。把几种“眼睛”意义的诗文编在一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
  第二,这样的以核心词语组成的文化单元,使语文教学能够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其他课程和社会延伸,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可以培养孩子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第三,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化阅读,孩子不事先受到思想主题的束缚,可以感受到课文所包含的更丰富的内容。
  第四,引起孩子的兴趣,避免思想主题引起的逆反心理,在饶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比让学生背诵思想主题的效果更好得多。同时,使生字新词复现率更高,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生字新词。
  理解了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的特点,理解它不是思想主题单元,而是以核心词语为中心的文化单元,老师们就可以从以往的“主题”概念脱出来,不必教每篇课文时硬要往一个思想主题去靠,也不必刻意去讲这个单元题目(核心词语)的多种意义,而只是让学生感受就可以了。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要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是同等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题单元。主体课文与“语文天地”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与“课后练习”的关系。主体课文提供意义相关又不完全是一个角度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包含着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感受的文化道德思想内容和应该学习的语言文字等工具性知识。每篇课文后面有两个思考题,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的,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两个方面。“语文天地”不是课后复习,也不是回家的作业,更不是考试题,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是从语文活动的角度设计的,更突出新课标强调的从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理念,体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要求。“语文天地”在各学段的栏目有所变化,但主要内容没有变,它是从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方面对主体课文内容的拓展、丰富,对前后知识的联贯,对阅读兴趣的激发,对思维发展的训练,对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会学习的引导。也就是说“语文天地”活动,是这个主题单元不可或缺的,它要和主体课文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在一个又一个的这种主题单元教学过程中,实现小学语文为孩子未来发展奠下文化之基、工具之基、思维发展之基、学会学习之基的总体目标。因此,对“语文天地”必须重视,这是必须引起每个教师注意的。不能被以往的“课文”和“课后练习”的教材结构和习惯的教学模式束缚
  第二、做好单元备课
  以往文选式教材,备课是一篇一篇进行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是主题单元结构,每个主题单元由主体课文及课后思考题与“语文天地”两个部分构成,“语文天地”的内容不但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联系,还有观察、想象、口语交际、表演、查资料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是教材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既备主体课文,也备语文天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从教学顺序来说,不必把“语文天地”的内容放在最后,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内容。比如“拓展阅读”选的诗文格言就可以与主体课文相联系,有些知识练习内容也可以学习课文结合。
  备课既要注意备教学的硬任务(比如识字)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也要备软任务(比如某种文化意识,道德思想的熏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培养,学会学习的引导)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硬任务是可见的,可以量化检验的,软任务是不可见的,也不能量化检验。硬任务当然要重视,但决不可轻视软任务,在四个奠基中(文化、工具、思维发展、学会学习)它占了三个,文化、思维发展、学会学习,打好这些基础孩子才会有后劲、有发展、有出息。
  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单元整体备课的意识,吃透教材,溶汇贯通,对教材中安排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它所负载的“软任务”,整体把握,整体设计,分节实施。
  第三、利用好“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
  老师们一定发现了,教材中经常有两个人物出现,比如教材的第9页,那个男孩子叫丁丁,女孩子叫冬冬,这两个人物是从第一册开始就出现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学中,我们要把这两个孩子当作班上的学生,他们就是孩子们的学习伙伴。这样能增强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编写者的意图、教师的意图,通过儿童的探究、用儿童的语言显示出来,使教材主要是学生的“学本”,而不仅仅是老师的“教本”。
  第四、做好“金钥匙”的教学。
  老师们应该还发现了,教材经常会出现“金钥匙”这样一个栏目。“金钥匙”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以培养“会学习”的人。金钥匙安排在每个单元最后,也可能穿插在每个主体课文后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其穿插在教学中,和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融合。还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心得予以补充。要注意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主要靠实践,不要把金钥匙的内容当知识点。为了能把握好教学,老师们应该对前四年的金钥匙的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做到“瞻前顾后”。

  五、教学中应贯彻的的几个指导思想。
  随着老师们对北师大版教材的熟悉,我们能够感觉到,教材的编写力图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学习语文的兴趣问题,让学生喜欢语文;
  二是学习语文的方法问题,让学生会学语文;
  三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学习现代文化知识的过程,还是启迪心灵、陶冶情操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贯彻教材的指导思想:“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
  “兴趣先导”,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学习”指的是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恰当的态度、习惯、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独立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
  “整体推进”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文化积累”指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继承发展中华文化,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
  最后还要补充一个,“螺旋上升”。什么意思呢。一篇课文,或某个知识点不要企图挖深讲透说全,一步到位。学科内容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学生可以逐步深入地接触学科内容和学习它的不同方面。如:某个单元开始学习写批注笔记,不是到了那个金钥匙部分才开始教,应该在此之前就有所渗透。也不是在那个单元就要求学生完全掌握,而是要在这个一个很长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让学生掌握并成为一种读书习惯。

  六、结语:
  北师大教材改革的力度是很大的,和我们以往用的教材比起来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什么识字教学啦,习作啦,综合性学习啦,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说实话,我刚用北师大教材的时候,我感觉简直就是一场洗礼。当然,这套教材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我认为,哪怕哪天我们不用这套教材了,这里也有许多教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沿用的。所以,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好好地交流讨论使用这套教材的感受,准确的说是对这套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感受。由于本人的能力的关系,今天只能和大家交流这么一些内容。说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注:本发言稿为培训用,多处借鉴引用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培训资料。)
 
   [2008-02-0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北师大第九册教材简介   摘自《大邑县北街小学》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