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京版第一册北京版第二册北京版第三册北京版第四册北京版第五册北京版第六册北京版第七册北京版第八册北京版第九册北京版第十册北京版第十一册北京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教材分析
北京实验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教材分析
佚名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学习。老师预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一)第九册教材简介  
  (A)内容  
  本册教材分8个单元,共选编了32篇课文,其中16篇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还有8次语文实践活动。课文后面选编了6篇选读课文和6个语文趣味活动,书后附有生字表、认读字表。  
  (B)目标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在语文活动中巩固汉语拼音。  
  2. 认识常用汉字305个。其中130个字能正确书写(含7个多音字),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比较正确地运用;175个字能正确认读(含6个多音字)。  
  3. 硬笔书写楷书,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00字。  
  6. 能借助字典、词典阅读,理解生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7.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8. 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9.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10. 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悲哀,在交流和讨论中,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11. 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12. 注意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注意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  
  13.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5篇(段)。  
  14.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15.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初步整理信息。  
  16.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初步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17.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18.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19.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20. 学写读书笔记。  
  21. 能根据表达需要,比较正确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2.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3. 课内习作每学期8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300字的习作。  
  24. 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能尊重、理解对方。  
  25.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6.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27.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8.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29. 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积极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学会与他人合作。  
  30. 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知道我们的生活充满爱;懂得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对人和小动物要充满爱心,和谐相处;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京剧艺术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的思想情感;感受残疾孩子的自信、自尊、自强以及坚强的毅力,产生敬佩之情;知道一个人要有自立、独立生活能力;知道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懂得要遵守诺言,要有坚强意志;崇敬辛勤创业为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等。  
  (C)特色  
  1. 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重难点。  
  教材课后练习,既暗含单元教学重点,又不拘泥于单元教学重点,还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第1题“边读边想,把你读懂的内容,在表格中简单地记录下来”,此题设计的目的:一是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渗透、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揣摩表达顺序”;三是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四是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在本册教材中,一般都安排有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一类的练习。  
  要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带着思考的问题,采用圈点、勾画、评点、摘录、批注、笔记等方法,有重点地理解课文,使学生逐步学会精读课文,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有所不同。如:阅读叙事性的课文,注重了解事件的梗概,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的课文,抓住要点,了解一些说明方法等。  
  2. 重视语感的培养,把朗读、默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要充分发挥朗读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材安排了不少朗读和默读,其中默读有近20处,与第二学段相比较,次数有较大增加。其目的:一是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默读的要求,即“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就五年级而言应达到“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200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经常性的训练。二是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要给足默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边批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谈自己感受或看法”、“想像描绘的景象”、“评价人物”等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像,把阅读的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和发展阅读的内容。  
  4. 重观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要充分地利用课内的语文资源,加强语言积累,培养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一学期8次习作显然是很不够的。因此,教材在每单元课后练习安排了适当的练笔,如:“根据提示写自己的感受”、“学习写法写片段”、“写出句子表达的意思”、“写出课文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等。应当注意的是,“写”的要求不应过高,不应“一刀切”,注意及时反馈和指导。  
  5. 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教材安排了“体会语句的意思及表达方法”、“说说课文的表达顺序”、“说说句子这样表达的好处”等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课文中精彩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方式,体会其表达的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人理解、欣赏和评价。  
  6. 注意把握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别。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感、习惯的主要凭借。而精读课文是这“主要凭借”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课堂学习阅读的材料之一,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做准备,因此,精读课文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出发,精心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成性教学过程,使教学实效性更强。  
  略读课文是学生在课堂进行阅读实践的材料之一,目的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迅速捕捉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终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目的出发,教学应着重注意两点:一是与精读相对而言,不求深入钻研,只求概览大意,整体把握课文,捕捉需要的信息。应放手让学生自学理解,一般可参照课后练习布置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就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二是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积累语言的落实。  
  (二)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如何使我们学得松快乐而又有实效呢,老师围绕“预习”做一指导:  
  1. 统观教材,做好预习  
  什么是预习呢?预习就是在老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文的预习往往面临两种情况。一是根据编者已经设计好的预习提示(课后练习题)行预习,这些练习题是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而制定的。同学们只要按照提示与要求,思考完成即可。这是一种针对性的预习。二是常规性预习,它的目的在于初知内容,疏通文意。这种预习虽然没有课文中的预习提示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却是落实课文预习提示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常规性的预习,文中那些针对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预习的方法很重要,有人将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比做猎人的猎枪一样重要。那么应该掌握哪些常规性预习的内容和步骤呢?  
  (1)默读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通读课文。用“——?”划出疑难的地方,用“”划出好词句。  
  (2)查问  
  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3)朗读  
  就是朗读课文。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读过几遍课文,其印象肯定会比“一默看”时深刻。  
  (4)摘抄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5)思考  
  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  
  (6)思考  
  1.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段,把段意写在书上。  
  3. 通过预习和自学,你有什么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你解决了哪些,还有什么问题等待着课上老师的讲解?  
  综上所述,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  
  (三)预习训练  
  拿着你的书和笔,运用上述方法,自己进行一篇课文的预习吧! 
 
   [2011-05-2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