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冀教版第一册冀教版第二册冀教版第三册冀教版第四册冀教版第五册冀教版第六册冀教版第七册冀教版第八册冀教版第九册冀教版第十册冀教版第十一册冀教版第十二册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冀教版九年级上册冀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说明
佚名
  
  利用假期我编写了一部分五年级下册教材的教案和相应的课件,我感觉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的时候应该:
  一、教师要明白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
  为什么要重温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我们教学的一把尺子、一个准绳,它的精神要落实到我们的每节课堂之中。所以在学习新教材之前,你要弄清课程标准对你所交学段的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一)九年义务教育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
  (二)《课程标准》对高年段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的要求提高了,第一学段是“学习”第二学段是“用”,第三学段是“能用”,就是说,高年级学生应该做到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课标把朗读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体现了朗读的重要性。应该怎样指导朗读,后面要重点讲)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课文中有关词语、句子的含义,“推想”的意思是推测,没有准确的标准答案。体会表达效果就是从写法上学习体会这些词句好在哪里,为学生的积累做好准备。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第二学段的阅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是它的主要任务。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写什么”,而第三学段提出“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写”。从阅读理解的层次上讲,第三学段的目标更高,也就是在弄懂“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么写”的问题。并要求“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项目标在教学中又该如何落实呢?应该渗透在每节语文课中,听过很多高年级的课,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中缺少这样的环节,文章讲完了,没有对文章从整体上、从写作顺序或者写作方法上给学生进行梳理。我们都知道,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不是单靠一节作文课来提高的,写作的技巧、方法,也不是今天要写写人的作文了,老师马上教你怎样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应该渗透在每节语文课中,道理我们都懂,但教学实践中往往忽略。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学习记事的文章时,学生应该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叙事性文章的课后几乎都有这个要求。学完后还要有所感悟,体会。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歌的教学,诗意不要求千篇一律,是大体把握,应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从而感情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后面结合课例来讲。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因为现在的长文很多,小抄写员就7页多)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前的资料搜集,帮助理解,扩大知识面)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注意古诗词的朗读)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单元主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本好的教材,对于学生不应如转瞬即逝的过眼烟云,而应该是回味无穷的震撼和感动;触动学生的不仅仅是那些优美的典范的语言,还应该有心灵的影响和滋润。
  正如同我们已经用过的教材那样,本册教材继续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按照文化主题统摄的事物类别组织单元,全册共安排了六个主题,共25课。每个单元主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样的组元方式关注的是语文的文化性,强调的是教材的文化构成,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观,弥补了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
  1、教材观: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跳出教材教教材.首先就要备好课。做好整体备课和集体备课。
  整体备课:教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且按文化主题统摄的事物类别组元。所以,要做好单元整体备课,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开发单元教材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更大气,也更厚重。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后,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实际,确立符合他们发展的阶段性的语文素养培养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尝试着将某些内容调整到适当的时机去做;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增补。
  集体备课:要解决新教材使用中的种种问题,应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利于教师成长的“学术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周边资源,这将成为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
  举例谈现状:两种情况:老师悟了学生没有悟;老师没悟学生更没悟;第一种老师研究课文比较透彻了,但没有研究好学生的学法,课上完了,学生的感悟理解还停留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第二种就是学生老师都没有多大的质的收获。两种现象归根结底都还是老师教材理解不透,备课不充分的原因。教材拿到手先别急着看参考,参考只是一种参考,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第一感觉,多读几遍:第一轮次,作为读者反复读书,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轮次,尝试着作为作者,诠释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目的。首先,凭借做出的概括,以作者的身份来告诉现实中的自己:我要凭借这个主要人物、事物、事件的基本特征向读者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次,分析每一个部分的内容,看看各个部分的内容跟表现主要人物、事物、事件基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写这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意图和思想情感,对表达主要的人物、事物、事件基本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作用,对表达思想和情感有什么作用。再次,抓住关键的语言,来深入思考:作为作者,“我的这些语言是有特别用意的,我的这些言语在表达着这样的意思,我用这样的语言在表达着这样的思想感情,我的思想感情在文字中是这样的变化的”。
  替作者做出这样的解释,是需要花费功夫的。我们需要通过资料查找的方式,来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个人的经历等等,为作者找出合理的注脚。
  最后,在明了了意图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的方式,替作者向现实中的我来作出传递。
  第三个轮次:作为教者读书,思考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1、作者所表达的这些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时候,该作出怎样的取舍呢?一个是程度的取舍,一个是内容的取舍。决定取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现代社会价值趋向的基本要求;学生可接受的程度。
  2、回顾自己作为读者是“怎样”读书的——自己读书过程中的可操作的、符合阅读规律的基本程序、思路、方法,为引导学生按照基本规律读书明确思路。
  阅读教学,最终还是要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其实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读书经验,进行读书实践、习得读书能力的过程。教师先从自己的经验悟得“法”,才能清除怎样引导学生以“法”读书。这里的“法”包括读懂的基本思路方法,还包括朗读的实际经验等。
  2、教学观: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学生观:假设学生能学会,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相信学生,备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要重视朗读的训练。
  重视朗读的指导, 重视朗读指导的层次,要有目的地读文,多种形式的变换的读。激发兴趣。每次读文后学生要有发展、变化、进步。强调学生读文的入情入境,不要刻意从朗读技巧上去做文章,重视情感投入,体味。应通过减少齐读、多示范、多听读模仿等方式纠正旁边存在的唱读的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每节课都要有读书声,语文课上不书声朗朗,就不是好的语文课.(结合现状谈:读得烂、多,没有层次、没有目的,没有成效。举课例:a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的问题。朗读更应该是读者与作者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碰撞,
  (三)提倡个性化的阅读:
  尊重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要建立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切忌脱离文本空发议论;既要重视生阅读的底气,又要重视读书的灵气。(课件)自己还没懂呢就小组交流。对学生超越编排初衷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和评价尺度,但要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个性不能任性。要让学生置心于课文当中去,与作者同呼吸,共交融。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学生才会有感而发。
  (四)阅读和写话要紧密联系。
  阅读教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主阵地。我们总讲的读写结合。我们读的目的是什么呀?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说为了写,生活中怎么体现一个人语文水平高,语言,一个能言善辩、出口成章、思维敏捷、言语犀利、一语重地的人能说他的语文水平低吗?古代的科举我们都知道,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就是一篇文章决定人生的命运.文章写得好你就是状元了,别小看了一篇文章,一篇好的文章里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文如其人,一篇文章就能看出你这个人,这里面也体现了厚积而薄发.一个人能有很强的说写能力缘于他有着深厚的阅读积累的根基.《少年闰土》一课作者仅用寥寥数语就刻画了一个农村少年闰土的生动形象。让学生仿照写法,细心观察,写一个自己熟悉人的外貌。本册书中有许多的小练笔,一定要注意读写结合,阅读课上有渗透。(选取本校的日记、读书笔记例子)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摘抄、日记,如二单元都是描写风景的文章,那么学生的日记和摘抄也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写的。
  (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
  大阅读教学主张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阅读教学的内容放到大阅读教学观下审视:教材是最基本的,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内容。一学期仅阅读30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在课中穿插阅读相关资料,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课后拓展性阅读。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并有阅读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定期进行课外阅读感受和成果的交流。(举例谈:每天阅读量的问题;世界上最重视读书的人是犹太人。经受战争,逃难时唯一带的家当是书。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是犹太人,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阅读的国家,总统说过:一个民族不读书,一个民族没希望。要求13-14岁儿童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2.5小时。我国呢?我们学校呢?普九那么多书,我们都利用了吗?不和美国比,按课标要求,高年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平均算来二年级每天至少要读一篇1300字左右的文章。哪位老师能保证举手。应该持续的开展课外阅读。阅读的兴趣的问题:是停在口号上多读书多读书,学生就是不读书。为什么?没有兴趣,为什么没有兴趣,或是不喜欢你推荐的或是不知读什么。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注意:读书要有引领。要有教师的指导。课内课外都要有引领。课外如帮助推荐学生喜欢的能唤起阅读兴趣的,发现小学老师或一些家长推荐各类作文报刊、中华五千年等,生不喜欢。可以组织学生自能读书,或者举行一些活动互相推荐书目,通过这些活动感动学生感动家长
  四、针对现状提供几个今后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大家作为一线的教师,对教学中还有哪些问题应该解决,哪些课题还应该深入研究比较清楚,可以提供一些。这里仅提供几个研究的课题: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如何让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
  3、关于阅读评价问题。
  语文教学是一种技能,只要研究就一定能够获得;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只要探索,就一定能够快乐。
 
   [2011-07-1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知识点整理  摘自《封冻百年的BLOG》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