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语文学科的多纬度整合——解读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
作者:黄伟
  
  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以下简称新编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思想,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高。

  新编语文教材在单元组织方面不再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按题材和内容相对集中,大体按“人生、自然、科学、家庭、想像”来编排,在整体构架上为加强人文教育作了新的尝试;在“研讨与练习”设计方面,每课基本上都安排旨在整体感悟和体会,既充溢着人文教育内涵,又着眼于语文素质养成的活动或练习。以第二单元《短文两篇》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为例: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才能深沉地给予我们。”你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2.每人讲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像这样的“研讨与练习”设计在新编语文教材中贯穿始终,它既在课文之中,又在课文之外;既是语文的,又是人文的,把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也便成了人文修养、教养的过程。

  学有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往往比学习结果更有价值。在新编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中,“问题”与“答案”不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提供问题情境、活动场景、活动方式,在开展活动、相互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语文作为母语、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甚为密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把“触须”伸进其他学科之中,建立语文学科通向其他学科的“互联网”,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语文营养,同时又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新编语文教材除了在选文和“研讨与练习”上作跨学科的引人或联络,还集中安排了“探索月球奥秘”和“追寻人类起源”两次科学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跨领域学习”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当然,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与法、哲、史结合,也可与数、理、化、地结合等等。仅就语言学习而言,可从法律中学习语言的严密性,可从哲学中学习语言的深刻性,可从历史中学习语言的描述性,可从数学中学习语言的逻辑性,可从物理中学习语言的精确性等。

  “综合性学习”已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模式,把学生推到各种情境、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交际中学习。在“研讨与练习”设计上,单纯的“练习”已被“研讨与练习”所取代,这不仅拓展课文的语文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为语文学习设计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练习”不仅偏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操作,而且是各自独立完成的,虽有交流合作,也是偶尔为之或在师生之间“单线联系”。而新编语文教材把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引进课堂。以第二单元《理想》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为例:

  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里涉及到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教学中,老师可相机指导,重点加强,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生活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语文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严格地说,语文实践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是高效学习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体验也能照亮语文的学习,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人语文并掌握语文。由此可见,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相融,就能获得双倍的意义。如《风筝》课后一道“研讨与练习”: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难忘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凭借课文的“触媒”,通过问题的激发,加之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儿时的生活趣事又激活在学生心头。这样,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生活在语文学习中,课堂也能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人生的美好时光。

  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新编语文教材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材中“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不再是教训式、命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它关注的是“你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目中有人”,学生作为“你”而突显出来,至于问题倒可以作出不同的言说和不同的解读。教材与学生构成了“我—你”或“我们”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我感”和“亲历感”。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

  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又都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而且,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又无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建构的过程。新编语文教材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提供了余地,学习内容提供了选学内容,习题提供了选做习题,在“综合性学习”里,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形式,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总之,教材给教师的不是缰绳,而是魔杖,教师用它去演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春天。
 
   [2008-02-0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册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