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总体介绍
佚名
  
  体裁:诗歌
  主题:土地情思、爱国思乡
  作者:艾青、余光中、戴望舒、舒婷、莱蒙托夫、休斯(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知识和能力:品味诗中的意象美、语言美、节奏美
  学习方法:诵读、揣摩(关注形象、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1 、诗两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我爱这土地》昂扬、深沉的意境和激昂悲壮的感情基调;《乡愁》哀伤柔美的意境和感情基调。
  2、通过理解诗歌的所描写的对象(意象)来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鸟的形象、土地、河流、风、黎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我爱这土地》中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乡愁》中意象的组合及主题升华。
  教学设想:

  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象征意象来把握诗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主要教学过程为启发方式展开问题——诱导思维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探究互动——拓展文本创新阅读。

  [参考教案]
  我爱这土地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朗读《我爱这土地》,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诗?
  2、朗读、品味诗句,概括艾青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是哪几个?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在描述对象前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4、“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诗人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炽烈的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热情?
  赏析诗歌《给战斗者》(节选)、《假使我们不去战斗》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指导学生以“假如我是……”开头,写一段诗,注意分节和分行,尽可能用一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参考教案]
  乡愁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乡愁》一诗是撷取了哪些意象抒发情感的?有什么特点?
  2、所有的文学创作都要讲究形式美,诗歌尤其如此。《乡愁》一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乡愁》诗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前后四次重复,这样有什么好处?
  4、《乡愁》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诵读时应如何把握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赏析其它乡愁诗,如:席慕容的诗《乡愁》、舒兰的《乡色酒》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选择自已最拿手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诗(读诗、唱诗、讲诗、问诗)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盼望的感情变化,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理解“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这一想像在全诗中的线索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想像。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适当介绍戴望舒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被捕狱中)。
  3、指导学生找一找诗的线索、找一找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词语。

  [参考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将这首诗分成二个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2、两部分是如何构成鲜明的对比?
  3、如何理解诗人有”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
  4、举例说明诗人在想像中充分融入多种感觉经验有什么好处?
  5、诗人“用残损的手牚”“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6、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的含义。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戴望舒《狱中题壁》、闻一多《七子之歌》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这首诗中,当诗人表达心中的爱和希望之情时往往用一些语积极的、暖色调的修饰词语,当表达内心深处的恨与愁怅时多用消极的、冷
  色调的修饰词语,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请你学习这种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抒写一种感情(如“思念”、“欢喜”等)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参考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2、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3、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4 、外国诗两首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莱蒙托夫对”祖国“的认识和感情。学习诗人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复杂感情于丰富意象的独特写法。
  2、体会休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和对自己黑人种族的自豪感。了解诗意象高度凝炼(河流),表意深刻的特点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俄罗斯风情,帮助理解诗人对草原、森林、河流、乡间小路的灯光、暮色中的白桦涌起的情思;
  3、结合两位诗人各自的国家和种族特点来帮助理解。

  [参考教案]

  祖国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祖国》一诗第一部分和二、三部分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2、第二节诗和第三节诗作者分别提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情调有怎样的区别?
  3、《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请你结合对二、三两节诗的理解,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休斯诗选》,如《三月的河》、《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话题:故乡文明的思绪
  体裁:诗
  内容:可从良渚文化、塘栖古桥等想开去

  [参考教案]
  黑人谈河流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1、《黑人谈河流》这首诗中,休斯把黑人的形象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奴隶

  的形象联系起来,而使诗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更能震动人心;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对自身历史的追溯,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2、如何理解诗中的“我”?
  3、第三节诗的主体四个句子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4、根据下列提示找出相应句子:
  (1)表现黑人种族历史悠久:
  (2)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劳绩:
  (3)写河流中有黑人的希望:
  5、朗读《黑人谈河流》可以体会到诗人哪些的思想情感?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对读)
  四、拓展阅读
  《莱蒙托夫诗选》,如《帆》、《云》、《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感情朗读两首诗),把得到的感受写成300~400字的短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脚踏一方土
  [活动建议]

  1、三项活动(看看我们的土地/讲讲土地的故事/谈谈土地的含义)任选一项,根据选择结果,组成活动小组,尽量使三项活动都有选择。活动过程中,要满怀土地的崇拜、热爱之情。
  2、活动准备周期在二周以上,在一单元学习之前提前布置活动:学生查资料、作采访、观察、思考等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层面地认识土地母亲,了解现实层面(历史、现状)的土地,了解意义层面的土地(文学作品、人的文化心理)。

  2、通过搜集资料、观察现状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国土资源状况,发现土地使用中的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附:参考展示方式
  [活动准备]:
  1、争取音乐老师的帮助,事先教唱《生我养我的土地》(祖海演唱)有关土地的歌曲。

  2、将活动中搜集或制作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等资料(有关土地的成语、故事、传说,现状资料及图片等)事先自编成小报,进行现场交流。也可将活动中搜集到绘画、摄影作品或自己拍摄的照片在教室开劈板报专栏。
  3、可请土管所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宣讲土地、讲家乡土地资源。
  4、选出二名主持人。
  [活动安排]:
  一、合唱:《生我养我的土地》
  二、展示活动:
  讲:讲我所知道的历史的土地改革;讲历史的及现实的保护土地的故事;讲我所掌握的现实的土地资源及使用现状及感想(配合课件)
  唱:颂诗、唱歌
  看:看收集的资料、图片、摄影
  听:土管员作家乡土资资源状况、土地法
  三、合唱《生唱生我养我的土地》结果

  展示二:班际(全年级)新诗朗颂比赛
  形式:课外阅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新诗
  班级选拨(全员参与)
  参加年级比赛(闭路电视实播)
  准备:评分表、评委(年级组教师、各班学生评委)

  附:学生所选诗歌举例:《七子之歌》、《黄河颂》、《雨巷》
  《地之子》、《旅思》
 
   [2007-0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摘自《杲杲语文网》网站。
下一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明 返回本课 来说几句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