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人教版课标本第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五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人教版课标本第九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一册人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年级下册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之十一
天山骑士 原创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听赞扬愚公的歌。

     学生欣赏美妙的乐曲。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强调生字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听示范朗读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6.教师总结有关知识情况。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指通豫南       “指”通“直”

     始一反焉       “反”通“返”

     汝之不惠       “惠”通“慧”

     亡以应        “亡”通“无”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厝”通“措”

  (2) 虚词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      何苦而不平?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1、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  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之”的用法

    1、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操蛇之神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汝之不惠  虽我之死  汝心之固

    3、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4、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 “且”的用法

    1、副词,“将”:年且九十

    2、连词,“况且”:且焉置土石?

     “于”的用法

     介词,“到”:达于汉阴

     “向”:告之于帝

    3.活用

     形容词活用作为名词: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名词作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

    (5)特殊句式

     1、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3、宾语前置何苦而不平?且焉置土石?

     4、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5、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6)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二、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三、探究讨论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要达到什么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

    年老体弱山高且大人力微薄路途简单

  4、文中写到了哪些人?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

    愚公、其妻、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遗男和智叟。

    愚公、荷担者三夫、京城氏之遗男。

  5、这些人对移山是什么态度?

    智叟的讥讽: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妻子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6、对愚公移山,其妻和智叟的态有什么不同?

    妻子担心、想办法

    智叟讥讽、嘲笑、阻止

  7、愚公及其家人如何回答其妻献疑?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8、愚公怎样反驳智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9、移山的结果怎样?

    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之子移走了两座山。

  10、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1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1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1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面前的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并用行动去面对它,就一定能够胜利。人定胜天

  14、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四、深入探究

  1、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工具简陋

       智叟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愚公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敢于斗争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

  五、课外拓展

     展开课堂辩论。你对愚公移山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或者你能否帮助愚公,想一个更好的方法?

  六、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板书设计

                       痛感迂塞之苦

      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知移山之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山不愚

                       深明可移之理
 
   [2007-0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之十  摘自《中学语文备课资源网》网站。
下一篇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