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关键词 大熊猫
最初流落西方的大熊猫
佚名

  自从苏琳在美国大出风头以后,大熊猫成了摇钱树,成了国际的猎获目标。从1936到1941的六年间,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4只在纽约动物园,3只在芝加哥动物园,2只在圣路易斯动物园,到最后的一只大熊猫美兰死于1953年9月,一共展出了16年。他们获得大熊猫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是通过他们的传教士,以中国成都的教会学校——华西大学为据点,在1938至1941年间,以收购、合作、交换、送礼等名目,前后运走5只大熊猫。英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迫使当时四川省省主席张群同意,于1945年12月竟组织了一个200多人的庞大队伍,分十人一组,深入汶川大熊猫产区。不过收获不大,只猎获一只,运往了英国。而收获最大的是英国的丹吉尔·史密斯,当时西方称他为“熊猫王”。他在大熊猫产区呆了二十年,特别是在1936至1938年之间,在四川汶川山区,一连收购了活体大熊猫12只。其中一半死于运输途中,只有6只带到了英国。在这六只中,一只在英国只活了10天;一只在欧洲巡回展出以后,卖给了美国圣路易斯动物园;三只卖给了英国伦敦动物园;剩下最后的一只,直到他死也没有卖掉。

  英国的伦敦动物园是西方饲养大熊猫最多的一家动物园。1939年从史密斯手里一次买到三只大熊猫,以中国的三个朝代取名:唐、宋、明,其中雌性大熊猫明最年轻,活的时间最长,最逗人喜爱。她对英国公众的影响,犹如苏琳之在美国。她成了当时报刊上、银幕上、玩具业、旅游业的焦点。在战争爆发的前两天,她被从伦敦撤出。1940年当德国飞机对伦敦进行狂轰滥炸的时候,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任凭炸弹像冰雹似的落在周围,她不动声色,玩耍自如。她成了这座英雄城市团结、镇定、无畏的一种象征。甚至当法西斯的铁蹄已经践踏法国,逼近英吉利海峡的时候,报刊上仍然显著地报道着小明的私生活。有一次,皇室的贵宾专程来访的时候,她一点不懂规矩地抢夺玛丽皇后的花伞。接着又仰卧在地上,咧着嘴乱哼哼,然后用前肢捂着她的眼睛,让皇后搔她的肚子。她这些笨拙而滑稽的表演,使皇后开怀大笑了。明死于1944年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的讣闻中写道:“她是一只最精美的有生命的玩具熊。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万人带来了快乐。”

  明死了14年以后,大熊猫姬姬又成了伦敦公众的宠儿。她是花了一万二千英磅从一个动物商那里买来的。她和所有的大熊猫一样,享受着任何其他动物所难以比拟的待遇。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只要她高兴。但有一件事,就是拥有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伦敦动物园也难以办到。她像所有的小女孩一样,几年后长成一个大姑娘了,逐步显现出她那日益强烈的青春欲望。她开始定期地发情,表现郁郁不乐,也不爱吃东西。有一天,她突然对年轻管理员马丹(Christopher Madden)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把他打翻在地,骑在他的身上,开始咬他的腿。幸亏救得快,马丹逃脱了。很明显,姬姬需要一个伴侣。伦敦动物园曾向北京求援,被拒绝了。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借用莫斯科的平平了,平平是当时中国和朝鲜以外仅有的一只雄性大熊猫。经过长达一年半之久的高级谈判,两国终于达成了协议,同意两只大熊猫进行联姻。当时新闻界将此事称之为“一次重大的外交突破”。1966年3月31日,在两国动物园兽医和官员的包围之中,在遥控电视摄像机的监视之下,在世界新闻界的重重围困之中,从伦敦飞来的九岁的姬姬,被引见给八岁的平平。但这两只大熊猫丝毫不理睬人们隆重而急切的心情,一见面就疯狂地打起来。亲家变成了冤家,洞房变成了战场。人们还不死心,以后又相继在莫斯科和伦敦安排了两次会面,即使注射了生殖腺激素,也没有起什么作用。伦敦《每日快报》用一句最通俗的俚语,把这番情景作了很好的描述:A watched Kettle never boils.直译表达不出其中意味,我看可以借用中国常用的两句话作为意译吧:“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4-09-2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她第一个把活的大熊猫带出中国  摘自《绿色北京》网站
下一篇  → 养尊处优的生活 返回本集 我要上传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