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关键词 张海迪
张海迪我自己塑造了自己
佚名

  人物介绍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济南。现为中国残联主席。5岁时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1981年,媒体开始宣传她自强努力的事迹,她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典范,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模范人物之一。
  玲玲,海迪,海迪姐姐,海迪阿姨。不同时段,人们惯于这样称呼她。甚至,在掌舵中国残联之后,也鲜有人愿意在她姓或名后面缀以“主席”二字。
  也是,小名,直呼其名,姐姐,阿姨,这听着多亲啊。主席不主席的,倒在其次了。
  过去有20多年了吧,但在很多人心中,他们曾经的偶像张海迪,依然睿智,优雅,美丽。尽管,张海迪自己说,美丽的流逝很简单,像风中的落叶永远地飘走,我们再也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拣到同一片树叶了……
  这个闪耀了整个80年代的名字,曾一度被外媒认为是顺应时代需要造出的典型。多年以后,张海迪平静地说,“我自己塑造了自己”。时势只是造就了一个舞台,而真正让她翩然起舞的,是内心的强大力量和对信念的坚守。

  儿时患瘫
  “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
  最近一次被媒体密集报道,是去年11月份当选中国残联主席。镜头里,张海迪脸上挂着笑意,和邓朴方亲切交谈。
  今年六一,她以中国残联主席的身份,选择到山东看望残疾儿童。
  那里,是她的家乡。她在那里出生,成长,患病,成名。
  5岁时,张海迪被诊断患有脊髓血管瘤,病情致使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全都失去知觉。10岁之前,她已经动过三次大手术。
  海迪整天躺在病床上,脊背上重叠着很长的刀口,腿不能动,胳膊不敢动,脖子更不敢动。“我长时间地躺着,我无可奈何地躺着,我终日孤独地躺着。”
  她没有什么玩具,只有几本翻烂的小人书,一盒旧积木,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布娃娃。不过,她可以将眼睛转向窗外,树上有小鸟唱歌,叽叽啾啾,叽叽啾啾。
  那时候,海迪学会了吹口哨,她学鸟叫,也吹自己会唱的歌。她总盼望着,吹完下一支口哨,病就好了。
  这样的念想,在10岁那年碎了。
  妈妈到宣武医院接海迪出院,带了新衣服、新鞋,同时也比以往多带了一包东西——尿布。
  “看到那个,心里难过了,知道自己好不了了。”张海迪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时的感觉是“失望”,那个年龄还不懂得“绝望”。
  “医生护士都讲,海迪,你妈妈就要来接你了,我想的就是妈妈来接我时,我牵着她的手跟她一起走回家多好啊,我不止一次地这样想。但这只是梦想了,一个孩子必然的梦想。”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聊城农村。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课程,读了《格林童话》,开始偷偷翻阅大本大本的外国名著。她把《简·爱》藏在枕头套里,晚上,在小油灯昏黄的光亮下轻轻翻开。
  她自学英语、日语、德语,闲暇时间教农村孩子们读书识字。
  久病成医,她竟然还学会了针灸。后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因此也多有提及她“无偿为乡亲们治病”。

  耐心地活着
  “我从不这样想问题——为什么我有病而别人没有。病痛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把这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
  病情加重了。
  1976年,张海迪做了第四次脊椎手术。医生对她的病情并不乐观,他们说了她会死去的几种可能: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这是脊髓损伤的病人最可能死去的症状。
  “可我依然活着。”若干年后成为作家的张海迪宣称,她的生命力一次次粉碎了医生的预言。
  很早时,海迪就给自己“开处方”,她知道怎么预防感染,把自己收拾得很干净,条件再差也要洗头发洗澡,晒衣服晒被褥。
  她会给自己针灸、注射、按摩,给褥疮换药。看不见的地方就照着镜子。“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好起来。”
  最重要的是,她说自己“学会了有病装没病,有残疾装没有残疾”。
  她像健康人一样穿着,虽然搬动双腿很费力,可努力就能做到。她像健康女性一样打扮自己,整齐干净。即使躺在病床上,也要挣扎着让自己整洁清爽。
  多年后,张海迪见到了山东省立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成,她童年时,张是她的主治医师。海迪的状态令张成惊愕不已,他没想到海迪仍活着,个中原因,他无论如何也未能参透。这位主治医师只是不停地说,乐观坚强是关键。
  再后来,已是全国政协委员的张海迪在全国“两会”上见到了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1965年,妈妈带她到北京治病,当时找的最好的医生就是王。“几十年后,我活着,还和他一起开会,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活着。在海迪看来,活着就是一种忍耐,必须有耐心地活着,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
  “我从不这样想问题——为什么我有病而别人没有。病痛是我自己的事,我不能把这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海迪后来在书中说,“我伤感但从不绝望,苦日子能过,好日子也能过。”

  偶像张海迪
  “信件一袋一袋地往团中央宣传部扛。每一封信都能抖出一簇炭火,烫手灼心。”
  病患张海迪成为偶像张海迪,最初,事出偶然。
  1981年10月下旬,张海迪濒临死亡边缘。因为长年服用大量止疼片,她药物中毒了,间歇性停止呼吸1小时50分钟。
  《山东画报》记者李霞当时正在聊城采访。在招待所门外,她见几位姑娘满脸紧张地窃窃私语:“玲玲看来怕是……”“去晚了许是再也见不上玲玲姐了……”
  目前已是《山东画报》副主编的李霞回忆,她当时心里动了一下,感觉很好奇,这个玲玲的病情竟然如此牵动人心。
  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
  李霞由此知道了这个身残志坚的姑娘。她把玲玲的故事讲给了当时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宋熙文。
  采访后,宋熙文写成《只要你能昂起头》一文,1000多字。1981年12月29日,文章刊登在了《人民日报》的头版。
  那可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从来没有被媒体注意过的张海迪,一跃成为了中国第一大报的头版新闻。宋熙文自己也感到有些意外。
  正是这一非比寻常的事,改变了张海迪的生命轨迹。汪洋中的一条船,因势起帆。
  张海迪开始陆续收到来自各地的信件,称赞的,鼓励的,仰慕的。多的时候,她一天能收到二三十封。
  王佐良也是给张海迪写信的万千者之一。当时,他是巢湖油泵油嘴厂的一名计量工,自学了英语和德语。书信往来多次后,王佐良向张海迪表达了爱意,两人于1982年成婚。
  但张海迪真正名动全国,是在1983年。她进入了团中央的宣传视野。
  张海迪被接到北京,团中央组织多家媒体采访。时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刊发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文章因为挖掘出张海迪的迷茫与软弱、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一时之间引起轰动,该文也成为通讯写作范文。
  此后,张海迪声名日隆。她被授予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被冠以“中国的保尔”、“80年代新雷锋”的称誉。
  那是官方色彩的称谓。公众使用最多的,是海迪,海迪姐姐。
  曾发表报告文学《张海迪“成名”始末》的作家高伐林回忆,仅仅几天,就引来了数以万千计的来信。“信件一袋一袋地往团中央宣传部扛。每一封信都能抖出一簇炭火,烫手灼心。”
  张海迪已经出名到这种程度:信封上什么地址都不用写,只写“张海迪收”,居然也一帆风顺地到达团中央大楼。
  
   [2011-12-0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张海迪,告诉我们什么  摘自《人民网》网站。
下一篇  → 80年代青年人的楷模:张海迪 返回本集 我要上传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