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二册 古诗两首 教材理解
《古诗两首》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6.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8.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简析]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2004-07-10]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河北远程教育网资源平台》网站。
下一篇  → 《古诗两首》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