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十二册 积累·运用四 片断赏析
整合教学内容 拓展教学空间
——《走进对联》教学例谈
佚名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练习”或的“积累运用”该怎么教,学生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如何定位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

  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和“阅读”

  教学片段(一)
  (课前布置: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课外收集、书写的趣联)
  师: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都以对对子来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了一副副精妙的对联,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请大家轻声读90页的短文《趣联巧对》,去体会联之趣,对之巧
  (学生自读)
  师:读了两个故事,你知道了一些什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去读一读。
  学生交流(对联的有趣,对联的巧妙,对联的特点)
  教师相机指导读对联
  师:我知道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很多趣联,谁愿意带领大家欣赏你张贴的对联和幽默的故事?
  (学生交流《纪晓岚趣联妙对》《苏小妹的对联故事》《郑板桥巧用对联斗恶霸》)
  师:听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欣赏了一副副精妙的对联,你发现对联的特点了吗?(小组讨论: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讲究四声;举例交流)
  师:对联真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让我们再来品读几副精彩对联,去感受它们工整的对仗,雅致的趣味。
  (课件出示“读读背背”中的四副对联)
  请大家大声地朗读,你最喜欢哪一副呢?再轻声细读品味品味
  是喜欢它的有趣,还是它能给你启发,或者喜欢它描绘的画面
  (学生各抒己见,指导有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教师课前收集到的几副趣联,让学生自选自读,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下来。

  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累运用四”先安排“读读背背”,为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读和背,感受着几副对联的有趣和巧妙,激发学生喜欢对联的情趣,然后安排阅读对联故事,了解这些充满情趣的对联是怎样写出来的,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试作对联的兴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仔细思考了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先后顺序,想起了乌申斯基的一句话“一个故事在儿童心里引起的情景也许远比现实的事物更加鲜明、完美,所以讲故事也就是给儿童放幻灯片”,觉得阅读中的两个小故事更能激发学生走进对联的兴趣。于是我便突破教材,重新组合教学内容,由趣联故事入手,激发了兴趣,再积累“读读背背”中的对联,进一步引导他们感受对联的有趣和巧妙,并在积累了多副对联的基础上总结出对联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准备。

  教学片段(二)
  师: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对联,大家是不是跃跃欲试了?
  老师这儿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
  蚕吐丝——辞旧岁——
  画饼充饥——行千里路——
  福如东海阔——处处春光好——
  家中世界小——冬去山清水秀——
  坐,请坐;请上座——
  学生大胆应对下联,(不强求答案一致)
  2、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祝枝山的上联,除了“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对呢?
  课件出示:
  水车车水,水车,车水
  鱼钩钩鱼,鱼钩,钩鱼
  (小组讨论,交流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门锁锁门,门上锁,锁松门开
  鱼钩钩鱼,鱼咬钩,钩提鱼惊
  画笔笔画,画由笔,笔落画成。
  发夹夹发,发入夹,夹合发齐。)
  3、书写、张贴自己的对联

  分析: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欣赏了几副有趣的对联,学生对对联的兴趣越来越浓,表现出的学习需要更为迫切,如果这节课就在读背之后戛然而止,未免显得意犹未尽,训练不到位。于是总结出对对子的方法后,我由易到难出示了几副上联,给学生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智慧的火花在教室里碰撞,学习进入了高潮。这一过程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较好的体现了大语文观,让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几副对联,而是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从而为运用服务。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让引领孩子们走进对联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且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004-01-10]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