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三册 苹果落地 教学设计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之五
成都市茶店子小学 方璐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比较规范,生字书写漂亮美观,喜欢读课外书。他们擅于倾听、与人合作,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展示自我,体验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运用拼、猜、问、查等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大部分学生会认9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500个左右的汉字,能识记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偏旁。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在作业中开始出现错别字。
    学生对教材中浅近的童谣、故事、童话、寓言、诗歌等很感兴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他们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朗读中,学生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始学习默读。学生能主动背诵教材中的课文、段落、古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大多数学生能运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把图意表达正确。部分学生还能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描写,语言生动、形象。

  教材分析及整体设计意图:
    《苹果落地》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年轻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感到很好奇,经过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故事虽然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但是生动的心理描写——“他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很受学生喜爱。课文语言精练,其中不少词语值得学生积累。
    结合《苹果落地》的课后练习:“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两个部分,也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体会牛顿与人们对苹果落地的不同态度,感受牛顿的好奇心。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自然段,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牛顿做了什么,感受牛顿为了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一、二年级是阅读训练的起始阶段。其中,词和句的训练是重点,准确地理解词句的意思,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更是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所以整篇课文的设计突出字词教学,兼顾进行朗读训练与理解训练。
    《苹果落地》这篇课文中需要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词语都不少,比如“落地”“习以为常”“好奇”“自言自语”“观察”“研究”等。如果采取用词典的解释去给每个词抽象地下定义的方法进行,往往会导致失败,必须结合教学实际,生动活泼地进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词语的不同情况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
    教学中,还注意将词语教学与朗读训练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处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通过一遍遍的朗读,使学生与作者倾注在文中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了理解内容,感受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好奇心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感情的作用,教学中设计了各种朗读的形式以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记忆、读中积累、读中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8个生字;
   2、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落地”“习以为常”“好奇”“自言自语”“观察”“研究”等词语,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时牛顿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好奇心和为了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8个生字;
   2、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习以为常”“好奇”“自言自语”“观察”“研究”等词语,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教学难点:
   1、字音:
    翘舌音:常熟察
    前鼻音:引
    三拼音节:观
   2、字形:
    落:上下结构的字
    反:第一笔和第二笔“撇”的不同写法
    复:中间“日”,下面是“夂”而不是“攵”
   3、词语理解:
    实物演示,理解“落地”
    创设情境,理解“习以为常”
    在朗读中比较,理解“自言自语”
    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观察”“研究”
   4、两处心理活动描写的朗读:
    他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教学用具:CAI课件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苹”“落”“件”“习”“奇”“言”6个生字;
   2、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落地”“习以为常”“好奇”“自言自语”等词语,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体会牛顿与人们对苹果落地的不同态度,感受牛顿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苹”“落”“件”“习”“奇”“言”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什么,体会牛顿与人们对苹果落地的不同态度,感受牛顿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
   1、字音:
    翘舌音:常熟察
    前鼻音:引
    三拼音节:观
   2、字形:
    落:上下结构的字
    反:第一笔和第二笔“撇”的不同写法
    复:中间“日”,下面是“夂”而不是“攵”
   3、词语理解:
    实物演示,理解“落地”
    创设情境,理解“习以为常”
    在朗读中比较,理解“自言自语”
   4、两处心理活动描写的朗读:
    他想:“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一定是因为它熟透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也不向左、向右跑呢?”
  教学过程:

  一、诵读激趣,导入故事
   1、诵读儿歌《我想知道》。
   2、孩子们对大自然中的一切是那样感兴趣。今天,我们要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翁又对什么感兴趣呢?看!这是什么?(出示苹果实物,指名认读)
    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和它有关。谁会写“苹”字?(生说,师范写并相机强调“苹”上面是“艹”,下面是“平”,“丷”压住横中线,最后一画“︱”压着竖中线,全班书空。)
   3、(实物演示,理解“落地”)苹果怎么了?(生说)“掉在地上”也可以说成“luò地”,谁来读这个词?(师相机正音:“落”是三拼音节),它也是我们认识的字,谁会写?(生说,师范写并相机强调“落”上面是“艹”,左下是“氵”右下是“各”,全班书空。)
    从你的回答中,我们清楚地知道“落”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你是从哪儿学会写这个字的?(生答)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个字的结构,我们再写一次。(全班书空)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读的故事:什么怎么样?(齐读)
    [设计意图:整合语文天地中的儿歌,诵读激趣。复习“苹”“落”的字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苹”“落”两个字的书写。同时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接观察苹果掉在地上这一具体形象,帮助理解“落地”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初知故事
   1、生按建议自由小声读课文
    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读准它们的字音,读得不太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尽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同桌互读课文
    课文中还藏着好多词语,请大家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勾完后把词语读给同桌听一听,如果他读得好就夸夸他,还有困难,就帮帮他。
   3、反馈读课文,相机解决字音
    逐段读课文,随文认读词语:“科学家”“熟透了”“观察”“研究”,相机正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运用所学方法识记“题”字。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
    接下来,我们再读读课文,这一次,我们要很小声很小声,只让自己听到,默默地读,边读边想:课文讲了谁的故事,他发现了什么的秘密?(抽生说)
    苹果落地的秘密是什么?(抽生说)谁能把这三个问题连成一句话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按“谁发现了什么,原来是因为什么?”说说课文主要意思),相机认读词语:“秘密”“吸引力”,并区别“秘”和“密”的字形。
   5、用复习词语的方法回顾课文内容(出示词卡)
    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主人翁牛顿是一位(科学家)。当树上的(苹果)(熟透了),就会(落地),这件事人们都(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他(自言自语)提出了(问题),经过他的(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原来,这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设计意图:四次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在一遍遍朗读的过程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随文学习生字、新词。最后用复习词语的方法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词语,正确认读。]
  三、细读部分课文,感知故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用换词法理解“著名”
   1、通过几次读书,我们已经知道牛顿是一位科学家。他是怎样的科学家?(出示CAI:牛顿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齐读。
   2、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这儿有些词(出示CAI:有名、出名、姓名、闻名),先看看,是不是都认识,试着选一选,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放进句子里读给大家听一听。(生选择词后读句子)
   3、小结:“著名”可以换成:有名、出名、闻名,就是不能换成“姓名”。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生再读第一自然段)。请从这些可以换的词语当中,选一个写在“著名”的头上(生批注)。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选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著名”和“闻名”“有名”“出名”这些词语的意思差不多,渗透近义词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批注能力。]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理解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是怎么想的。
   1、牛顿在他年轻时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他是怎么发现的呢?我们先来读读第二、三自然段(生齐读)。
   2、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和牛顿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出示CAI:这件事人们都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齐读句子。
   3、创设情景,体会“习以为常”
    人们看到苹果落地会怎么想?怎么做?(生联系生活自由说,师小结:大家对苹果落地这种现象看习惯了,都不觉得奇怪,太平常了,这就叫“习以为常”,认读词卡),再读句子。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当人们看到苹果落地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再加上老师的相机小结使得“习以为常”这个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的词语的学习水到渠成。]
   4、引导想象,体会“好奇”
    引读:牛顿的态度呢?(板书:好奇),相机强调“好”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hào”。牛顿的态度和别人不一样,句子中间用了一个“却”字把它们连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人们和牛顿的不同态度(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比较面对苹果落地这个现象,人们和牛顿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在齐读中感受“却”字的用法,体会句子内各部分的关系,渗透思维训练。]
    牛顿好奇的是什么?(生读:他想……)这是他心里想的,想一想该怎么读?(引导读好“他想……”句,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牛顿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真是太感兴趣了!
   5、角色扮演,理解“自言自语”
    他还怎么想?现在,你就是牛顿,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CAI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试读,交流读,在交流中比较,体会“自言自语”。
   6、整体朗读第二、三自然
    看到苹果落地,好奇的牛顿就是这样想的(板书:想),我们再把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紧扣“好奇”,引导想象,角色扮演,学生自由试读,交流读,在交流中比较,不断读好句子。同时,在引导学生一遍遍读好句子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词语“自言自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与作者倾注在文中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理解内容,感受牛顿对苹果落地的好奇心的目的。]
   7、小结学习,预告下课时内容
    他是这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牛顿到底做了什么才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品读第四自然段。
  四、练习写字
    (出示小黑板:苹、落、件、习、奇、言),“苹、落”已经写过了,仔细观察另外的4个字,要想把它们写好,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呢?(生自读字帖,提醒伙伴,教师相机范写)
    生练写。
  五、离文认读,小结课文
    (CAI出示:《苹果落地》的故事很有意思,真是太有吸引力了!)
    [设计意图:离文认读,既总结课文,巩固所学生字,还为下课时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反”“复”,巩固“苹”“落”“件”“习”“奇”“言”6个生字;
   2、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观察”“研究”等词语,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时牛顿做了什么,感受牛顿为了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复习12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反”“复”,巩固“苹”“落”“件”“习”“奇”“言”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理解当看到苹果落地时牛顿做了什么,感受牛顿为了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观察”“研究”等词语,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回顾内容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深入感知故事
    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理解“观察”“研究”等词语
  四、小结学习,回顾全文
  五、练写生字“反”“复”,复习巩固“苹”“落”“件”“习”“奇”“言”等字
  六、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想
          苹果落地   好奇
                         做?


  此外,在这篇课文的设计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句内关系的训练。在教学“习以为常”和“好奇”这两个词语的同时,我注意比较面对苹果落地这个现象,人们和牛顿的不同态度,“牛顿的态度和别人不一样,句子中间用了一个‘却’字把它们连起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人们和牛顿的不同”。学生在齐读中感受“却”字的用法,体会句子内各部分的关系。
  比如“落地”,这是一个比较书面的词语,我在开课部分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接观察苹果掉在地上这一具体形象,帮助理解词语。再如“习以为常”这个词,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很少接触,我先用“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和牛顿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请学生齐读“这件事人们都习以为常,他却感到好奇”这句话,再创设情景,请学生想象当人们看到苹果落地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联系生活自由谈,老师相机小结:大家对苹果落地这种现象看习惯了,都不觉得奇怪,太平常了,这就叫“习以为常”,出示词卡认读,强调“常”是一个翘舌音的字,接着再让学生读句子体会。还比如“著名”这个词语的学习,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选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著名”和“闻名”“有名”“出名”这些词语的意思差不多。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多,当然“词不离句”,教学中,分别加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015-09-17]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之四  摘自《成都市茶店子小学》网站。
下一篇  → 《苹果落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