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主页人教版部编本第一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二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三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四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五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六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七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八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九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十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十一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四册 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始终耷拉是有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给大象带来了很多烦恼。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表达,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猜谜导入新课,教学中注意师生互动,采用同桌互学互助、互相交流等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要坚持做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4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初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4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难点
    初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

  一、猜谜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1.出示谜语。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
   2.出示谜底图片。
    同学们真聪明,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大象,你们见过大象没有?你能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大象的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大象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免费更新请加微信:330797386(清茶老师小学教育资源)
  二、读一读,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以下生字和词语。
     似 耷 咦 竖 竿 舞 痛 烦 扇
     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毛病 头痛 最后 只要 人家
   2.和同桌合作,互相指认字词。
   3.出示卡片,指导学生识字。
    (1)指名读生字。
    (2)教师重点指导“似、扇”这两个多音字,出示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指出这两个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引导学生用不同读音组词、造句。
    (3)游戏识字:小组内“开火车”识字。
   4.指名读词语,分组读,齐读。
   5.把带有生字和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感知内容,读好问句
   1.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1)出示问句:
     ①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②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③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④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学生尝试读。
    (3)学生猜一猜这些问句要读出什么语气。
    (4)教师示范读。(第①句:惊奇;第②句:疑问;第③句:担心、不解;第④句:思考。)
    (5)学生再读。
  四、写一写,写好生字
   1.出示“扇、慢、遇、兔”4个生字,认一认,并为这些生字组词。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结构。
   3.说一说在写这几个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扇:半包围结构,两个“习”大小略有不同。
    慢:注意右部的三个部件写扁一些。
    遇:半包围结构,要先写被包围部分。
    兔:不要漏掉最后一点。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五、梳理板书
                   大象的耳朵

                  扇 慢 遇 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安”“根”“痛”“最”4个生字。
   2.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安”“根”“痛”“最”4个生字。
    2.找出课文中大象说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说说自己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复习生字新词。
   2.指名读问句。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听课文录音,默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1~8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像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点?
     (像扇子。大象的耳朵很大。)
    (3)再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动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问题。
     ①当小兔子说大象的耳朵时,大象是怎么回答的?他又是怎么想的?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大象此时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体长得本来就是这样的啊。
     ②后来,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时,大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B.指导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自己对自己说,大象自己对自己说话。)
      C.由这句话想一想:大象此时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起初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4)小组议一议,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
    (5)全班交流。免费更新请加微信:330797386(清茶老师小学教育资源)
    过渡:大象为了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想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行得通吗?
   3.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小组讨论:大象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大象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可是这样一来,小虫子会在他的耳朵眼儿里飞来飞去,还会在里面跳舞。结果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小虫子再也进不去了,有小虫子飞来,大象用大耳朵一扇,小虫子就被赶跑了。)
    (3)你知道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吗?(指名说)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大象说的话。
     (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时大象的想法又有什么改变呢?
     (他决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小组议一议: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
    (5)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6)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本领。不用羡慕别人,更不要因为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而觉得伤心难过,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坚持做自己。
  三、指导书写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会写的4个生字,跟随老师书空。
   2.为“安、根、痛、最”找词语朋友,并读一读。
   3.师范写并点拨:
    安:横写在横中线上,稍长。
    最:第五笔横长,盖住“又”。
   4.学生观察这4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开始描红、临写。
   6.展评优秀作品。
  四、梳理板书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着→让耳朵竖起来→做自己最好

                    安 根 痛 最
  五、教学感悟
   1.猜谜导入,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3.引导学生抓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大象说的话,从而感知大象改变想法的过程。
   4.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句子意思,从而明白坚持做自己的道理。

   [2018-03-2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竹林桥小学教育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