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沪教版第一册沪教版第二册沪教版第三册沪教版第四册沪教版第五册沪教版第六册沪教版第七册沪教版第八册沪教版第九册沪教版第十册沪教版第十一册沪教版第十二册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四册 一举两得的手帕 教学设计
《一举两得的手帕》教学设计之一
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 孙琦
  
  【教学目标】
   1、能整体把握画面内容,简单说清故事的大致内容。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丈夫想出的妙计用“想”或“说”的形式说清楚。初步形成详略得当的意识。
   3、在看图表达的过程中,理解“一举两得”的意思。知道遇事能多为别人考虑,会得到快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理清故事脉络。
   1、猜谜。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老师就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请你们仔细听。“四角方方一幅画,花纹图案真漂亮。讲究卫生少不了,小朋友们喜欢它。打一个生活用品。”猜出来谜底是什么吗?
    [板书]
     手帕
   2、整体观察画面内容,理清故事脉络。
     师:今天我们看图说话的内容就是围绕着手帕展开的。
     [出示四幅图]
     师: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小夫妻,他们在黄山脚下开了一家手帕专卖店。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图,他们的生意开始——后来——最后——,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板书]
     生意:红火→冷清
          ←
      师: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内容了解了这家手帕专卖店生意前后的变化,你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完整地来说说这家小店的生意有什么变化吗?
   3、交代学习任务。
     师:同一家小店,卖的都是手帕,为什么前后的生意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要看图把这个围绕手帕发生的故事用一段话说清楚,说连贯。
  【说明】
  “看图说话”与阅读教学一样要有整体。因此,教学开始就从整体进入,让学生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了解这家小店的生意前后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的脉络,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认真思考、言之有理的好习惯。不要一味地关注学生的表达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在表达的基础上再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细节,进行有理有据的表达,而不是盲目地“凭感觉”。
  在这一教学板块中,组织学生针对故事内容的整体感知,进行了两次交流:一次是在同桌讨论后,让学生分步交流小店的生意情况;第二次是在教师的点评引导后,让学生借助板书的提示,完整、连贯地说说小店的生意变化。这一设计,意在充分展现教师的指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在初步观察画面后,一定能感受到小店生意的变化,但基于书面语言的贫乏,可能只会用“好”与“不好”来表达。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分步交流的同时,通过随机的点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比较规范的书面用语,如“红火、冷清”,并将其板书,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趋于规范。
  二、指导说话,重点指导第三幅图,初步渗透写文章要详略得当的意识。
   1、说清第一、二幅图的内容。
    (1)[出示第一、二幅图],了解生意由红火到冷清的原因。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第一、第二幅图,为什么小店的生意开始红火,后来变得冷清了?同桌两个小朋友看看图,讨论讨论。
       预设:旁边开了超市与这家小店的生意变化有什么关系呢?超市里卖手帕与这家小店的生意变化又有什么关系呢?
    (2)借助提示,把两幅图的内容说清楚、说连贯。
       师:现在,就请你根据提示,把这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清楚。注意要把小店的生意开始红火,后来变得冷清的原因讲清楚。
      [出示]
       一对小夫妻在黄山脚下开了一家手帕专卖店……
       可是……
       (先自己说,再指名说)
      小结:小朋友用一两句话就把第一、第二幅画的画面内容说清楚、说连贯了,真不错。
   2、说清第三、四幅图的内容,重点指导第三幅图,并让学生写下来。
   (1)提出说话要求。
      师:后来小店的生意为什么又红火了呢?那是因为丈夫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可是今天这个故事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我们要重点把这部分内容说清楚。
     ①[出示三、四幅图] 仔细看这两幅图(有意识地点手帕中的图案),丈夫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谁能用一句话把丈夫的好办法说清楚?(丈夫想出的好办法是把黄山风景区的旅游地图印在手帕上。)[板书]
       印地图
     ②他怎么会想到这个好办法的?(他看到小男孩拿着旅游图边走边看。)
     ③这个办法又好在哪里呢?你能不能再看看图把内容说清楚?
      [随学生回答板书]
       擦汗
       指路
     ④揭示题目。
      师:是啊,游客买了这种手帕,既能用来……又能用来……这真是——[贴] 一举两得!这就是今天要讲的故事的题目,齐读:一举两得的手帕
    (2)借助提示,连贯表达。
      师:小朋友,现在你能不能根据提示把丈夫想出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这个办法又妙在哪里?连起来说清楚呢?
      [出示] 一天,小夫妻俩看到,丈夫眼前一亮,心想:。
      交流。
      师:那么,他会怎么对妻子说呢?
      [出示] 于是,丈夫。(把想法告诉了妻子。)
      点拨:你们有没有发现丈夫说的内容就是重复刚才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丈夫对妻子说的话用一句话简单地说一说,注意不要再重复丈夫刚才的想法,连起来说一说。
    (3)引导学生用对话的形式说清妙计的内容。
      师:刚才我们通过看图想象丈夫心理活动,把第三幅图的内容说清楚了。现在,我们换一种形式,把丈夫的想法变成他对妻子说的话再来说一说。
      [出示] 一天,小夫妻看到,丈夫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兴奋地对妻子说:“”
      师:我就是妻子,谁来扮演丈夫,对我说一说?——你这个办法真好,咱们赶快试一试吧!
    (4)引导学生选一种表达方式把第三幅图的内容写清楚。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用了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把第三幅图的内容说清楚了,现在请你们选择其中一种方式把第三幅图的内容写清楚,写连贯,注意不写错别字,并正确使用标点。(老师各选一种写法进行评价。)
   3、引导想象,说清第四幅图的内容。
     师:果然,当印有景区旅游地图的新手帕一挂出,小店的生意又重新红火起来。
     如果你是游客,你会怎么称赞店主?注意:请你就用一句话来称赞店主。
     [出示] 果然,手帕一挂出就吸引了许多游客,有的说:“
       。”有的说:“
      。”
     (指名说,点题)
   4、小结,悟道。
     师:是啊,正是这个店主能够站在游客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既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也使自己的小店赚了钱,对于他们这家小店来说,真是——一举两得。
   5、小组合作讲故事。
     师: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个故事讲清楚,一人负责说一幅图,不仅要说清楚自己的这一幅图,还要注意与前后几幅图之间的连接,把故事说完整、说连贯。
  【说明】
  纵观整个故事内容,第三幅图即丈夫想出了什么好办法,从而使小店的生意重新红火起来,是这节说话课的重点所在。所以,在学生整体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要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说清丈夫想出的办法”,有机地渗透表达时的详略意识。先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第三、第四幅图中手帕上所印图案的不同,初步推测出丈夫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再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知道丈夫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办法的,然后让学生思考把黄山风景区的地图印在手帕上有什么好处。这三个问题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脚手架”,有助于学生把第三幅图的内容完整、连贯地说清楚。
  另外,引导学生针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表达,同样是说话训练的重要任务。所以,当学生能根据要求将丈夫是怎么想的说清楚之后,要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丈夫的想法变成对妻子说的话再来演一演,说一说。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特意设一个套——在说清丈夫想法之后,让他们想一想“他会对妻子说什么?”学生很自然地会入套,将想法再次重复。这其实是学生表达中的通病所在,因为他们不知道心理活动其实也是人物的语言,它是内心独白,所以就造成了前后表达的重复、啰嗦。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尝试出错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告诉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简单陈述丈夫对妻子说的话——“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
  三、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看图说话,了解了一个关于手帕的故事。今天回去以后,请你将这个故事说给你周围的人听一听。让更多的人都知道,与人交往时,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为他人着想,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说明】
  在这节课的最后,告诉学生与人交往时,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多为他人着想,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将“一举两得”一词的含义进行深化,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做人之道。

  【板书设计】
              生意:
              红火
              ∣↑
              ∣∣一举两得的手帕 /擦汗
              ↓∣
             (印地图)      \指路
              冷清
 
   [2012-01-2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上海市小学语文课程研究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