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五册 看冰灯 教学札记
顺应孩子的发现——《看冰灯》教学偶拾
作者:涛声--依旧
  
  案例:
  “最吸引冬冬的是冰雕动物园。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抬着头,迈着大步向前走,身上坐着的小冰猴神气活现地挥舞着鞭,真是有趣极了。”
  这是《看冰灯》(浙教版第五册第24课)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读了课文段落要有话可说。有一学生体会到“大象与猴子这一个冰雕作品,是冬冬看到的最新奇有趣的冰雕了。”突然有位同学涨红着脸地举手,显得迫不急待的样子,当我点到他的名时,他怯怯地提问:“老师,我上次与爸爸在龙港参观花卉展览时,看到每一种花卉旁边都插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这里的冰灯有没有名称介绍呢?”这一发问引来了许多同学的随声附和:“是啊,这里为什么没有名称介绍呢。真遗憾。”有一位同学还举例子说:“上一次我和爸爸到杭州瑶琳仙境去玩。每一个景点的旁边都有自然景观的名称说明。”
  多好的发现。我突然灵机一动,面对大家说:“是啊,每一处展览每一项作品或自然景观都应该有名字介绍的呀。这样才能让游客获得知识,增添游览的乐趣,得到游览的享受。可惜课文没有给我们做介绍,但是我们可以凭咱们的聪明才智给作品取名字。弥补这样的遗憾,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几位同学高高地举手了。我示意说:“别急,请同学们写下来,我们还要评一评最有创意奖呢!”
  四分钟,一双双小手再一次自信地举了起来。“猴象嬉戏”、“小猴骑象”、“大象怕冰猴”、“神气的小猴”、“笨象驮小猴”,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理解。
  “一对好伙伴”,一位同学的发言与众不同。“怎么会是好伙伴呢?”我“皱眉”问。
  “他们在玩赛跑,大象哪玩得过小猴?大象输了,甘愿受罚。小猴也不客气。”哈哈,大家都笑了。
  “小猴称王,大象做臣”。另一位同学发表高见。“怎么解释?”我再次“皱眉”。
  “森林里召开大会。机灵的小猴被大伙选为大王,大象不服气,说自己身材最庞大,哪轮得到你小猴啊,小猴“嗖”地一下爬到了大象的身上,用鞭子抽他。说,你还服不服,大象连连点头说,服、服。”哈哈哈,又是一阵笑声。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第三位同学微笑着作答。全班同学一阵掌声。“咱回事?”我喜上心头。
  “调皮的小猴在森林爬树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大象输得很惨,小猴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活蹦乱跳地爬到了大象的身上。在它身上大喊,我获胜了,我获胜了。”清脆的笑声再次从教室上空响起。
  学生似乎还意犹未尽。我继续启发到:“大家的想象力令老师刮目想看。这可是李威同学带领大家首先把目光聚焦到了给冰雕作品取名字这样有趣的活动上来的啊。大家该怎样表示对他的感谢呢?”啪啪啪,掌声从教室四周炸响。
  也许是受到我的鼓动与刚才同学发现、创意的启发,突然又有一位同学高高举手。当我把目光与其对视时,他已经迫不急待地起立发言了:“老师,这一段中其他几种冰雕动物是不是写得太简单了?”
  哈哈,又是一个孩子有惊人的发现。
  “老师,他们肯定也有有趣的故事,作者怎么没有写出来?”
  “老师,我发现后面有一个省略号,是说还有很多冰雕,作者没写吧?”他的发现又带来了令人惊喜的“连锁反应”。
  “是啊,我们能不能把作者没有写下去,没写完的内容写下来呢?请大家任选择二到三处写一写吧。”我频频点头。“好,好!”“没问题,没问题!”,不等老师喊开始,学生又沙沙沙地动笔了。几分钟后,任意泼洒的想象之花再次娇艳开放:
  生1:笨重的北极熊身上带着金牌,好像在领奖台上领奖。瞧他用手亲着嘴巴,正给大家飞吻呢。”
  生2:笨重的北极熊踩在皮球上表演杂技。他伸开双手,保持平衡。双眼望着观众,好像在说:“瞧,我的杂技水平多棒啊!”
  生3:看,奔腾的斑马正在比赛之中。只一会儿功夫,就跑到了所有动物的最前面。后面的尾巴一摇一摆,在奔跑中还不忘向我们问好。
  生4:你看,那报晓的公鸡正仰着头,旁边正下了一个个大蛋,它好像在叫“个个大”。
  生5:高大的长颈鹿在灯光照耀下,身上的每一处花纹闪烁着不同的光彩。个子足有三米高,正抬着长脖子啃树叶呢。
  ……

  反思:
  以上课堂环节的教学带给了我们以下两点启示:一、真正地把孩子当主人。说实在的,这已是一句不太新鲜的论调了。但我们对于它的践行是否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其实,我们的课堂一直以来不敢放开,深怕学生会因为各种奇思怪想而“覆水难收”,产生零散和不可收拾的局面,造成我们的尴尬。而本案例的教学,对“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等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充分地实践。试想,如果教师身在其中对于学生的发现却置之不理或视而不见,会演绎出这样高效与精彩的课堂吗?而上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允许课堂有学生的不同声音,鼓励学生对文本提出批判与挑战,以建构主义的“人文”情怀,善于敏锐把握,顺学而导;是启发者,当学生提出了富有价值的问题,巧妙地点石成金,随机转化为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强大的兴趣推动下彰显灵性、自行创造。置于课堂的学生不仅仅获得的是知识,更是精神自由的回归与绽放。
  二、真正地把孩子当孩子。这样的论调似乎有些前后矛盾。但看看我们的教学经常忽略的现象:很多课堂没有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把学生看成一个个小大人,以成人的眼光,用种种理性思维和条条框框去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变得众口一词,人云亦云,要么变得说大人腔,放高调的言论。唯独缺少自己的语言。本案例珍视童心,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找回属于他们的世界。想他们所想,说属于孩子的话语:完全由一位学生的一次问题而展开,教师相机引导,形成师生、生生的课堂互动。给冰雕作品取名字,给课文补白这两处的语言实践,引导得那样适当而不留斧凿的痕迹,自然而然,学生思维被放牧于想象的蓝天中,形成了生趣盎然与充满活力的课堂。
 
   [2006-02-2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教育在线论坛》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