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主页人教版部编本第一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二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三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四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五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六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七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八册人教版部编本第九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十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十一册人教版部编本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五册 海滨小城 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郑陆镇南苑小学 羌晓峰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复习检查(4分钟);
   二、学习“小城景色”(28分钟);
   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6分钟);
   四、作业布置(2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15、海滨小城。
   2、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
   3、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
  二、学习“小城景色”
    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
   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
     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
   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庭院部分”
    1、第四节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读。
    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1>齐读后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
     <2>谁能把这个句子读读好,让人听了觉得庭院里的树真的很多。(教师指导朗读:“别的”要用重音读。)
    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
     <1>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
     <2>追问:香到什么程度?用书上语句回答。
     <3>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
       指名读,同时让其他同学想象:你就在小城的这个庭院里,通过听,自己是否似乎真的闻到香味,是什么香味,感觉怎样?
     <4>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
    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
     <2>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3>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看成“一片片红云”呢?
        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突出“花美”的特点。)
     <4>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
     教师补充:作者的确是用眼看到的“花美”,但他明明看到的是花,这里却看成了“一片片红云”。这是什么呢?这是作者用眼看时的想象啊!所以,观察时展开想象,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展开想象。)
    5、第四节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
    6、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
      读后问:作者是如何观察庭院的这些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作者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多”、花“热闹”的特点;用鼻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叶香”的特点;在看花“热闹”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象成“一片片红云”,写出了”花美“的特点。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写得真不错!
    7、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的什么途径来观察事物呢?
      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
   <二> 学习“公园部分”
    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出示“公园美景”图。
    2、指导看图:
     <1>这是公园美景。问:占据画面的景物有哪些?(榕树、人、石凳。)主要景物是什么?(榕树。)
     <2>睁开你可爱的大眼睛观察一下“榕树”,它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3>“榕树”下的石凳与人有什么关系呢?(供人休息用。)
     <4>你能把观察到的景色连贯、通顺地说一说吗?指名述图意。
    3、指导学文:
     <1>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
     <2>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例如:学生认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的特点。”有人补充:“‘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
     <3>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
    4、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
   <三>学习“街道部分”
    1、过渡引导:“小城的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
    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
     <2>街道的路有种,除了的大路,就是的路。
    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
    4、教师指点:
     <1>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
     <2>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
    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
   <四>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
    1、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
    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3、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回答。(板书:整洁美丽。)
  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
   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写小城。)
     既然课文主要写小城,那么为什么又写海滨呢?或者说,写海滨景色对于写小城景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弄清海滨与小城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写海滨美景是为了突出海滨的小城景色更美,即突出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整洁美丽。
   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乡。)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座海滨小城?或者说,作者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整洁美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家乡。)
   3、作者是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
     (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懂得了:a、海滨小城是整洁美丽的;b、作者能运用看、闻、听、摸等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像作者一样,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
  四、作业布置
    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
    具体要求:<1>先观察,再写下来;
         <2>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
         <3>写作文时,要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选择景物;然后围绕景物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我们自己的校园的特点来。

  【板书】
                  15、海滨小城——热爱家乡
                             用眼看  展开想象
                庭院:树多、叶香、花美  用鼻闻  用心感觉
                公园:榕树大、叶密    用耳听
                街道:路干净       用手摸
                   (整洁美丽)    用嘴尝
                             ……
 
   [2007-01-2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摘自《羌晓峰个人主页》网站。
下一篇  →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