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沪教版第一册沪教版第二册沪教版第三册沪教版第四册沪教版第五册沪教版第六册沪教版第七册沪教版第八册沪教版第九册沪教版第十册沪教版第十一册沪教版第十二册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五册 葡萄是酸的 教材理解
文本细读《葡萄是酸的》
作者:葛剑峰
  
  一、读课题。
  课文把狐狸经典的话“葡萄是酸的”作为课题,隐射着课文中心。
  二、读内容。
  课文讲述一只狐狸看见葡萄长得丰盛,想摘着吃,可惜摘不到,于是酸溜溜地说,葡萄是酸的。
  三、读结构。
  课文的表现形式与别的课文有所不同:它以三则内容相似的寓言故事为课文,组织形式为(一)①
  ……
  (二)②
  ……
  (三)③
  ……
  ①、②、③是注释的符号提醒读者去读一读课后注释,了解三则寓言故事的作者。第一则是伊索,第二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第三则是俄国作家克雷洛夫。
  三则寓言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葡萄长得丰盛再写狐狸想摘着吃,却失败了,最后发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感叹。
  四、读语言
  第一则寓言故事语言精练、短小。第二则寓言故事语言虽简洁但不失形象生动。第三则寓言故事情节生动,语言细腻,描写生动。
  比较描写葡萄的句子:第一则寓言“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只用“一串串”写出了葡萄长得丰盛。第二则寓言“狐狸看到了成串成串的熟透了的葡萄,它在想怎么才能吃到它们。”读者可以从“成串成串”、“熟透了两个词感受葡萄长得丰盛。第三则寓言“饥饿的狐狸越过果树园的墙头看到了丰盛的成串成串的葡萄。”“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唯一遗憾是葡萄挂得高高的,狐狸无论怎么也挨不近抓不住。”作者不仅用了丰富的词汇“丰盛”、“成串成串”、“多汁”、“亮晶晶”、“像碧玉一般”描写葡萄长得好有多,而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葡萄的诱人,让人垂涎欲滴。
  比较描写狐狸对葡萄的渴望,却又得不到的句子:第一则寓言“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六个字“想摘又摘不到”简洁交代狐狸面对诱人葡萄的内心感受。第二则寓言“狐狸看到了成串成串的熟透了的葡萄,它在想怎么才能吃到它们。”“它跳了半天,但总没有能吃到葡萄。”“怎么才能吃到它们”说明狐狸面对诱人的葡萄绞尽了脑汁。“跳了半天”写出了狐狸面对诱人的葡萄付出的努力。“但”这个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点明狐狸的失败。第三则寓言“狐狸的视线一落到葡萄上,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一……都”这两个词道破葡萄太引人注目了,“发亮了”勾画出狐狸对葡萄馋涎欲滴的模样。“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唯一遗憾是葡萄挂得高高的,狐狸无论怎么也挨不近抓不住。”“遗憾“这个词是狐狸对喜爱的葡萄刹那间最真实的感受——对得不到的好东西的惋惜。围绕“遗憾”展开笔墨,“无论怎么也挨不近抓不住”,“眼睛看得见,牙齿可咬不着!”“狐狸白费了一个钟头,它只好走了。”
  丝丝入扣地刻画狐狸为了弥补遗憾,竭尽全力地摘葡萄,失败之后的怨恨。“只好”道明了它的无奈。
  比较描写狐狸语言的句子。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还是酸的。”反映了狐狸的心声,找个借口放弃了。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太难过,它说:“葡萄是酸的。”
  “不至于太难过”读出了狐狸一个劲地安慰自己事自己宽心。它愤愤地说道:“算了!虽然看上去挺好,实际上却都没有成熟!没有一颗不是酸的!我又何必叫我的牙齿酸得咯咯咯地发响呢?”“愤愤”一词揭示了狐狸当时拼命努力却失败的怨恨内心写照。“都没有成熟”、“没有一颗不是酸的”“酸得咯咯咯地发响”把狐狸对葡萄的渴望,对现实的无奈,想尽力得到,却又举足无措,好东西真是天涯咫尺的内心剖析淋漓尽致。让读者通过狐狸的语言走进它的内心,为理解寓意作了有效铺垫。
  读寓意。三则寓言的作者成长背景不同,他们笔下的狐狸的性格迥然不同。
  伊索是奴隶,他生性聪明,受尽折磨,洞察世事,口述故事,教人处世原则,这一切塑造了一只对于得不到的好东西找借扣的狐狸。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在他笔下的狐狸是一只保持着贵族气质的自我安慰型的狐狸。克雷洛夫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经历了十八世纪最后三分之一和十九世纪前半叶。这一时期俄国社会经历了反对农奴制的普加乔夫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走向反动和没落,亚历山大一世反动统治,1812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等重大事件。克雷洛夫接受社会先进思想的影响,紧密关注祖国的现实生活。他刻画的狐狸积极争取,不放弃一点机会,实在无能为力了,愤愤不平,歪曲事实。我们读懂了从三只相似又有点差异的狐狸,自然理解了寓意。
   
   [2013-0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龙华小学语文教研组》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