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师大版第一册北师大版第二册北师大版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四册北师大版第五册北师大版第六册北师大版第七册北师大版第八册北师大版第九册北师大版第十册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北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六册 和氏献璧 问题探讨
和氏是三次献璧吗
佚名
  
  最近,在听一位语文教师的随堂课时,老师设计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索。
  这节课讲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中的一篇课文,叫《和氏献璧》。老师在检查预习环节提问学生:这个故事中和氏一共献了几次璧?不知老师当时预期的答案是几次,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却出现了严重的争执。他们有的说是三次,因为经历了三代皇帝;有的说是两次,因为第三次是文王主动前去拿回的,不是卞和主动献的。双方各有道理,老师也一时无了主意,只好含混过去,进入了下一环节。但是,这个问题不说明白,接下来的分步研读时老师在表述中总是表现出很拗口的样子。那么确切答案是什么呢?
  我的意见是和氏经历了三次献璧,因为答案就在文中。第一次献璧很明确:“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了一块石头。凭经验,他断定石头里面有美玉,便去献给楚厉王。”从这次的献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卞和的自信、专业和忠诚。第二次献璧也很明确:
  “待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这句话语言平和简短,似乎无关痛痒,但联系上文“厉王见卞和顶撞,大怒,下令砍去了他的左脚。”我们可以想见此时的卞和正经受着多么大的身心折磨。在基本可以预期再受酷刑的可能情况下,卞和仍义无反顾地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宝贝献给自己最尊敬的君王,这种忠诚已够惊天地泣鬼神,无人可比了。
  最难把握的是第三次献璧。文中这样写道:“失去了双脚的卞和,捧着那块石头泪流满面。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武王死后,文王登位。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表面看,卞和没有主动献璧,但仔细读读,卞和怎么不是在主动献璧呢?他这是在“曲线救国”呀!两次被砍脚的卞和并没有改变“宝物献君王”的想法,矢志不移的忠诚让他改变了献宝的策略,他要“先以诚动人”。这不是我在信口雌黄,不信,大家可以读读他面对两次失败后的心理活动描写,再联系卞和痛哭的动作、选择的时机与位置便可理解。
  另外,据史料记载,楚厉王(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41年)在位17年,楚武王(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51年,楚文王(公元前691年—公元前677年)在位14年。如果真有“和氏献璧”之事,那卞和献璧的过程至少经历了53年。在失去双脚的50年等待中,卞和的眼泪应该早已哭干,心灵也应该早已被屈辱麻木得无欲无求,与世无争了。按常理不会出现文王继位,年老的卞和在楚山脚下痛哭的一幕。这样说的话,只能有一种答案可以解释得通,那就是曾遭受万劫近乎愚忠的卞和不曾绝望,也不曾放弃过最初的梦想。他在忍耐,更在等待。卞和是不幸的,更是万幸的。他终于等来了实现夙愿的那一天,痛哭便是迈向他所向往的成功之路的台阶。
  三次献宝把卞和的坚贞不屈,忠诚不二写得淋漓尽致。老师要是再抓住重点句:“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进行理解,相信学生会对这篇文章理解得透透彻彻。
  这是我的粗陋之见,愿与各位方家商榷。
 
   [2015-06-0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dhanan的博客》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