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师大版第一册北师大版第二册北师大版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四册北师大版第五册北师大版第六册北师大版第七册北师大版第八册北师大版第九册北师大版第十册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北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六册 松鼠 片断赏析
《松鼠》教学片断赏析
菊园 发表
  
  “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也能上出精彩的课,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在硬件设备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农村小学,大部分老师都靠着“四个一”走进课堂,凭着这“四个一”上出精彩的课。就拿我校蔡家爱教师今天的课来说吧。
  《松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育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文本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对这段话,蔡教师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师: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生:围绕第一句“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生:抓住松鼠行动很机灵。
  师: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它的机灵表现在哪里?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读评结合,体会松鼠的机灵可爱。(跳来跳去、连蹦带跳、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师:请同学们读出松鼠的机灵可爱。(个人读,齐读)还有没有其它词也能说明它机灵?
  生:“我觉得‘触动’这词最能表现松鼠的机灵、敏捷,它们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它们都知道,如果它们不机灵,这种‘触动树干它能听到吗?’作者为什么不用摇晃呢?我想‘触动’比‘摇晃’来得更好,更能体现松鼠的机灵敏捷。所以我认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师:“太精彩了!”(课堂响起了一片掌声)
  (评析:正所谓老师的点拨,要点在点子上、点在关键处。在本教学片断中抓住重点词语是理解自然段的关键。)
  师(指着板书:活动--机灵(只要……就、举小例子):“小作者又是如何把它写具体的呢?”
  (有个男生大声说):像数学公式一样。
  师(很惊讶!)怎么会说像数学公式呢?
  (老师有点生气,认为他不认真听,随口说的。)师:“你能不能把你的‘数学公式’给大家说一说?”
  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先总的说一下某个特点;第二步用上‘只要……就……’;最后举了一个事例。这样不就写具体。”
  师:“能不能按照你刚才的想法说一段话?”
  (评析:教师的“一张嘴”太重要了!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教师不是满怀信心地鼓励,而是不分清红皂白地泼凉水,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位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会不会被无情地浇灭呢?可见老师的“一张嘴”不但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要“能够点燃学生的希望和梦想”。)
  生:“我们班的黄卓同学特别爱画画。只要一有空,就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个不停,没过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就像活的一样在纸上走来走去。记得冬天时,天气十分寒冷,老师叫我们都去活动活动,唯独她独个儿在教室里画画,手冻得通红。班上人称她‘画迷。’”
  (班级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另一个小女生(林洁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举的例子还不够具体,如果能把当时老师和黄卓同学之间的语言,以及她聚精会神画画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描写,文章更具体。”
  师:林洁同学真棒!你能不能帮他补充完整?
  林洁同学:“我们班的黄卓同学特爱画画。只要一有空,就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个不停,没过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就像活的一样在纸上走来走去。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天气十分寒冷,老师叫我们都去活动活动。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往操场跑去,唯独她一个人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画画,手冻得通红。老师走到她跟前,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林洁,你怎么不出去活动活动,热热身子呢?”林洁抬起头笑着对老师说:“我的画还没画完呢。”老师微笑着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从此,班上的同学都称她为“小画家”。
  师:“谁能不能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一段话?”
  生1:我们班的闽晨同学特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管卫生角有多脏,多恶心,他都挽起袖子,伸手去清扫。记得有一次,……。
  蔡老师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路……
  接下来她让学生的拿出本子来动笔写写。就按刚才的方法来写。
  我巡视一下,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这真是我的意外惊喜,意外收获。这种“数学公式”真管用。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也说:“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只是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作方法。”本节课,蔡家爱教师就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蔡老师还很好地实践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
 
   [2015-06-0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松鼠》教学案例  摘自《菊园的博客》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