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鄂教版第一册鄂教版第二册鄂教版第三册鄂教版第四册鄂教版第五册鄂教版第六册鄂教版第七册鄂教版第八册鄂教版第九册鄂教版第十册鄂教版第十一册鄂教版第十二册鄂教版七年级上册鄂教版七年级下册鄂教版八年级上册鄂教版八年级下册鄂教版九年级上册鄂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六册 美丽的槐乡 说课设计
《美丽的槐乡》说课设计之一
钟家村小学 许奕瑶
  
  一、说教材
  《美丽的槐乡》是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生动优美、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迷人的景色和槐乡孩子的美好品格。一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们满意的季节”将这种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课文以生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生动地展现了槐乡孩子纯真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文中长短句的交错,叠词、拟声词的恰当运用,使文章琅琅上口,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情趣。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槐乡的槐花又多又美。第二自然段写蜜蜂忙着采蜜、孩子忙着采花、食花、送花。第三自然段写槐乡的小姑娘、小伙子对槐花的喜爱。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告诉人们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生动优美,有许许多多的叠词,像诗一般描述了槐乡景色的美丽,孩子们的可爱。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槐乡的景美人也美。教学难点是结合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本文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10个生字,认识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五月槐乡的美丽所在,体会五月槐乡孩子的喜悦和幸福之情。
  3、把读文和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重点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原则和手段:
  1.图文结合绘意境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见过槐花的,所以对一它的千姿百态、洁白如玉、香气扑鼻学生没有直观形象的体验,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资源,利用各种槐花的图片,将槐花的美呈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架设了一座与文本相通的桥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课文中描绘的意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与文本对话成为可能。
  2.引导品读促感悟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不能只停留在读的形式上,而是知道学生通过体会文章词句来体验文章的情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教学设计中,我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学生想象读、看图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文中如诗般美妙的语言,去感受槐乡五月的花美人更美。
  如第一自然段,这里作者用到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那么让学生读文,通过描述和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精妙来达到品读的效果,将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有形状特点、颜色特点,还有光泽的特点和作者融入其中的喜爱之情。像这样细致的品词、品句才会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
  3.自读自悟促内化
  语文课就是扎扎实实的读书课,应当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自悟自得,在读中感知体验,在读中浸染熏陶,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学生自读自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如第二自然段中学生朗读时,我提示学生其中有形象的象声词、生动的动词,形象的描写和充满童趣的语言,教师的知道看似无形,但对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至关重要。
  三、说学法
  课文语句优美,对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语句中蕴涵的意境,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文中所描写的槐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的。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图文对照法、对比朗读法学习第一自然段,品味槐花多、美、香。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槐花的特点,与文中语言对应,来体会作者用比喻、拟人手法的精妙之处。
  2.对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情境表演法、品读自悟法、个性朗读法等方法感悟美文,内化语言。在学习课文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悟。将自己带入文章所描绘的美好情境中,来体会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它的形、味以及作者的情都要体现在读中。
  指导学生在读中逐句理解。句子的训练是三年级不可忽视的训练重点。逐句理解,做到踏实的训练便于学生理解全文。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讲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美,体会作者对槐乡的喜爱。在教学中,我注意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作者写了槐乡的什么?
  生:槐花。
  师:槐花的什么?
  生带着问题读文,通过读弄清文章脉络。
  2、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特点和句子间的联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入地挖掘文本,设计了几处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与揣摩。
  ①“清香、醇香、浓香”几个词语可以调换吗?从而理解香味逐渐浓郁,一个“浸”字更被紧紧扣住,“浸”什么意思?那槐乡是被泡在水里吗?步步设问,让学生体会文字之妙。
  ②第4小节描写槐乡孩子快乐的两个句子,我抓住小姑娘的“飘”、小男孩的“塞”,让学生体会小姑娘的轻快,小男孩的大大咧咧。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个“飘”,一个“塞”中蕴藏着槐乡孩子的“乐”,这是何等精妙。通过巧妙设疑,对比朗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不遗余力地感悟、品味,从而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
  而本篇课文文字优美,适宜积累,在引导感悟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既有词语积累,如文中形容香的词语“清香、醇香、浓香”。又有句子的积累,如描写槐花姿态的句子,这样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丰富语言,积淀语言。
  3、品读文章,读出情,读出作者对槐乡的喜爱之情。
  在这节课中,师生能结合文本,结合图画,结合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自己对槐花的喜美,对槐乡的赞美。
  如第一段中“有的……远看像……,有的……近看如……”,描写了槐花的姿态美,在学生感受了文字美之后,师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多角度的观察视角,发挥想象,看一组槐花图,也学着文中的表达方式说一说,学生说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一句句充满幻想,极具灵性的话语从学生口中脱口而出,这是语言的训练,也是一个想象美、感知美的过程。槐乡的美,不仅美在五月槐乡的景色,也美在槐乡孩子的淳朴热情。我紧扣“景美”“童乐”引领学生品味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画面读、变换句式读、引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一次次触摸文章那优美如诗的语言。对于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教者以演促读,通过表演让学生进入课文,体验角色,升华情感。而对槐花给槐乡孩子带来的快乐,利用文中图片资源切入,创设情境,角色对话,让学生走入课文语言,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验到童趣童乐,从而自然地领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2012-02-1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汉阳教育资源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