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师大版第一册北师大版第二册北师大版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四册北师大版第五册北师大版第六册北师大版第七册北师大版第八册北师大版第九册北师大版第十册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北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册 罗斯福集邮 教学札记
“小邮票大世界”
——看陈老师执教《罗斯福集邮》
作者:陈丽娜 曾志安
  
  充分朗读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真正要达成读的目标与效果,除了要有读的层次、读的技巧等技术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有读的兴趣、充分的情感体验等非技术性因素。学生读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读书只有触及学生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的读才会发挥最为有效的作用。陈老师执教《罗斯福集邮》(北师大版小语四年级上册),当孩子讲述罗斯福如何收集、整理邮票时,让学生自我充分阅读从文本上明白字面意思。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陈老师进行引导“身为美国的总统是这样集邮的,结合自己的实际请讲讲你们的体会?”学生们谈到了,看出罗斯福不浪费钱财,不乱花钱,非常俭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具有高尚的情趣,集邮讲究方法,而我们却经常向父母要钱等。其实,当学生们在谈体会时,罗斯福的高尚人格就在孩子的心中得以显现。这样,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时,学生的体会是真实的,是触及心灵的,这样的读才是真读,才是有效的读。
  自主感悟中让学生得到思维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怎样解决学生自读自悟中思维缺失?我们以为语文课堂光有读的量,没有读的质是不完整的。学生在读书感悟的过程中,需要老师为其建构起思维的空间。陈老师在《罗斯福集邮》的教学中,当学生简单概括出罗斯福普及邮票的两个措施时,顺势引导: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心中有疑惑,这两个措施与普及邮票有没有关系?谁能解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得以彰显。学生交流了很多精彩的答案,“为了让民众一饱眼福,增长见识”、“捐献出邮票,让大家学习,对邮票产生兴趣”、“对邮票的兴趣不只停留在嘴上”……到此,陈老师并未作罢,让学生再读文本,接着对这个总统进行评价。学生体会得更深刻:这个总统能说到做到,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好总统。他关心民众,与他们有福同享。怪不得他能受到拥戴,连任四届……最后陈老师点拨学法“读书不仅要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从具体的事例中理解蕴涵的意思。写作文也是这个理,写人就要抓住典型的事例。”如此一来,学生学有所得,不仅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更构建了思维的空间。从这一教学片段,我们以为应当立足文本、探究文本,在学生对文本真正“有所感悟和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对话”,追求高品质的思维。
  自主建构中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的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营建一种认知、生活、情感、人格等协调互动、共同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型的生活化的和谐大课堂,从而使他们得到满足,获得成功,得到和谐发展。《罗斯福集邮》一文有一“金钥匙”——“查找的资料,有的用处不大,有的也可能不准确,要注意鉴别和筛选。”陈老师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向后,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金钥匙”并谈谈其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在自主建构中初步学会如何筛选和鉴别资料,这是一教学片段:
  师:从课题上,我们可以注重交流那些资料?
  生:关于罗斯福一生的资料。
  生:可以是罗斯福个人的资料。
  生:罗斯福集邮方面的资料。
  师:同学们觉得,哪一种资料筛选得更合理?
  生:从文章的内容上看,关于罗斯福集邮方面的资料会更贴切。
  师:筛选得不错。根据本主题单元,咱们还可以交流哪些资料?
  ……
  师:谁愿意先来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大家注意鉴别。
  生:(将收集的资料全文念完)
  师:(耐心听完)听完了××的资料展示,谁向他善意地提提看法?
  生:读得结结巴巴,不流畅,希望你今后要交流资料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会更好。
  生:交流时把重点的地方说出来就可以了,不用全文都念。对于大家感兴趣的部分再重点说明,这样资料就很有意义
  ……
  师:看来这把金钥匙算是交到你们的手中,相信大家会好好地使用。为你们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帮助。
  众所周知,教材只是知识的外化形式,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教师必须了解教材这一工具。教材只有回到教师、学生生命体之中,死的东西才能被充分激活,知识才会再生起来,才会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上一片段,陈教师就是在使用教材时,让它成为"活性因子"。让学生与教材相互交融、碰撞、作用,"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成为现实,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2006-10-2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教育360》网站。
下一篇  → 《罗斯福集邮》教学反思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