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西师大版第一册西师大版第二册西师大版第三册西师大版第四册西师大版第五册西师大版第六册西师大版第七册西师大版第八册西师大版第九册西师大版第十册西师大版第十一册西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七册 那只松鼠 教学札记
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
——《那只松鼠》片段教学反思
Post by 邓玉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与了生命,使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着生命的“对话”。这种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学生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平等对话,激活思维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学生乐于、善于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对于学生感悟体验时充满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你的感受很深刻”……还是对于学生遇到困难时诚恳的帮助、引导“你能勇敢地站起来朗读,真不错!但是,如果你在读的时候,能够把语气逐渐加重,那就更好了……”,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己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
  学生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满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巧用“留白”,深入对话
  许多作品都讲究“留白”,即在艺术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讲究言已尽而意未了,而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各不相同的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丰富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和感知,充分发掘作者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进行补白,那么就会激活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生命得以点燃。
  我在教《那只松鼠》时,这篇课文讲起来比较难,原因一是文本没有激情的东西,二是内容离孩子的生活较远,孩子很难走进人物内心。于是,我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去感悟人物的内心,充分利用“留白”引领学生倾听作者的声音,倾听人物的声音,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重点体会“但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乞求,更像是对我的蔑视和抗议。”这一处时,我对学生们说“假如你是这只松鼠,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打开了情感的闸门,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还原了真实而扣人心弦的真实情景。此时孩子们已真切而深入地体会到了小松鼠的不幸,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自由的可贵。紧接着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习“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也像触电般地缩回原处。”的时候,我对学生们说“透过这几个动作,走进人物的内心,你就更能了解这个人物,请大家想象一下这时作者在想什么。”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一步一步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这样一句很简单的句子,经过与文本对话,孩子们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读得很到位。
  学生如果没有读懂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言,聆听到文本的声音,又怎能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发出感动的呼声?生生间、师生间如果没有相互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课堂又怎会变得如此精彩,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痕迹?在这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走进了文本生发的世界,让文本走进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灵深处。

  3、有效“拓展”,延伸对话
  新课标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的,要塑造学生更为丰富的人格,单靠一篇课文是做不到的。因此,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保证用好语文教材的前提下,广泛开发利用一切语文学习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语文学习的领域。因而,在课堂上适当、适时、适量的拓展能真正地有助于课堂的学习。
  我在教《那只松鼠》时,一开始用各种资料让学生认识、熟悉松鼠这种动物,在教学进入尾声时,我提出让学生试想一下:作者看着它蹿上树梢,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时,心情怎样?你认为松鼠会恨“我”,还是会感谢“我”呢?假如作者没有放那只松鼠,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有效的适时的拓展,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聆听作者的心声、认同作者的心声的同时,也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使对话得以扩展与升华。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教材的优势,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对话,让心灵走进文本;对话,让课堂更精彩;对话,让课堂充满活力!
   
   [2011-03-1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邵东县俊杰语文名师工作室》网站。
下一篇  → 课堂,因生存而精彩——《那只松鼠》案例反思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