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北师大版第一册北师大版第二册北师大版第三册北师大版第四册北师大版第五册北师大版第六册北师大版第七册北师大版第八册北师大版第九册北师大版第十册北师大版第十一册北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八册 包公审驴 教学札记
《包公审驴》朗读教学随笔
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 谭蓉花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接受情感熏陶。”并通过“初读→自读→精读→品读”的朗读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下面我以《包公审驴》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第一、初读。
  初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字读准确,把句读通顺。我采用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的方式进行。在读《包公审驴》之前,我布置了任务,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不认识、读不通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可用查字典、或前后两个同学互相交流的方法解决。留足够的时间读完后我抽学生起来读,其他同学呢,用铅笔把他读得不准确的或漏、加字的地方划出来。同学们刷刷刷的就把任务完成了,这下再齐读,读错字、漏字、加字的情况就微乎其微了。这时我再把生字拿出来,同学们已经会读了,有的还用自己的方法把它记住了,有的多音字比如“圈”,同学们也已掌握了,那些比较长的、难的句子学生也读通顺了。初读完成后,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且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第二,自读。
  自读部分主要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流利的朗读,能按句逗停顿,不唱读。我主要采用默读和抽读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起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尽量少的文字概括。别人读完后,自己默读,思考自己的概括是否完整。然后小组交流,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几遍下来,学生已经能流利的朗读课文了。
  第三,精读。
  精读是把学生自我体验和作者感情相融合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而使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主要是采取抓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点面结合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理解“当事人”的真正感受,进而把读引向深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读,弄清所以然,并在读的过程中,掌握读的技能和技巧。在《包公审驴》中,作者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把包公遇事冷静、足智多谋的性格刻画了出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呢?这就必须抓关键段落,关键词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审驴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自读包公审驴的部分,勾划出包公在审驴过程中的表现的句子,读一读。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这一过程。把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解决,不能解决的全班解决。学生很快找出了句子自由练习朗读。在朗读中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中朗读,学生一步一步的和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水道渠成的读出了对包公的仰慕与钦佩,郭霖还适时的加上了包公皱眉头,想的动作,而且自制了一个惊堂木,把一个活生生的包公搬上了课堂,等她读完,全班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光她会读还不行,她得跟同学们说说怎样朗读的,传传经,小组练习,再抽读,再体会再读,把学生全变成包公,自然而然做到了语气、语调恰当,有轻重缓急。
  朗读还得做到“由表及里”的发自内心的读。“为什么包公用这种方法能找到驴?”驴和马一样有识途的本领,但驴本性慢,比较迟钝,包公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破了案。你说,同学们能不为包公的知识渊博而钦佩吗?能不为包公断案如神而仰慕吗?能不为包公的足智多谋而赞叹吗?能不激起他们向包公学习的愿望吗?有了这种心灵的碰撞,何愁朗读不到位呢!接着我通过赛读、演读等形式朗读全篇,及时地、恰当地进行指导,使朗读水平、理解、领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自己把它编成了课本剧表演,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中心的领会,又上了一个台阶!
  第四,品读。
  我所强调的品读是指学生在学完文章后对词句段的继续品味和积累,对文章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感悟。如2自然段,王五的驴被调换后大吃一惊、惊慌失措、懊恼、有气又恨等词语恰如其分的体现了他当时的心情,学生下来后把它抄在积累本上,再读,并把它和自己丢东西的心情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就能运用自如,文章也因此增色了不少!
  通过朗读,我不仅能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情感的把握;还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学生听、说和写作水平,让语文更好的为生活服务。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3-07-1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预设与生成共舞——《包公审驴》课后反思  摘自《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