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鲁教版第一册鲁教版第二册鲁教版第三册鲁教版第四册鲁教版第五册鲁教版第六册鲁教版第七册鲁教版第八册鲁教版第九册鲁教版第十册鲁教版第十一册鲁教版第十二册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鲁教版七年级下册鲁教版八年级上册鲁教版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九年级上册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八册 第一单元
鲁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刘延云
  
  教学内容:《窃读记》《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
  教学时数:7课时
  板块训练主题: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并进行演讲。
  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窃读记》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阅读的渴望和热爱。
   3.了解作者林海音。
  教学准备
    ①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思考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课文写的谁窃读的事情?(引导学生看注释,教师简介林海音)
   2.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作者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这篇文章?
    预设: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我们从课题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作者也是围绕课题来写她是怎样窃读以及自己窃读的感受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写文章时,也要仅仅围绕题目,把读者关注的话题写清楚。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通过读书来探寻作者是怎样窃读的,她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文,读完后,同位两人互相认读生字词,人人过关。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关注这些字的读音:“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
   (3)质疑: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一起讨论解决。
     引导学生先在语言环境中猜想意思,拿不准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板书:窃读
   (2)这是一篇散文,不仅记叙了“我”到书店窃读的事情,还真切表达了自己窃读的感受,这种窃读带给作者的是怎样的感受?请用横线画出书中的句子。板书:惧怕快乐
   (3)结合黑板上的关键词和自己的阅读,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夯实基础
   1.本课生字较多,有几个字笔画很多,有的学生看不清笔画。看老师写:“檐撑酸”等字。
   2.学生练习书写。
  五、布置作业,加强巩固
   1.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2.抄写生词,积累巩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窃读记》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词,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词,检查反馈
   1.指四名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听写。
    窃读 踮脚 惧怕 汲取 贪婪 屋檐 皱眉 酸痛 鼓励
   2.对照订正。
  二、回顾课文内容。
  三、体会写法,关注表达
   1.课文写自己窃读的过程和感受是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实现的,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我”动作、心理的语句,读一读,看看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2.全班交流: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预设:(1)“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4)“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5)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从这个“咽”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相机指导朗读。
  四、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1.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2.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五、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六、作业
   1.抄写文中描写“我”如饥似渴读书的语句,加深体会。
   2.背诵关于读书的名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分角色朗读。
   3.根据季羡林的读书经验,得到读书和学习的启示。
   4.了解访谈这种文体的形式,了解季羡林先生。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
     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我们看课题,小苗指的是——,大树指的是——。
   2.齐读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
  二、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关注本课三个生字是否读准。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5.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句子,进行朗读并理解:
    (1)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2)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3)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三、品味题目寓意
   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2.补充季老先生的相关资料。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2.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3.抄写本课词语。
     滚瓜烂熟 能文能理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鼓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趟诵”四个生字,会写“侣娱悉”等12个生字。会写“娱乐背诵毫不犹豫熟悉”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七、八段。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学习运用假设、反问、比喻等写作方法,来表达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一、检查预习,学习生词
   1.自读课文一遍,读正确。小组轮读课文相互指正评价。
   2.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3.写生字,写正确。同桌比比谁写的规范漂亮。
  二、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作者为什么选择书呢?
   2.指名读课文的第五段。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读出语气。
   3.作者是怎样反复读书的?
    (1)指名读课文第七段。
    (2)画出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我还会,最后
    (3)师生接读,理清构段方式
    (4)练习背诵,学习作者读书方法。
  三、关注表达方法,学习写法。
   1.出示作者小资料
    本文是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她作的热情洋溢的献辞。这篇献辞热情洋溢,很令人受到鼓舞。我们来看,这篇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探究表达特点
   (1)课件出示第一段:
      作者在这里先问,引起别人的注意,然后进行回答,这样的写法是设问。如果你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也可以学习用这种方法,举例来说,学生举例。
   (2)第五段中的反问句
      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反问句)
      给它换一个说法。(指名说)
      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出示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①指名读,这个句子把书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这样写,让人感到很亲切。)
     ②仿照这样的句式,根据自己的读书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也是。
  四、作业设计
   1.抄写句子和词语。
   2.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认识“喻瘾”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的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从课题处你觉得文章写什么?(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谈一谈读书收获。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
    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将书比喻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热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小时候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关注语言,学习积累
    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比喻句。
   2.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
  六、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有感情朗读,背诵。
  七、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回顾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名人读书的故事,明确读书的重要性。
   2.回想自己读书的故事,结合自身实际,谈读书的重要性。
   3.结合自身实际和名人读书经验,整合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课前准备
   1.搜集名言关于读书的名言
   2.回顾自己的读书故事
  教学过程

  一、明确自己的读书主张,分享自己的读书故事
   1.小组内交流,读书有什么好处,结合搜集的名人名言和自己的读书故事进行阐述,教师巡视检查、督促。
   2.指名全班交流。
  二、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2)教师帮助梳理演讲稿的组成
     阐明自己的观点
     引用名人名言
     谈自己的读书故事
  三、学生写作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围绕读书,发表演讲
  教学目标:
   1.在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演讲。
   2.演讲时做到态度大方,语言清晰。
  教学过程:

   1.学生完成初稿后,小组内演讲。.
   2.组内同学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3.自我修改,准备在全班演讲。
   4.全班演讲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演讲。其他同学学习。
 
   [2012-1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齐鲁名师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