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冀教版第一册冀教版第二册冀教版第三册冀教版第四册冀教版第五册冀教版第六册冀教版第七册冀教版第八册冀教版第九册冀教版第十册冀教版第十一册冀教版第十二册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冀教版九年级上册冀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第二单元
冀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本解读
佚名
  
  6、《匆匆》
  一、走进教材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是啊,时光匆匆,岁月匆匆,自然界的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周而复始,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停留,永远不复返,那就是时间。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从而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这篇文章很注意修辞,文中用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了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
  二、走进作者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也流露出作者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的低沉情绪。但教学中不宜过多讲解时代背景,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意识。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三、走进教学
  1、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八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抓住主要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知道时间来去匆匆,要懂得珍惜。
  (4)本课是首次学习朱自清的文章,要引导学生再读中初步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的一个主要思路是边读边思考:初读读通课文,抓住课题“匆匆”;细读读懂课文,品读重点语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本课教学,应围绕“读”展开,结合情景创设,学法选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读为本,指导学生读后悟情。
  以下是教学是需要重点处理的词句,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如叠词的应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去的尽管去了,来着尽管来着;去来的时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这些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2)、品读各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时间能‘跨’能‘飞’”,读起来倍感亲切;“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又是一个新奇巧妙的比喻,借此写出时光匆匆,表达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
  (3)、品读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排比句式,说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以此来进行听、读、说、写的训练。“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前后照应的设问句,体会它的好处,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回答这个问题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4)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表达方法与内容的关系。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理解时仅仅让学生知道运用对比手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比手法的运用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惟有时光不再,去了,就一去无回。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这种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唤起了读者的共鸣,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注重引导学生在品析过程中诵读文章,力求达到“读读品品,品品读读”的教学氛围。
  3、作业设计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积淀了不少的名言、警句、诗词,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对时间的流逝也一定有了自己的感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可以是名言、诗歌、散文等),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厚集薄发,实现学语文向用语文的过渡。
  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7、假如只有三天光明
  走进教材:
  这篇课文节选自《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自传》。文章以自述的口吻写出了海伦•凯勒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全文文笔清新流畅,描写细腻、自然。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倾听到作家的呼吁——那就是珍惜生命,珍视健康,珍视你拥有的一切。并了解这位身残志坚的杰出女性。
  文章的第一至三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从大多数人无视健康的存在到他们无视生命的可贵谈起,进而讲到人们不珍惜、不很好的利用拥有的感官和健康,直至失去方觉遗憾和追悔,直白而明确的表达了自己对健康、对生命的思索。
  第四、第五自然段作者用一个实例来证明作者前面的感慨。拥有正常感官的得人对丛林中的一切视若无睹,而失去感官的人凭借触摸,却体会到了春天的生机。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体验已有的幸福,欣赏拥有的一切。
  第六自然段作者提出了假设:“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读至此,一种无言的紧迫感冲击着每一位读者,相信我们的换位思考会为自己带来更多新的启发。
  走进作者: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他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为他的良师益友。他们相处长达五十年。在沙利文的帮助下,他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他写了《我的生命故事》,讲述自己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人带来鼓舞。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和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凯勒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
  走进教学: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品读课文,对海伦•凯勒“单凭触觉感受到的东西”有所体验,体会她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从中受到热爱生活的感染。
  4、在充分体会、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发对自己生活现状的思考,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过程:
  由于是节选文章,教学前要布置学生预习,阅读课后资料夹,或查找更多的资料。
  初读课文,整理出文章的结构,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疑问来细读。细读时,围绕学生的疑问来解读文本,引发思考。
  教师可以从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阅读作者的发现,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抓住“抚摩”“轻轻的贴”这些词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感情。然后再与他的好友的感受进行对比,可将文中“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事物帮助学生再现在眼前,然后抓住“无动于衷”来谈自己的体会,再次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第四、五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重读前三段,解决初读时的疑问。
  最后让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结合海伦的资料,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受到启发。静心思考,完成课后小练笔。

  第八课 现代诗两首
  走进文本
  这篇课文收录了现代诗人汪国真的成名作《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和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者以微笑作为自己面对种种人生境遇的原则和态度,平坦时,如小溪般欢畅,崎岖时,似大山般巍峨,幸福时,燕子般雀跃,不幸时,劲竹般坚强,不同的幻化形式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生命之火的猛烈燃烧。的确,面对生活的一切遭遇,我们必须淡定微笑,从容面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期间,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小女儿叶普勃拉克亚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指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分为两节,第一节,作者以诚挚的态度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应该持有正确态度和信念,感情上不要悲伤,情绪上不要急躁,要有乐观的态度,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第二节引导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所处的逆境。首先,他肯定即使有正确的态度和信念,忧郁也是难免的,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今天的磨难将是宝贵的财富,将成为今后美好的回忆。这不仅是对邻居小姑娘的叮嘱,也是诗人在被流放期间的坚定信念。
  两位诗人虽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面对生活、面对挫折的坚强和乐观是一致的,“心儿一起向着未来”,“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这是怎么样一团热烈燃烧的生命之火,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从小中受到启发,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
  走进作者
  九十年代初,诗坛曾为一个人热闹过一段时间,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汪国真。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他的诗中不仅仅有青年人的生活,那种明白畅晓的表达方式也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些诗歌更表达了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生活态度。《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是他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在湖南杂志《年轻人》上发表,后被《青年博览》、《青年文摘》转发。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俄罗斯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之家,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称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受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渝的信守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和语言艺术功力,俄罗斯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美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像春天一样芬芳......”
  走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诗中情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乐观、坚强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教学设计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以前的方法解决。
  出示生词卡片:平坦、崎岖、幸福、不幸,认读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这些词语。
  指名读,检查读书情况,其他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
  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读文感知:
  思考: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诗人是微笑着走向生活?
  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到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学生细读,勾画感受深刻的诗句,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倾听、知道)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机指导表情朗读,并作不同形式练读。
  3、面对生活的平坦崎岖,幸福与不幸,作者选择的是微笑面对,你还知道哪些微笑面对生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4、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也有许多经历,学了这首诗,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能不能也像诗人一样,拿起我们的笔,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我们的所思所想呢?
  仿写练习:
  生活报我以痛苦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快乐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甜蜜吗?我会()
  生活报我以酸楚吗?我会()
  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尝试背诵。
  阅读链接,推荐阅读《汪国真诗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比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蒙托夫,普希金等。关于普希金,你都知道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2、介绍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体会韵律、节拍。
  2、尝试朗读,指名评价,提出建议。
  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默读全文,思考:诗人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学生默读,勾画,写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巡回倾听指导。
  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这篇课文的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许多人把它们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读完以后喜欢这两首诗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各抒己见吧。
  读完这两首诗,同学们都有好多话要说,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用格言的形式写下来,与老师同学共勉。
  (学生写格言,诵读给全班)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尝试背诵全文。
  阅读链接,

  9、《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走进文本
  初读此文,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美国作家格拉迪•贝尔讲述了他八岁那一年的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文章从开头就渲染了一种宁静的气氛,如文中的“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作者通过这些描述宁静气氛的语句的渲染,反衬出各种生命(动物的、植物的)的活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在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的描写中,通过作者的联想,如从“红的桃花、白的梨花”想到“果实”;从“野梨子树”想到“野李子”;从“瓜藤”想到“甜瓜”,会使我们从以上的一切想到生命的生长。
  在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这句话,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一种迷恋、喜悦、安全、亲切、挚爱的体验和感受。当我读到这句话时,让我想到邹韬奋先生《我的母亲》中的一段话与此类似,“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中有句话:“这一切对他来说也许是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们要注意“也许”这个词在这里的用法,删去“也许”,此话就完全是肯定语气了,这不符当时八岁年龄小孩的实际情况,而用上“也许”后,句子的表达意思灵活了,多种情况都可以考虑进去。这就是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
  读完此文,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文章的作者在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述中,更要表达自己是在怀念一种平静温馨和幸福的家庭生活、怀念亲爱的母亲这种情感。
  走进作者
  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格拉迪•贝尔,更多关于他的资料可参考相关书籍。
  走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
  1、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首先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从而引出课后的问题“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指的是什么”,统领全文,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要求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再次阅读课文。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在一片宁静的气氛中,“母亲一只手拉着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此时作者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同时,也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理解。结合文字指导学生看图来理解,深刻感受那种温馨的场景,动人的画面。在这种宁静的气氛中,却依然蕴含着一种生机,从文中“奔跳”“欢笑”“悄悄生长”可以看出小动物们的活跃,而那些桃树、梨树、野李子树等也都显示了生命的成长,应该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词句来理解,结合最后一段的内容,最后提示文章的中心,同时,指导学生发表对课首问题的看法!
  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谈一谈自己读后真实的感受,并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下来!
  推荐阅读普希金其他作品。

  10、《二泉映月》
  走进文本: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和其丰富的内涵,学习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这篇文章真挚感人,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从而体验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课文的这一语段,不仅很好的诠释了音乐的初始部分、表达了琴声的深刻内涵,而且还完美的呼应了课文的前三段内容。阿炳生在惠山脚下,受二泉美景的熏染,江南灵秀的山水给了他不少创作的灵感。然而,阿炳却再也无法看见。于是,一声长叹之中,阿炳陷入了美好的回忆,忆二泉美景、忆师父教诲、忆人生之路。小时的阿炳无法听知二泉流水中的种种奇妙之音,当他经历人生坎坷,饱尝人生辛酸之后,再来到泉水之边。淙淙的泉水仿佛也已经懂得阿炳的满腹愁苦,流出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社会是不公的,命运是不幸的,然而阿炳更是倔强的。他用琴声表达出内心的悲恻,控诉着万恶的社会,又在铮铮乐音中强烈地展示着自己的不屈服,“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执著地用音乐追求着心中的光明与幸福的生活。舒缓——起伏,恬静——激荡,这两组看似对立的词语,却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乐曲的丰富内涵。就在乐曲的千回百转之中,我们仿佛走进了阿炳的内心世界,听阿炳诉说满腔情怀之后,看他身背胡琴渐渐消失在惠山脚下,乐音却久久散之不去……
  《二泉映月》,乐美、文美,怎样能使学生感受到如此深邃的意境,感悟到如此丰富的内涵呢?我想,也只有创设一个乐文交融的情境,乐随文起,文伴乐悟,形成“涵咏”场。让学生从乐声中体会文本内涵,感受阿炳诉说的情怀,又从文本品读中更深地玩味乐声,领悟阿炳用乐声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
  走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了解阿炳的艰辛历程,感悟阿炳的满腔情怀,体会琴声的变化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主人公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建议: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以读代讲、读种感悟”的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第一部分:破题导入、揭示课题。
  第二部分:了解坎坷、感悟情怀。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近阿炳,了解阿炳,为后面感悟琴声内涵定下感情基调。虽然无锡二泉就在身边,阿炳也是我们无锡人的骄傲,但是由于年代比较遥远,学生了解也不甚多,因此我采用了“一唱三叹”的朗读方法,大量的补充资料。一、展现二泉美景图片,加上老师的介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阿炳心中美丽的二泉。二、启发学生想象阿炳孤苦无依、卖艺度日的画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阿炳的坎坷经历。三、通过老师的描述来感受阿炳的“人穷志不穷”,不向命运屈服的骨气。紧紧围绕“渐渐的、渐渐的…”这句话,一唱三叹,在感知阿炳的叹息、哭泣、倾诉、呐喊的情况下,让学生逐渐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十多年的坎坷经历、身心的巨大的折磨,让学生在音乐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渗透!浓重的为学生定下感情基调,为下文服务。
  第三部分:品读琴声,体会内涵。
  在前面扎实的铺垫上,学生来真正体会琴声的内涵。这一部分教学本着“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让学生从读懂到读好。首先是读懂,让学生潜心、用心的听一边乐曲。先听,再说,最后接触文本。符合人的整个人知过程,强化思考,水到渠成。接着更深一层的读,问:乐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于这些原因的理解也就深入内心感悟至深了。接着就是带着感悟来读好,读中感悟,悟后再读,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再一次次的提高中,学生读懂了乐曲,融入了阿炳的内心。
  第四部分,总结成就,课外延伸。
  本着语文积累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记住《二泉映月》,记住一个平凡的名字——阿炳,同时布置作业。
 
   [2010-10-0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大漠孤烟的博客》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