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鲁教版第一册鲁教版第二册鲁教版第三册鲁教版第四册鲁教版第五册鲁教版第六册鲁教版第七册鲁教版第八册鲁教版第九册鲁教版第十册鲁教版第十一册鲁教版第十二册鲁教版七年级上册鲁教版七年级下册鲁教版八年级上册鲁教版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九年级上册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第三单元
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单元构建
刘延云
  
  第三板块:改编剧本
  教学内容:《半截蜡烛》、《杨氏之子》、《晏子使楚》
  补充《公仪庥拒收礼物》、《城南旧事》剧本片段
  教学时数:6课时
  板块训练主题: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关注人物的语言艺术;尝试表演
  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阅读剧本《半截蜡烛》,认识“蜡烛尉”三个生字。
   2.借助剧本《半截蜡烛》认识剧本这种形式,了解剧本的组成。
   3.在阅读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人物语言的魅力。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剧本,了解剧本的组成。
   2.在阅读的基础上,说说伯若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①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1.提问: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引导阅读: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认识“蜡烛尉”三个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认识剧本,了解剧本的组成。
   1.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2.讲解剧本的组成。
     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在这个剧本中,舞台指示非常清楚,一开始的时间、地点,人物的交代。环境的描写用括号标注出来,另外,人物的动作、神态等,都在人物的语言前强调出来。
     另外,剧本还分独幕剧和多幕剧,一般场景的转换就要换幕。
   3.如果这个剧本分场的话,应该分成几场?
  四、再次朗读剧本,体会语言的魅力。
   1.默读课文,思考:伯若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和德军周旋的?
   2.标出反映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你觉得在这场周旋中,哪个人物的功劳最大?在交流中感受人物的语言魅力。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把这个剧本有声有色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公仪庥拒收礼物》
  教学目标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说的话的含义。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演好课本剧。
  教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演好课本剧。
  教学准备:
    道具:鲤鱼、官帽、胡须、扇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了解剧本,喜欢吗?还记得剧本的特点吗?
   2.出示:剧本的特点:(1)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2)方括号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等。(3)括号里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无需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3.师述: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就是一个小型戏剧。里面人物不多,情节简单。(齐读课题;板书:独幕剧)
   4.下面请同学自己读读剧本,边读边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自由读剧本
   1.读后会自由说说剧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出示词语,读词语。
     公仪休 鲁国 宰相 子明大夫 管家 拒绝
     务必 无可奈何 不可思议 违犯 法纪 恍然大悟
     能用到出示的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这个故事吗?
  三.学习剧本内容
    师述:说的真不错,想演好可不容易啊!作为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除了背好台词,还需要具有哪些素质?
    现在请同学再好好地读读剧本,要边读边想,脑海中应该有一个情景,自己可以读一读,演一演,好吗?
   1.再自由读剧本。谁来告诉老师你想象到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谁说的话?
   2.依次解读课文。
   3.出示课文,指导朗读。
   4.分角色朗读。
  四、课本剧表演
    师述:我们同学都太棒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座的同学说不准谁能功成名就,小有名气了,那时,你还会记得我们今天所学的“想吃鱼就自己去买,这样会一直有鱼吃的”这也是老师对你们的希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和书写生字词。
   3.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4.将课文改编成独幕剧。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用自己得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读课题,说说这个课题和以前学过得课题有什么不同。
  二、我会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惠 曰 禽 诣 为 应
  (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根据注释,理解课文
   1.同位两人说说课文意思。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3.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四、探究语言
   1.请说说人物语言的巧妙性,你更喜欢哪个人物的语言?为什么?
   2.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3.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4.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五.剧本改编
   1.回想剧本的组成。
   2.想象刚才的朗读,改编剧本。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4.把课文改编为剧本。
  教学重点
    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
   3.“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新词:侮辱规矩盗贼大夫敝国赔不是囚犯柑橘
    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fū”,是官职的称呼。
   2.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2.(屏幕出示这几句话)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楚王对晏子侮辱到了极点。挖狗洞让晏子钻,讽刺他身材矮小。说齐国没有人,就是说晏子无能。故意在晏子面前审问盗贼,嘲笑齐国人没出息。而且从“瞅”、“冷笑”、“笑嘻嘻”等词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及齐国的侮辱。楚王的用意很明显,侮辱晏子,侮辱齐国,以达到长楚国威风的目的。
   3.有感情地朗读。
   4.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
     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5.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
   6、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四、研究晏子的语言,体会智慧。
   1.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那么晏子是怎样实现反侮辱的呢?让我们跟随着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
   2.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重吗?
   3.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
   4.汇报交流:
    第一个故事: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⑴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国”。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来了。
    ⑵晏子这句话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认为晏子聪明在哪里?
    ⑶感情朗读: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气呢?(不卑不亢、绵里藏针)
    第二个故事
    句一:
     “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⑴引导学生抓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国人多”。
    ⑵“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吗?
     (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积累这三个成语。
    ⑶晏子的这一说法又巧妙在哪里呢?
     (采用夸张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没有人”一说。)
    ⑷感情朗读。
    句二
    “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⑴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最下等国家”。
    ⑵在这里晏子能实现反侮辱,有何秘诀?
     (晏子先编出一个“规矩”,然后顺着楚王的意思,说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贬低自己,从而达到贬低楚国的目的。)
    ⑶有感情朗读。
    第三个故事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⑴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淮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⑵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
     晏子运用夸张等修辞及类比推理等方法,让自己的语言有理有据,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所以到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第五课时
  一、研究晏子神情,体会智慧
   1.从晏子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我们还能从哪里看出他的智慧吗?请再读读课文,找找写晏子的句子,细细品味一下。
   2.学生自学后交流:
    ⑴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
     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说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
     (只是看了看,就想出对策来了,说明晏子智慧超群。)
    ⑵晏子严肃地回答……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
     ①晏子在楚王面前说这一段话时为什么要严肃呢?
     ②后来为什么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呢?
    ⑶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①从“面不改色”中读懂了什么?
     ②晏子不改的是什么?(超人的智慧和爱国的情怀。)
  二、改编剧本
   1.三个故事可以设计为三个场景,自己加上剧本提示。
   2.人物对白前注意加上神态、动作等。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三、展示讲评。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城南旧事》剧本片段,《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剧本的特点。
   2.进一步体会语言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剧本,我们知道,电影、戏剧都需要剧本。去年我们一起阅读了小说《城南旧事》,还观看了电影。想一想,演员表演的时候,依靠的就是剧本。今天,我们来欣赏《城南旧事》的剧本片段。
  二、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剧本片段
  三、小组内演一演。
  四、阅读相声剧《打电话》
   1.学生自由阅读。
   2.指两名同学表扬相声。
   3.小结。
    戏剧表演也好,相声表演也好,人物的语言要富有动作性,能推动剧情发展;第二,戏剧语言有个性化;第三,人物的语言还有丰富的潜台词;第四,易懂、上口。同学们有兴趣,可以看一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2012-12-24]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鲁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读   摘自《齐鲁名师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