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沪教版第一册沪教版第二册沪教版第三册沪教版第四册沪教版第五册沪教版第六册沪教版第七册沪教版第八册沪教版第九册沪教版第十册沪教版第十一册沪教版第十二册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坐在最后一排 教学设计
《坐在最后一排》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预习】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哪几件事是详细介绍的?简要地说说大意。
   3、课文是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写的,所以文中较多的地方描写了“我”的内心想法或感受,找到相关的句子,做上记号,读一读。
  说明:从三年级起,预习在教材中设立了专门的训练单元,并在之后的教材中逐步提高要求,到四年级第二学期应做到:读通课文,理解词句,了解主要内容,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遇到的问题。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形成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和预习习惯。在本文的预习要求中,第一题是常规性预习内容,主要是解决字词障碍(这类常规性的预习对于已形成习惯的班级不必每次都布置,除非有特殊的要求);第二题是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了解新课大意,对于语言上的要求,是基于四年级“简要复述”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但在学生预习时,只是作为一种“唤醒”,提示学生努力的方向,课堂上教师应作进一步指导。第三题是根据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的,旨在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准备。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遐想”、“礼遇”、“嘉奖”、“自暴自弃”等词的意思。
   2、联系发生在“我”和新班主任之间的事情,揣摩引发“我”心理变化的原因,体会年轻女教师对学生诚挚的关心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
   3、结合理解“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意思,体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理解课题含义的悬念。
   1、出示课题:4、坐在最后一排,齐读。
     师:同学们,“坐在最后一排”似乎只涉及到一个小小的座位,然而,预习了课文后,你们一定有新的发现,它对文中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那么,“我”和这个座位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2、根据预习时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从“为什么会坐在最后一排”和“又为什么离开最后一排”两方面作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学习:
    ⑴了解自卑的原因,板书“自卑”。
    ⑵从第二小节中找到体现我倔强、孤僻的事例,相机理解“遐想”
    ⑶强调“我”位置变动的原因。板书:第一排当中
   3、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五年级时的这位新班主任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座位(板书:五年级新班主任),在座位的变动中还意味着“我”的变化(板书:),所以课题“坐在最后一排”指的不仅仅是一席小小的座位,它还有着更深的含义。
    板书:?(标在课题边)
  二、概括文中介绍的几件事,了解本文的叙述顺序。
    师:小女孩的改变是从这位新来的班主任开始的,她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事,作者写的时候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有详有略。
   1、根据课前了解到的,先交流详写的事。
    预设与引导:
    △学生归纳有难度。
     ①提示表达要求,重在突出三方面的内容:
      “我”怎样(起因)?老师怎么对待(经过)?
      “我”的感受怎样(结果)?
     ②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第一件事。板书:第一件事
      先指名交流,指导后,同桌互说,掌握概括方法。板书:那天
     ③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介绍第二件事。板书:一天
                        几天后
    △将数学课上发生的事和语文测验后发生的事作为两件事。
     ①建立起两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在数学课上“发现近视”,在语文测验得全班第一时提议“换位子”。板书:第二件事
     ②引导学生讲完整。
   2、继续交流略写的几件事。板书:以后
   3、根据板书小结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研读7-15小节,了解“我”在老师的关心下,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
   1、基于学生对第一件事的概括,从两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入手,体会“我”的矛盾心理。
    师:语文自习课上,正当我拿着笔胡思乱想时,被老师发现了,读这两个句子,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
    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预设和引导:
   △从“老老实实”、“胆怯”、“畏惧”、“习惯”这些词中感受“我”的害怕心理。
    ①想象“我”在五年级之前发生此类事后的境遇,了解“我”自卑的更深层原因——由于自己的自暴自弃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②理解“自暴自弃”。
   △从“心头一暖”、“惊奇”这些词中了解“我”对这位新来班主任态度的转变。
    ①相机理解“礼遇”。
    ②联系初见新老师时“我”的“不屑”心理,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从三个反问句式和省略号中读出他内心的“愤愤不平”,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我”的倔强和孤僻。
     指导读两个句子,抓住“但”、“却”,体会她矛盾的心理。板书:矛盾
   2、从老师和“我”的对话中,感受老师的嘉奖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受。
    ⑴抽生分角色朗读9-13小节中老师和“我”的对话,联系上文老师的态度和对话中的提示语,读出语气。相机理解“嘉奖”。板书:幸福
    ⑵同桌互读。
   3、体会作者在一详一略的叙述中流露出的幸福感受,和由此带来的自责心理。
    ⑴理解性引读14、15小节:
     这天夜里,……
     ①指导“这天”是指语文自习课上受到老师嘉奖的那天;
     ②从“全部认认真真的补上”和“通宵未眠”感受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极大的动力。
     以后的日子,……
     ①“以后”是指在“这天”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
     ②从略举的几件事中知道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关心“我”的事情有很多,经常能体会到这种快乐,但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择要介绍,然而虽然写得简要,却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我”有了新的认识。板书:略
    ⑵出示学生心理活动的句子:我这才发现……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①了解“这”的意思。(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感受到了老师真心关心“我”的那时起)
     ②自读句子,当“我”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后,此时的“我”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由快乐转为自责)板书:自责
     ③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请联系上文说说你自责些什么?
      各自准备,组织交流时,重在指导学生运用上文中交代过的信息,说清楚自责的理由。
      如:以前,我总以为大家是因为我丑,我笨,所以不愿意和我一块儿坐,为此我自暴自弃,即使近视也不愿跟老师提出,情愿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至于作业,除了作些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这样我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怎么能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老师的宠爱呢!
      ……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我”对之前消极想法和表现的幡然醒悟;感受到文章语言间的前后联系。)
     ④指导读句,读出自我责备的语气。板书:只配作最后一排
   4、总结7-15小节,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矛盾-幸福-自责,感受新班主任给我带来的变化。板书:改变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16-26小节,了解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改变了对我的看法。
    师:既然“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作者为什么还要具体介绍后面发生的那件事情呢?
   1、自读16-26小节,找到其中的缘由。
     预设与引导:
    △因为这件事主要介绍老师发现了“我”眼睛近视,帮“我”换了位置,解决了困难。
     引导学生从“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中体会“我”此时的感动。板书:感动
    △因为当老师提出给“我”换位置的建议时,好几个同学都站了起来。
     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看到了“我”的努力,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板书:改变同学的看法
    △因为从白老师的话中“我”懂得了“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理解白老师这句话的含义,板书: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指导读句;从“我的热泪汹涌而出”感受在“我”知道老师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板书:感激
     ……
   2、师生共同总结:白老师的关心,不仅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让“我”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改变了同学对“我”的看法,她们都愿意和“我”调换位置。板书:关心
   3、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朗读16-26小节。
  五、联系白老师意味深长的话,理解课题的含义。
   1、联系课题和白老师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小结:知道本文作者把隐含着文章道理的关键词作为课题,这是确定文章题目的好方法之一,同时,读者也可以透过课题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带着自己理解读好课题和白老师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六、回顾“我”的心路历程,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特点。
   1、根据板书中心理变化的词出示相关句子,师生配合,整体回顾“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变化原因(师概述原因,生朗读体现心理变化的句子):
    矛盾: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
    幸福:那半小时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自责:我这才发现,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
    感动: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感激: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我”发生着一系列心理变化的原因,这一切都源于这位新班主任的关心。
   2、对照课前预习要求,说说你认为哪些句子描写的是“我”的内心想法或感受?
     学生交流。
   3、指导与小结:描写“我”内心想法或感受的内容,就是心理活动描写,这在采用第一人称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而写“感动”和“感激”的两句话,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表现出来的,这是神情描写。
   4、交流本文中其他描写“我”心理活动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七、根据板书,小结学习收获。

  附板书:
  4、坐在最后一排
  五年级
  (自卑)
  新班主任(关心)
  矛
  盾
  第一件事
  这天
  幸
  福
  改变自己的想法
  以后(略)
  自
  责
  只配坐最后一排
  一天
  感
  动
  第二件事
  改变同学的看法
  几天后
  感
  激
  第一排当中
  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课后练习】
  积累与巩固
   1、抄写、默写以下词语:
    自卑     倔强   孤僻   遐想   短暂   嘉奖
    通宵未眠   自暴自弃   跃跃欲试   懵懵懂懂
   2、圈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遐(xiā jiǎ)想   模(mú   mó)样
    不屑(xiāo   xiè)  懵懵(měng   měn)懂懂
   3、结合课文内容,将句子写具体(任选一题)。
    ⑴在语文自习课上,我受到了老师的嘉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以前同学们都不愿和我一起坐,老师让我坐在最后一排,我自暴自弃,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并选择一处,写下产生这些想法或感受的原因。
   5、完成“学习小建议”4。

  迁移与运用
  读第5课《寻找幸运花瓣》:在寻找幸运花瓣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哪些变化,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把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说明:课后预习分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积累与巩固,主要是积累本课的词句或语段,巩固课堂所学的重点内容,以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迁移与运用,主要是使本课学得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训练。至于新语境的选择,可以是老师自己设计的,也可以融入到后面的新课预习中,如,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初步学习“心理活动描写”这一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第5课《寻找幸运花瓣》在选材组材上与本课相似,因此本课的“迁移与运用”练习就和第5课预习内容相结合。
 
   [2012-01-27]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上海市小学语文课程研究网》网站。
下一篇  → 《坐在最后一排》教学设计之二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