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我盼春天的荠菜 问题探讨
“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内涵探讨
吴建平 沈振元
 
  文学作品中文辞婉约,大多是传神妙笔。如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挖荠菜》一文,就是一篇“具有近似于音乐和抒情诗那样的艺术魅力”的散文佳作(黄秋耘《关于张洁作品断想》,见《文艺报》1980年第1期),这除了作者张洁运用了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对比、动情的记叙外,更重要的是她在文中巧妙地揉进了不少具有深层含义的议论句、抒情语。这些议论句、抒情语往往是揭示作品主旨的点睛之笔,是窥探作品主题的窗口。因此,准确揣摩这些深刻的语句,对把握作品的思想脉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作品艺术鉴赏力,大有裨益。
  试以《挖荠菜》一文的第8节末句(见下文中加点句)为例来说明。对于这句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正视听,特将第8节附录于后: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幕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乖乖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这里,“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究竟指什么呢?据笔者粗略统计,大致有以下三种不同意见:
  (1)认为指的是:“妈妈的忧虑”——怕妈妈知道了,她那颗被贫困生活折磨得十分痛苦的心将更加痛苦。(见福建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自学辅导》,一年级下学期用,1989年12版,P80)
  (2)认为指的是:“死亡的威胁”——又因为在小河里丢失了一只鞋,怕妈妈哀愁,而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见江苏少儿出版社《初中语文每课谈》,一年级P147)。
  湖北大学《中学语文》八六年第1期王学东的《“挖荠菜”自学导谈》一文说:“这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只能是死的威胁。因为:第一,从我当时的处境看:家,不敢还;天,渐渐黑;地,寂无声;肚,饥难忍。就是一个成年人也不免胆寒。此刻,“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只能等,可等的结果呢?只有死。第二,从“我”的年龄特点看,‘头一次潜入我童稚的心’的‘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又能是什么呢?也只有死。”
  (3)认为指的是:“妈妈的羞愧”。
  我们认为:“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应该是指“黑夜的恐惧”。而以上三说均没有准确透彻地理解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参考书又未对此句作出论断。因此,有必要对这句话进行深入研讨,从而使读者能对深层语义句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一义蕴深刻的句子的含义呢?我们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必须理准脉络层次,切忌缠夹不清。
  该句所在的第八节应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景:羊儿回圈,乌鸦归巢,夜色渐浓——侧重写“静”;妈妈呼喊——侧重“动”。以动衬静,更突出空旷田野的沉寂。后一部分(即末句)写情——侧重“我”心理活动刻划。前后两部分互为因果、映衬关系,其作用因景生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通过暮色旷野寂静景物的描写人,渲染了“我”一人游荡时哀伤、凄凉的心情,你看,七八岁的“我”,平生第一次远离亲,踯躅荒野,身上饥寒交迫,一种黑夜恐惧感油然而生。听见妈妈焦急的呼喊,又不敢回答(怕丢失鞋子给妈妈带来忧虑),从而更加深了恐惧感,所以,黑夜的恐惧感“就平生第一次潜入我那童稚的心”。
  而持第(1)种“妈妈的忧虑”说者,混淆了文章层次,将“听见妈妈的呼喊又不敢答应”句,误认为与句末是同一个层次,故作出了错误判断。
  (二)必须把握句意分寸,切忌不符实际。
  持(1)、(3)种“妈妈的忧虑”、“妈妈的羞愧”说者,没有把握住句意分寸,缺乏通盘考虑,它只考虑到“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喊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句,没有注意到“平生头一次”这几个字。其实,“妈妈的忧虑”、“妈妈的羞愧”不能说成是“我平生第一次的东西”。而是司空见惯的。作者“1937年生于陕西,童年在东北度过,不满周岁时,父亲便离去了。为了糊口,她母亲当过佣人、工厂收发员、小学教师,童年家境贫寒……”(见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二册课程学习辅导》83年版124页)。家庭生活如此坎坷而艰辛,其“忧虑”与“羞愧”可谓说是整日与母亲结伴而行,而“我”几乎每天都能领教过这种“忧虑”,怎能说成是“平生第一次”的东西呢?
  (三)必须前后连贯思索,切忌一叶障目。
  文学作品中,有些深层语义句不能孤立地理解它,而应将前后有关文句串连起来,反复思索、揣摩,进行发散思维,才能寻觅到深层语义的真正内涵。
  持(2)说者局限于“平生头一次”这几个字,错误地认为“死亡的威胁”才是她“平生第一次”的东西,其实,这种观点是违背作者意愿的。
  持这种观点者理由是:“从‘我’当时的处境看:……此刻,‘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只能等,可等的结果呢?只有死。”这种结论是牵强附会的。“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不等于就是死,作品中的“我”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她不具备去“寻死”或“等死”的条件反射,相反地她倒具备食物性反射、防御性反射的,人先天不学而能的本能行为(《心理学》22页)。打开前面4—7节中对“我”的描写,我们可以寻觅到她具备这两种条件反射的轨迹——而粗心的读者往往忽视这一点。作品中的“我”怀有一颗童稚的心,她由于饥饿形成食物的反射——嘴馋,乃至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由于偷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而遭至大管家的追打。“我”本能地形成防御性反射,“没命地逃”,“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在河水没过她矮小躯体时,河水呛得她好难受时,她还是“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最后终于爬上岸,游荡在田野里——这一切都充分证明她具有强烈的求生本能,具备由后天恶劣生活环境铸就的倔强性格,她压根儿没有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即使是在汩汩的河水中即将吞噬她娇嫩的胴体时,她也没有想到死,而是产生“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所有这一切,你又有什么理由强迫说她在暮色荒野游荡时去“等死”呢?!你又更有什么理由把“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武断地认为“也只有死”呢?!更何况是一个充满童稚心的天真稚气的小女孩呢?!因此,“等死”、“寻死”说——这种成人化式的结论是不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至于有人认为“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开始朦胧地感觉到死的威胁,这不正是对旧社会剥削制度最有力的控诉吗?这是游离课文之外的主观臆造,纯是任意拔高主题的做法,这与作品原文的意旨不是明显相悖吗?”
  综上所述,“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不是指“妈妈的忧虑”,也不是指“死亡的威胁”,更不是指“妈妈的羞愧”,而只能指“黑夜的恐惧”。 ◆

   编者语:本文章是针对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挖荠菜》而发。我把它拿来放在这里,只是给老师们提供一点参考。题目为编者所加。原题为《〈挖荠菜〉资料:关于〈挖荠菜〉》。
 
上一篇  →  摘自《人教社》网站。
下一篇  → 《我盼春天的荠菜》有霸气吗?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