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西师大版第一册西师大版第二册西师大版第三册西师大版第四册西师大版第五册西师大版第六册西师大版第七册西师大版第八册西师大版第九册西师大版第十册西师大版第十一册西师大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九册 我的老师 说课设计
《我的老师》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佚名
  
  一、说教材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写人为主,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典范,体现了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既是对学生学习简短篇章的提高,又是为以后学习长篇文章打下基础。课文选自著名的作家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课文由春天的风筝引出对小学历史老师的回忆,从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情景来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幽默乐观敬业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深深的敬佩之情。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身残志坚的教育文章。整篇文章充满激情,文笔优美。正印证了作家本人说的“作家要有能点燃别人心灵的激情之火。”正是他的文章也点燃我们学习的激情之火。
  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并随文理解。
   2、通过品读探究重点段落,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激发我们对老师的敬佩。
   3、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的顺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二、说教学方法:
  课文本身激情飞扬和文采优美,那么演绎激情与心灵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
   1、激情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法。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也体现学生的合作性,也演绎了学习的激情。
   3、角色体验法:只有真实的体验得到的感情才是最真切的,通过角色互换体验,让学生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和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
   4、片段训练法: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安排片段训练,正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学以致用。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学生一起演绎作者的激情。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从课堂上认识了一位残疾的历史老师刘老师,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这问题的设置目的是复习上节课感受的刘老师的形象。学生通过回答朗读,温故而知新,为本节课堂做感情铺垫。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课幽默乐观敬业
   2、回忆上节课感悟老师形象的方法,并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归纳为:
     抓住重点词句激情品读
     角色互换体验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归纳方法是理论知识的提高。
   3、“这样一个残疾的老师,他却演绎了生命的激情。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再次走进他的心灵,却探询老师内心世界。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我的老师”。
     我用充满激情的导入将学生带进文本,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老师在外貌上有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品读课文打下感情基础。而且还检查了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品读课文,感受老师形象。
   1、同学们,看春天来了,引读课文描写春天的语段(用课件展示: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又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在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感受引出刘老师放风筝的部分。
     朗读优美文段是对语言的积累,也是享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使语文真正姓“语”。
   2、“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放风筝的部分。说说你心中的刘老师是什么样?“
     这是引领整堂课的线索,我牢牢抓住这条线索,带动学生去品读,去感悟文章内容,和刘老师一起放风筝,和作者一起走进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把书读厚,读透。
     A、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批读课文的方法,把你独特的感受批注在课文中。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标,也体现阅读的层次性。
     B、同桌交流,感受老师形象。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老师的形象。
     C、合作探究,感悟老师人格魅力。
     (1)、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适当地课件出示描写老师放风筝的句子。学生找到一处,就品读一处。采用角色体验和激情品读的方法来解读文本。
        举例:根据学生回答,我课件出示: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A、首先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B、你是刘老师,你跑起来很困难,干嘛不让你的学生帮你放好,自己拿着就行了?
         你是刘老师,你望着自由翱翔的风筝,你笑什么呢?
         你是刘老师,你的腿脚不灵活,干嘛做这么多的风筝?
         此时此刻作为刘老师的学生的你,就看着奔跑着的,腿脚不方便的的放风筝的刘老师,你会想什么?
         你是刘老师的学生,你就站在刘老师身边,望着把风筝放上天空的刘老师那得意和满足的笑容,你又会想些什么?
         ……通过对不同学生的角色体验的追问,是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那坚强、活泼对生活的热爱。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C、最后把自己的感受送进文字中去读。
         这样一步步真实的体验,走进老师的心里,学生感受既真切又强烈。真正体现了语文阅读对个性感悟的要求,对独特感受的诊视。
     (2)、讨论升华感情
       A、课件展示:最后一段话
         理解“淳朴的爱与追求”是什么?说
       B、你觉得作为一个少年自己应该怎么做??
         有了前面的情感积淀,学生有感而发,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滔滔不绝,也体现了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自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思想行为。这种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的思想性,教育性。
  (四)、揣摩文章表达方法,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一定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不能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写人的文章,本组的写作训练点也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因此揣摩表达方法,并运用习作,是事半功倍。
    1、根据板书回顾课文,想想是怎么来描绘刘老师的形象?
      学生找到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老师板书),并朗读体会。
      通过典型的事例
    2、本文的协作顺序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回顾课文,从全局来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会倒叙。
    3、片段训练,拓展延伸。
      学到这里,学生的情感积淀和写作方法的积淀后,我也激情的引导:“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生活的激情。孩子们,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告诉我们吗?选取一个片段,来说说,让我们也从你的语言从你的文字来感悟老师的魅力吧。”根据学情,可以采取思考后说一段,时间允许就写一段,还可以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就可以作为课外的小练习,为这组的习作打基础。
    4、展示欣赏作品。
  四、说板书:
                     上课  敬业乐观
                我的老师            敬佩
                     放风筝 热爱生活

  好的板书是课文浓缩的精华,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题和这内容。我的板书从三个方面概括老师的形象,一目了然。

  五、说作业设计:
   1、写片段《我的老师》
   2、读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
   3、魏巍的《我的老师》
   4、读“跪着教书36年的老师”的故事。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作业体现的是科学性,人文性。写片段是教学生能把写作方法迁移,读《理想的风筝》是更多了解作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为了比较阅读,读“跪着教书36年的老师”的故事,是为了感受更多优秀老师的人格魅力。这样的设计是体现了窦桂梅老师的提倡的“主题教学”思想。
 
   [2012-11-28]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我的老师》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摘自《共话巴山夜雨之时》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