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第八册第九册第十册第十一册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赶花 说课设计
《赶花》说课设计之一
娅佩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第3课的《赶花》。这篇课文讲述了养蜂人为采蜜而一年四季四处奔忙,不失时机地抓住花时,反映了养蜂人工作的艰辛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课文先写蜜蜂繁忙采蜜的景象,并通过养蜂工的口,赞扬了蜜蜂没命干活的精神;接着写养蜂工一年四季的辛苦;最后用养蜂工的话“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点出题意。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对话、联想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含义深刻,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根据本单元的重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养蜂人为采蜜而一年四季四处奔忙,不失时机地抓住花时,懂得“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学习养蜂人不畏艰辛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2、学会8个生字,理解12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馥郁”、“萦绕”造句。
  3、能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点:通过按要求有目的地朗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句子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养蜂人的生活竟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体会养蜂人的精神。

  二、说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准备改变以往的平铺直叙,采用抓住中心,构建教学模块,系统组织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还铺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一)抓住课题这一题眼展开教学话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揭题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课伊始,出示课题:“赶花”。由生提问,如:"赶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赶花?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相当重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让学生自己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边读边从课文中寻找与课题相联系的答案,小组交流(找到的语句)。
  (1)"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地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唯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2)"有花才有蜜。"
  通过交流后,让学生对全文有了了解,以及对题目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抓住中心,有机组织教材内容,形成模块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针对高年级语文教材普遍篇幅较长这一特点,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既让学生以教材为例,掌握知识,领会道理,又能举一反三,为将来的阅读提供一个学习的策略。我准备先是让学生抓住全文的中心,再有机的组织教材内容,形成模块。
  1、作者写"赶花"为了说明什么?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是: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竞是这样的艰辛,而又充满诗情画意!
  2、哪些地方写出了养蜂人的生活艰辛?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句、段落。学生自然会找到相关的语句,如:
  “咱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惟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
  “可蜂歇下,人不能歇,人要做好出远门的准备。……正好赶上采槐花蜜。”
  “我们也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花开就往哪里赶。……直到凉秋——”
  这个训练,深刻地渗透了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能提纲挈领,比较容易地理好上下文的内容。同时,这个训练既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又能理解中心句的含义。
  3、将学生的回答有机地组合起来,即课文的第12、14、16节。从而通过朗读,学生对养蜂工的艰辛,便能理解地很透彻。引导学生从养蜂人层层深入的回答中,体会养蜂人赶花路程的远,真是——千里迢迢;地点分布之广,真是——天南海北;又是那样的繁忙,真是——马不停蹄。
  1)、分组学习,把课文读好,读出那种千里迢迢、天南海北、马不停蹄的感觉。
  2)、再着重选一个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3)、交流。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选择,读文,自由感悟养蜂工的艰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由读到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4、养蜂队这样马不停蹄地赶花,以至于一年四季极少在家里休息,生活十分艰苦,可作者却认为是充满——诗情画意。
  1)、诗情画意就是充满诗画的意境,那为什么说养蜂人的生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呢?
  ①出示填空:
  之所以说养蜂人的生活是这样的艰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丽的鲜花)中,还因为他们用艰辛的劳动酿出了(香甜的蜂蜜),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②交流,齐读。
  2)、养蜂人的生活工作那样艰苦,可作者却觉得那么美好、甜蜜,作者究竟要赞美养蜂人什么呢?让学生理解作者赞美养蜂人不畏艰辛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这一步,是通过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诗情画意”,来系统组织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完成了教学重点。
  5、师小结,本文的特点就是以“我”的发问来引出养蜂人对艰辛的劳动和生活的介绍,并使谈话引向深入。接着,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个整体的印象,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我“跟养蜂人之间的对话。
  (四)再读这几个片断,形成赶花路线图,深入中心提炼.
  (五)复述该部分内容,并作小结。
  在这里我说下,我的设计意图:从重点段落的内容来看,无非要说明的就是养蜂人生活的艰辛及生活充满诗情画意。针对这一中心,文章的第12、14、16段做了具体说明,而且这部分内容又将养蜂人赶花的路线也作了交代,因此将这三个内容捏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组合成一个模块。其实在这一个模块之中又有三个小模块,即12、14、16一段落内容的模块。这样学生思路就清晰了,重点抓住了,中心明确了,方法掌握了。在构建好了三个模块,及三个模块所组成的一个大模块后,教师在这其中做好穿针引线这一步。由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挖掘教材,逐层深入,在边读边记边思边填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看教材,整理教材,提炼教材,记忆教材,复述教材,运用教材,又与伙伴的思想得到了交流,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分辨他人观点及反应能力。总之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都能在这其中得以锻炼。将这些综合能力都在这一例子中得以自然地揉和,而并非刻意去锻炼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构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不再是毫无目标,毫无意义地去认识知识,了解知识。因此,从"大局"出发、入手,再以此为基点,辐射出去,这样就不致于漫无目的,焦头烂额,而是有机串起来,真正做到"提得起放得下"。
  (六)引读第一段,理解中心,朗读颂歌。
  本文除了歌颂养蜂人,还赞美了小蜜蜂,看第六节。
  1)、“蜜蜂和人一样,最有觉悟”。“觉悟”是什么意思?(懂事情,明道理)那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一遇到花时旺盛,就没命地干活)划下句子。作者举了一只工蜂的例子,让学生读。
  2)、这段话是一个养蜂人告诉作者的,这个养蜂人是作者在陕北高原上洋槐花开时遇到的。请大家看课文第1节。通过教师引读,让学生明白了文章内容。
  3)、课文第6节竭力地赞美蜜蜂,这又是本文的另一个特点:运用了“以蜂喻人”的写作手法,所以重点句中的“咱”不仅指那位说话的养蜂人,还指那些来自吕梁山区的养蜂人,还指所有的养蜂人!
  4)、这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的“蜂儿酿成百花蜜,留得香甜在人间”,养蜂人就像蜜蜂一样用自己的辛劳创造者巨大的财富。
  5)、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这段文字,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语言中结束今天的课。出示:蜜蜂啊,我赞美你。你是勤劳博采的专家,你在万花丛中翻飞,为人类酿造醇酒般的蜂蜜。“万花酿甜蜜,蜜成花不见。”到此,全文结束。
  接下,我说下板书设计:

                12、赶花
           千里迢迢  天南海北  马不停蹄
           路程远   分布广   赶花忙
                 诗情画意
                 以蜂喻人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我的板书力求这些。学习课文时,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强化激励机制,提高课堂效益。
 
   [2005-10-20]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人教论坛》网站。
下一篇  → 《赶花》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