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湘教版第一册湘教版第二册湘教版第三册湘教版第四册湘教版第五册湘教版第六册湘教版第七册湘教版第八册湘教版第九册湘教版第十册湘教版第十一册湘教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件flash古诗背景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看事情不单要看它的内部,还应看它的外部,不仅要看局部,还应看全局。)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生背诵《观书有感》
  师: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
  生:能!
  师: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吗?
  生:翻开课本,看字词。
  师:谈一谈有没有要注意的字词?
  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以“渠”字为例:师:这是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在书写上突出“上下结构”呢?生:将“木”的一横写长些。
  生默写并自查
  师出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重点指导“一鉴开”)
  师:“半亩方塘”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谁来帮帮我?要是“一剑开”我肯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把半亩方塘里的水给劈开了。可这儿用了这个“鉴”字,哎!(师作焦虑状)
  生:老师“鉴”是镜子的意思。
  师:噢,有这个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说出理由来听听?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你真行!会用工具书帮助学习了。
  师:再读一下这句。生读后师:读出什么来了吗?
  师:你不仅能联系句子还能图文结合思考,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拦路虎”。可“开”字你们理解吗?
  生:当“打开“讲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生试说
  指一生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
  生:天光和云影
  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什么叫“徘徊”?(强调双人旁)
  生:来回移动
  师:能否说成“晃动”?
  生:不行,用“晃动”说明方塘里的风太大了。
  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呀?
  生: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
  师:噢!这就叫联系上文呀!
  师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
  生:这句中说池塘水很清
  师:“渠”不是“渠道”吗?你怎么说是池塘呢?
  生:上句写诗人看到半亩方塘水清,所以在问的呀,显然“渠”指的就是方塘
  师:诗人问什么呀?
  生:诗人在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呢?
  师:问得好,看来诗人挺会动脑筋的,既然是问话,别忘了问号呦?那么诗人有没有得到答案呢?
  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齐读
  师:你知道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吗?
  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的。
  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生1: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
  生2: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
  出示《观塘有感》于前面依次呈现的四句诗前。
  众生:不对!不对!是《观书有感》!
  师提问: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看插图
  生: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很爱学习。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出示: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生思考填空
  生1: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2: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生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众生:不是,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出示: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生一一作答。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记述教学的成功与遗憾、乐趣与困惑)
  我首先谈话揭趣,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使我发现学生在练读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正音”探清虚实。
  在理解诗意时,我只让学生初步体会感情,自学古诗确有难度,所以教师只要求学生初步体会感情,我只是抓住古诗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的基本特点。把对学生情感的引发,激荡,升华,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情”为主线,把“读”的活动在教学中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气氛非常活跃。他们有的用朗读的方法向大家汇报,读得很有感情,从他们的朗读中,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诗意的理解程度。有的用画一画的方法,看他们一边看着自己的画一边讲述着诗意,非常的流畅和贴近诗意,使我们全班同学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有的用说一说的方法,你一句我一言把诗意说得头头是道。还有的既读又说,把一首古诗嚼得滚瓜烂熟,一堂课下来,一首诗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说出诗意学会运用了,但由于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很肤浅,所以学生的理解也没有更深的层次。
 
   [2011-02-0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苏科全科网》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