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教科版第一册教科版第二册教科版第三册教科版第四册教科版第五册教科版第六册教科版第七册教科版第八册教科版第九册教科版第十册教科版第十一册教科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快乐读书屋四 教学设计
《中国魔稻》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中国魔稻》是一篇深入浅出、层次分明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经过和贡献。
  文章脉络清晰,语言浅显易懂,采用正面介绍与侧面评价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充分表现出杂交水稻研究培育成功的重大意义和袁隆平的伟大成就。
  设计理念
  根据文章内容浅显、层次清晰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有一定学习能力的身心特点,放手让学生阅读,并设置多个层次、层层推进式的读,培养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主动随文识字,认识“瞩、煌”等6个生字,积累词句。
   2.理解杂交水稻的培育经过,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杂交水稻这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普通水稻、杂交水稻挂图;
   2.课件:袁隆平相关资料、图片介绍;课文重点语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普通水稻”和“杂交水稻”对比图片,让学生对比并大胆猜测:普通水稻亩产300公斤,杂交水稻的亩产能达到多少公斤?
   2.利用猜测,激发兴趣引出课题——中国魔稻(板书课题)。
   3.进入“快乐读书屋”:“为什么叫它魔稻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6个生字读准,认清字形。
   2.同桌互读,注意随文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全班交流体会:为什么叫它魔稻呢?引导学生能抓住重点句子把话说清楚。(第1自然段)
   4.指名逐段展示朗读,引导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每个自然段,我们抓住哪个词语就能概括整段的内容呢?(抓住“主持研究、攻克世界难题、重大贡献、高度评价”等关键词语概括)
  三、阅读理解
   1.自主阅读,解决问题:人们对中国魔稻——杂交水稻有怎样的评论?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2)课件显示,体会情感:
      杂交水稻是中国人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之后,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称赞“他是继……‘第二次绿色革命’”。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的前农业部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人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发出这些感慨的?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人们对杂交水稻的评价,说明了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重大意义。
   2.深入体会:袁隆平培育成功的杂交水稻为什么会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问题答案。(第3自然段,杂交水稻的研究培育经过。)
    (2)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理解“公认”“世界难题”。
    (3)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杂交水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小组汇报。
    (4)抓住“苦苦寻觅”“一千多个品种”“成千上万组杂交组合试验”等重点词语,想象袁隆平进行试验的艰辛过程,进行说话练习,并指导朗读。
     课件显示(袁隆平试验的图片),进行说话练习: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
   3.升华情感,指导朗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什么样的世界难题?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回答。
    (2)课件显示(人们对杂交水稻评价的语言):人们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做出这些评论的?
      学生交流讨论并发言。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这些文字。
    (3)课件出示:袁隆平杂交水稻不断发展,亩产从300公斤达到900公斤,有望突破1000公斤。
      现在,你想对袁隆平说些什么?
  四、落实识字,拓展阅读
   1.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2.读《小学生语文阅读资源》中《串红,红艳艳》一文,读后说说从我几次给串红安家的过程中,体会出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法了解袁隆平,制作袁隆平小档案。
 
   [2011-03-1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中国魔稻》教学设计之一  摘自《二小赵晓的blog》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