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沪教版第一册沪教版第二册沪教版第三册沪教版第四册沪教版第五册沪教版第六册沪教版第七册沪教版第八册沪教版第九册沪教版第十册沪教版第十一册沪教版第十二册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鲁迅与时间 说课设计
《鲁迅与时间》关于说课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 邵晓赟
  
  一、教材分析
  《鲁迅与时间》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容易理解。本课结构明确,首尾呼应。在课文的一开头,作者通过了一连串详实的数据向我们介绍了鲁迅先生在十八年间创作了数量丰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最后一节,作者又再一次地强调鲁迅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在中间的两个小节中,作者紧紧扣住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选取了鲁迅先生在平时工作到凌晨和在除夕仍然辛勤工作这两个材料,通过了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和作品名称,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于时间的珍惜。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的学生在字词学习上,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能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近义词替换等多种方式方法,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在教学时应该更多的关注,近义词的区分和关联词的准确运用上。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讲、练结合,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用词的精准,培养学生将词语运用地更精当、更切合语境,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而相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困难,找不到抓手,经常漏关键点;不能够较为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对文章的理解流于表面。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并积累“繁忙、勤勉、懒散”等词语的意思,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在阅读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于词义的准确理解,关注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关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准确的字义、读音。
  五年级上的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师需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读清文中的数据,能够抓住这些数据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体会作者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理解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的含义。
  课文正是通过一系列数据将鲁迅如何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写具体的。作者也是抓住了一系列数据描写了鲁迅在十八年中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是本文写作方法上的一个特别之处,在明理悟道的记事文章中大量运用数据描写。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这些数据,要让学生首先读清楚,然后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感悟到在这些数字后,所蕴藏的鲁迅的惜时、勤奋的精神品质。并且,能够通过复述的形式,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
  目标三: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取材特点,感受鲁迅的珍惜时间和善于利用时间,竖立对大师的崇敬和学习的愿望。
  本文的结构明确,首尾呼应。在取材上,作者选取了平时和除夕时两个材料,来反映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挤出时间。尤其是第二个材料的选择,可以看出作者的另辟蹊径。鲁迅先生即使在节假日,这些其他人在玩乐的时间,仍然辛勤地工作着,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理解了作者选材的巧妙,更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并且,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作文如何选材,既要关注普通材料,更要留心典型材料,这样才能立意明确。
  目标四:积累文中的两句名言,并能够收集几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语文学习其实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教师通过文本,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两点:
  (一)在课堂中切实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讲练结合:
  语文课堂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内容了解上。应该以文本为材料,开展多方面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读、想、说、写这些环节中,切实地锻炼了思维、表达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提高三十五分钟的效率。
  概括能力是高年级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综合考量。它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一步步做实的。比如,在第二、第三节的教学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抓手让学生提炼地说说鲁迅是如何抓紧时间和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的,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也是概括能力的训练。
  复述课文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训练,同时也包含了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的有效组织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第三节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数据复述鲁迅在除夕具体做了哪些事情这部分内容。这既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又帮助学生积累了文学常识,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整合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应不断提高的重要能力之一。如何将散落在文章各处的信息整合、梳理在一起,它包含了概括、复述、转述、选材、组织语句等多种能力。教师在进行这项训练时,应提出明确要求,从表达的角度帮助学生梳理有用信息;学生应该根据提示静心默读,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
  (二)关注作者的布局谋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整合。
  本文的结构明确,首尾呼应。对于文章的结构,教师不必强化,但是可以在教学的版块布局和过渡、总结语言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布局谋篇的意识。在取材上,作者选取了平时和除夕时两个材料,来反映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挤出时间。尤其是第二个材料的选择,可以看出作者的另辟蹊径。鲁迅先生即使在节假日,这些其他人在玩乐的时间,仍然辛勤地工作着,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理解了作者选材的巧妙,更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这句话含义的理解。并且,也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作文如何选材,既要关注普通材料,更要留心典型材料,这样才能立意明确。
 
   [2012-01-15]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徐汇区小学语文学科网站》网站。
下一篇  → 《鲁迅与时间》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