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沪教版第一册沪教版第二册沪教版第三册沪教版第四册沪教版第五册沪教版第六册沪教版第七册沪教版第八册沪教版第九册沪教版第十册沪教版第十一册沪教版第十二册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沪教版七年级下册沪教版八年级上册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沪教版九年级上册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母校 教学设计
《母校》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五年级 张峥嵘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在熟悉的校园里度过了五年的童年时光,如今即将离开母校。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2、是啊,母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当你们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而当你们迈出校门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此番情景,和一位作者当年是多么的相似!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位作者当时的感受。
     (出示第十节)齐读。
   3、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和他一起回到阔别了十多年的——齐读课题。
   4、课前同学们已进行了预习,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找作者来到了母校的哪些地方?(板书:进校门、操场上、出校门)
   5、文章就是按地点转换的方法来叙述的。这是记事体裁的一种写作方法,同学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着运用。
  二、理解“触景生情”,理清文章结构
   1、当作者返回母校,已是十年后。可母校里的一切事物还是那么熟悉,这让作者不禁触景生情。(板书:触景生情)
   2、哪个同学来说说“触景生情”这个词语的意思?(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产生了某种感情。)
   3、“触景”即看到或听到的(板书),“生情”即人的感受(板书)。作者在这三个地方看到了哪些景?产生了哪些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三、深入学习,激发感情
  (一)学习第一节
   1、(出示:第1节)作者在进校时,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翠绿色的拱门;喜悦、留恋)
   2、师生配合读第1节
   3、作者的喜悦、留恋的心情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吗?再读第1节
  (二)学习2——8节
   1、(出示第2节)引读
   2、(出示3-5节)在操场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用了详尽的笔墨,优美的语句进行了描写。哪组来交流作者在操场上看到听到了什么?(板书:看:教学大楼、花木、课见活动、长绳比赛;听:琅琅书声、铃声;四年级时的拔河比赛)
   3、这里有这样一句话,谁来读?(出示句子)
   4、老师把这句句子改动了一下,自己读读。这两句话哪句更好?为什么?(板书:热爱)齐读句1(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留恋之情。)
   5、作者不仅运用了恰当的动词流露了对母校的热爱、留恋之情,同时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怀念愉快的校园生活。
     男女生读句
   6、大家有没有发觉这两句比喻句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为什么用两种方法来写呢?同桌互相讨论
     你能把这两句比喻句互相改一改吗?引读比喻句
   7、老师请你们学这样的句式也来写一写,指名读例句,要求:给你4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练习,做好自评。
     交流
   8、文中具体写了我看到操场中间举行长绳比赛的情景,指名读第5节。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在想什么呢?自己说说看
     交流
   9、从小男孩的动作神态中,看出了他对集体荣誉的关心。让我们配合着读一读
   10、(出示第7节)作者在一旁看着操场中间的长绳比赛,而想到了四年级时的拔河比赛。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你们喜欢的形式到小组中通过朗读将大伙的表现表达出来。
     交流,点评
   11、老师的助威声,同学的加油声似乎还在耳畔萦绕,大家高兴得蹦啊,跳啊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引读:当年——
  (三)学习9——11节
   1、眼前的情景和当年是多么相似,童年的学习生活就像美丽的天鹅是如此美好,曾经伴我成长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令人多么留恋!(出示第9节)当我再次来到拱门下,看到什么?感受又是怎样的?(板书:迤逦的阳光拖成的身影;千钟情思涌上心头)
   2、引读: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虽然十年过去了,可五年色彩斑斓的校园生活将永远成为作者美好的回忆,永不褪色。这篇文章十分感人,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了对母校的深深怀念之情,同学们也即将离开母校,五年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忘的事,请你学习第5或第7节的写法,回家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母校的感情。
    (出示)回家作业:仿照第5或第7节的写法,写一段话,表达出你对母校的感情。
 
   [2007-02-21]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母校》教学设计之一   摘自《徐家汇求知小学》网站。
下一篇  → 《母校》教学设计之三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