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语文版第一册语文版第二册语文版第三册语文版第四册语文版第五册语文版第六册语文版第七册语文版第八册语文版第九册语文版第十册语文版第十一册语文版第十二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册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教材理解
是境界,别混淆成品质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解
佚名
  
  在网上看到诸多此课的教案、实录,有几个共同的倾向。
  一是对待这篇文章的态度:这是国学大师的文章,大师啊,恬淡自然,好;
  二是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德国民族一种崇高的品质,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三是文章的语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成语多妙,好好背诵,积累下来。
  在某地辩课,我问在场的老师们:这篇文章好吗?大家毫不犹豫,说,好呀。再问,具体好在哪里呢?众人可能没思考过这个问题,说了一些季老大道无痕之类诗意的话来“反驳”。
  其实我真正的意思不是文章好不好。这个“好不好”没有标准,要看跟谁比,跟民国名家的散文名篇比,这篇显然算不上好,可跟今天的作家比,这篇就不算坏了。
  我想说的是,这篇文章给五年级孩子做课文,合适不合适。
  我的意见是合适。文章写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浩劫刚过,万物待苏,急需睁开眼睛看看外面世界。季老到了国外,看到国外的优点,这个优点是国内所没有的,于是发出感慨,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悦纳,转变自己。
  可以说,这篇文章开了一个类似文章的头,后面涌现出了大量国外某方面真好的文章,司机遵守规章了、人与人讲诚信了、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了等等。客观的说,这些文章对提升民族素养,起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更重要的,这篇文章的语言也适合孩子读。语言很干净,态度不花哨,自自然然、本本分分地把事情交代得清清楚楚。估计就是叶圣陶先生当初编选课本,也会喜欢这类文章的。因此,老师们对这篇文章的态度要重新理一理:不是因为大师就无理由的认为好,要把好在什么地方自己搞清楚。
  我和老师们更多有分歧的,可能是价值取向。
  老师们一读之下,就认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德国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季老在文章最后说“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明显就是要向德国学习这种品质、精神。
  我不这样认为。
  在辩课现场,很多人认为这个价值取向不容置疑,也不值得一辩。我问一个问题,不少人没法回答了:既然德国这个民族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贵品质,就在季老留德的几年中,德国发起了二次世界大战、杀害了那么多无辜的犹太人,算怎么回事?
  有人说要把希特勒的罪行和普通德国人分开——这点从法律上(战后大量德国人而非仅仅希特勒一人承担罪行)和学术上(诸多学者展开过激辩)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二战是整个德国陷入了疯狂,不仅仅是希特勒一个人。
  其实老师们都没注意,季老在文章中从没用过“品质、精神”这样的指向道德范畴的词语,他用的是“境界”,一个指向“事物程度或状况”的词。
  1980年,四五十年后,他重回德国,他当然知道,德国曾经犯下了不可抹杀的罪行,但他依然也看到了德国人这种爱花的“境界”是可贵的,是值得学习的。因此还是欣然写成了文章。
  至于德国人养花的来由,不是很清楚。有人说是这个民族长期的社会习俗,也有人说二战后养花尤盛是因为鲜花能填充凋敝的城市、提振人们的信心。但不管怎样,这是习惯、这是规则、这是风情,不好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看做是品质、品德、精神。
  也再请大家注意,季老最后说,这是个“多么奇特的民族!”为什么不说是伟大的民族?为什么不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民族?而要说“奇特”?因为这个民族奇怪而独特,不能用简单的道德层面的好与不好做判断。
  不知道是不是行文急促了没考虑周全的原因,文章中季老确实用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因此就更有必要提醒,这是“境界”,而非“品质、精神”。免得学了这篇课文,成了进行热爱德国的爱国主义课。
  至于说到本文的语言,可关注的是季老平实的风格决定了他选用的词汇也是平淡无奇的词汇,用平淡无奇营造了一种不着急、不亢奋、不浅薄的氛围。而不要仅仅关注季老用到的几个成语。极端一点,这几个成语恰恰不是季老显著风格的代表,以为写文章用成语就是好的,这是对季老的误读,也是对写文章的误读。


  附:课文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季羡林

  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2014-09-09]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曾阿牛》网站。
下一篇  →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综合资料之一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