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冀教版第一册冀教版第二册冀教版第三册冀教版第四册冀教版第五册冀教版第六册冀教版第七册冀教版第八册冀教版第九册冀教版第十册冀教版第十一册冀教版第十二册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冀教版九年级上册冀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相片 教学设计
《相片》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学习用简洁的对话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依据“由预习而提问——由提问而入文——随精读而深化”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提到的“相片”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意义,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辨析,背景渗透。
    由“相片”做引线,展示抗战时期的一组图片,包括敌人封锁中的村镇、炮火轰炸后的城市、遭受屠杀的民众、抗击敌人的战士、支援抗战的民众等。
    学生谈观感。
  二、检查预习效果,了解学情。整体感知课文,交流质疑。
   1.初读课文,学生思考并交流:用上“我、年轻妇女、信、相片”说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中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浅层次问题。归纳出不能自学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问题,相机归纳。
    师:有几个小组谈到了:崇高的心意的怎样的?这三个小组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个。
     1.崇高的心意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与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师:有一个组提到了良民证,它代表了什么,人民为什么如此恨它,要焚烧它?另一个组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是相似的。归纳:
     2.良民证代表了什么?人们为什么焚烧它?
      师:有一个组提到为什么要给他们寄这样一张相片?为什么以相片为题?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信封信纸用起来是如此不方便,而又非用不可?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非要用这张相片?
      师:问题提出来了,要解决问题还要靠——
      生:读书解决。
  三、品读课文,具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本情感。
   1.以“这是一张_________的相片”为话题,“说话要有理有据”为发展语言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并抓住重点句段,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本环节教学主要注意点:
    (1)要求学生给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并“有理有据”地依托文本谈出个性化的见解。
    (2)抓住“良民证”“验讫”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充分联系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抓住重点的语段进行朗读练习,通过资料补充、边读边想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文本“读明白”。
    预设点:
    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裁剪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师:请同学们先想想:这是一封什么信?为什么要用特别的信封信纸,还要加上一张特别的相片,表达特别的心意。
    师:哪里写出了信封信纸的特别?
    不用这种纸行不行?再读读第二自然段。
    师:为什么用这个不可啊?
    生:是因为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师:这个问题明白了?只有用这样的信封信纸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意。
    预设点:
    验讫
    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的不像!
    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师:那天,我的一个远房的嫂子来让我写信。除了这样的信纸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这张相片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3至5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默读。
    师:有的同学边勾画边在重点的地方加了标记。有的同学还边勾画边做了批注。我们交流一下:
    师:还有勾其他句子的?
    师:良民证是什么,有了解的吗?
    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知道良民证代表了什么了吗,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知道了吗?
    师总结照片的样子
   2.围绕“为什么寄这样的一张相片”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引导学生理解“相片”的代表意义,体会那位年轻妇女的思想情感,也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布置第二课时学习任务。
   1.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这位年轻妇女会在信中对她的丈夫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追忆往事、表达心愿、殷切鼓励、细致问候等角度思考。
   2.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
    (1)推荐阅读孙犁的《荷花淀》、《采蒲台的苇》等文章。
    (2)阅读有关抗日题材的作品,或采访年长的人士,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处于敌占区的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3)回忆信件的格式,了解家信的特点,有条件的可以找一封家信读读。

                       第二课时

  一、回味全文,延展情感。
   1.学生诵读全文,再次感受本课语言的魅力,感受文章深沉的情感。
   2.读后交流:用年轻妇女的口吻来简要复述这件事。
  二、交流资料,准备“写信”。
    检查第一课时作业完成的情况,组织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1.交流抗战时期敌占区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2.交流信件的基本知识,了解家信的特点。
   3.进一步进行想象练习,说说这封信中可能会谈到什么。
  三、代写书信,交流评改。
   1.学生代写书信,教师个别指导。
   2.师生评议,修改,选出佳作进行展览。借助“相片”渗透时代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情感的铺垫。
 
   [2009-08-17]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雨竹的BLOG》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