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首页冀教版第一册冀教版第二册冀教版第三册冀教版第四册冀教版第五册冀教版第六册冀教版第七册冀教版第八册冀教版第九册冀教版第十册冀教版第十一册冀教版第十二册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冀教版九年级上册冀教版九年级下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综合学习四 教学设计
《综合学习四》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我的采蜜集”,背诵《欢乐颂》。
    2、口语表达“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读中品悟文章的内涵。
    2.激发学生喜欢积累的情趣,利用手抄报,展示我的采蜜集,结合课件展示,想象着吟诵读读背背。
    3.学会在网上搜索,有选择的查阅,欣赏网上资料的能力。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要有耐心。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懂得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
    4、喜欢出去走一走,学会享受大自然中万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
   1、与人交流时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2、课前能积累习作素材,课堂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阅读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记录下自己的随行、随思。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师:从古至今,人世间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悲壮激烈的战争。运筹帷幄,攻城掠地,长途奔袭,短兵相接..种种战例,或记之于史册,或见之于名著,或流传于口头。2005年9月2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来自二十二个国家的二战老兵聚首北京,共同签署《北京和平宣言》。
   2、请同学们读一读宣言.
   3、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你对和平宣言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仔细看看这些资料,我们现在的宁静是用多少个这样的过去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惜身边那个人呢?
    所有的战争都是残酷的。所有的战场都是血腥的。有硝烟的,没有硝烟的!也正是这样的残酷和血腥,才会让我们才更渴望和平。我活在天堂里!
    我认认真真的看完这些资料。感到战争太残酷了。这样的文章应该多看看.才能体会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是多么幸福啊。
    ……
  二、读读背背。
   1、出示白朴的《欢乐颂》,播放《欢乐颂》的乐曲。
    感受乐曲欢乐、自由的喜悦气氛。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的,可以说它是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感觉庵野秀明是个很了解音乐的人,贝多芬创作《欢乐颂》的那段时间许多显要友人的相继去世、患病、破落.他和真治一样没有完整的家庭,在此时重新回到了孤独、寂寞当中.他们一样对现实忧心忡忡,却无能为力。
   2、指名朗读
   3、疏通意思。
   4、轻轻地吟诵,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学生感情朗读。
   5、背诵。
  三、口语交际。
    “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唤起对和平的向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描绘世界的明天,充分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相结合。
   1、未来世界还有战争吗?人们如何解决争端?
   2、未来世界里人们怎样生活?
   3、未来世界里,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四、关于“我的小笔头:
   1、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选材。
    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
    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谈自己的感受;
    给某人写封信,对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发出绿色和平的号召;
    畅想和谐美好的未来世界……
   2、指导多种方法表达。
    书信、议论文、诗歌等,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完成习作,只要感情真实,内容具体,教师就要鼓励。
   3、交流评价。
    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视学生交流的过程。
   4、习作展示。
    通过评讲、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思、交流中开阔思维,提高能力。
    搜集资料也是一种积累,也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百年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2009-08-17]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雨竹的BLOG》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