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教科版第一册教科版第二册教科版第三册教科版第四册教科版第五册教科版第六册教科版第七册教科版第八册教科版第九册教科版第十册教科版第十一册教科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快乐读书屋二 教材理解
《赏荷(四篇)》综合资料之一
佚名
  
             快乐读书屋 二

             赏  荷(四篇)

             荷  花(节选)

  教材说明

  〔解题〕
  叶圣陶的《荷花》选自《一个少年的笔记》之一《诗的材料》,原文共6个自然段,本文节选的是前3个自然段。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文章,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作者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构分析〕
  这段节选共有3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荷花池里的荷花有的开了,有的没开,清香四溢。
  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姿态。“朵朵不一样,朵朵都好看。”
  第3自然段,写观荷花时的想象,想象自己就是一朵随风起舞的荷花。

  〔语意理解〕
  “今天清早进公园,闻到一阵清香,就往荷花池边跑。”
  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大圆盘,碧绿的面,淡绿的底。……有的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写出了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冒”的字面意思是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挨挨挤挤”写出了荷花很多,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形态。“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得很有动感,“饱胀”形象地写出了花骨朵要开还没开时的胀鼓鼓的样子,“马上要破裂似的”让人可以想象到花骨朵马上就要开了,很传神。
  “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势完全相同的吗?没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画写生画。”
  白荷花形态各异,朵朵不同。写生,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只有美的事物才会引起人的美感,才会想把它画下来。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本领比齐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画家是谁呢……”
  哪位画家比齐白石老人本领更大,画出了这一池荷花的一大幅活的画?这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就是那最高明的身怀绝技的画师啊!此句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赞叹与热爱之情。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这一段是作者的想象。他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图画。作者把他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极大地感染了读者,使读者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写作特点〕
   1.语句优美,富有韵律,感情充沛,读来朗朗上口。
   2.描写细腻别致。
   3.想象丰富。

                       荷  花(节选)

  〔解题〕
  本文为汪曾祺的散文《荷花》的节选,原文有7个自然段,这里节选的是前4个自然段。作者以灵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荷花从选藕到开花的生命历程,在跳跃的意象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结构分析〕
   这段节选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荷花的生长过程。
   第2自然段,写荷花开花的特点。
   第3自然段,写雨中的荷叶。
   第4自然段,表达作者的疑问: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呢?

  〔语意理解〕
  “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
  “藕”,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可以吃。这句话写出了用于种荷花的藕和用于吃的藕的不同。
  “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荷花好像说:‘我开了。’”
  寥寥几笔,将荷花的生长过程描绘得干净利索,清楚明白。“我开了”,这是一句再简单明白不过的大白话,可用在这里,使前面的文字一下子活了起来。

  〔写作特点〕
  1.意象的跳跃性。跳跃的意象使文章产生了一种跃动的美,并且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2.叙述的简练性。文章用语极其简洁,以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多的内容,表现出炉火纯青的语言运用功力。

                      雨  荷

  〔解题〕
  这是冰心的一篇散文,原作题目为《往事》。《往事》是冰心早年的作品,各节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爱的讴歌。本文为其中的第7节。作者由雨中荷叶护持荷花的美好景象,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关爱,由衷地赞美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由风雨中勇敢慈怜的荷叶对红莲的遮蔽来比喻伟大的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护。
  在冰心的作品中,讴歌母爱的主题占了一个极重要的位置。她曾说:“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神圣无边的爱。”这篇散文是作者虔诚赞颂母爱的名篇之一。作者旨在讴歌母爱,但却移情于景,把笔墨用在对白莲、红莲与荷叶的描写上。只是在结尾处,作者才情不自禁地直抒胸臆,深情地唱出母爱的颂歌。

  〔结构分析〕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由眼前之景引入往事。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往事中关于荷的记忆。
   第一层(第3自然段),祖父以三蒂莲喻我们三个姊妹。
   第二层(第4~7自然段),写雨中之莲。
   第三层(第8~9自然段),赞颂母爱,点题。

  〔语意理解〕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介绍后用轻轻一笔,有如电影镜头的切换,将现实引入往事。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红莲被祖父喻为姊妹花。“花瑞”就是花的美好兆头,“应了花瑞”是说莲花三蒂并开时三姐妹出生了,三姐妹的出生正是莲花三蒂并开所预示的结果。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花苞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雨意正浓,天气阴沉。红莲正开、绿叶在侧,寥寥数笔,便挥就了一幅细致生动的红莲图。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不适意”,心情不好,觉得不顺心,不称心。“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欹”,倾斜。红莲被雨水打得左右倾斜。“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表明了作者为红莲在雨中的命运担心而又无可奈何,着急与无奈流露于笔端。
  “被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说笑,———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在这样一个雷雨大作的天气里,妈妈慰藉女儿———荷叶遮住了红莲,这是一个含蓄的暗示。作者由荷叶覆盖红莲这一自然现象,触发情思,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使人认识到母爱的慈祥,勇敢与无私。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结尾点题,赞颂母爱。作者把自己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红莲之所以遭遇大雨而不倒,是因为关键时刻有荷叶扶持,绿荷为红莲遮风挡雨,作者由此联想到了人世间伟大的母爱。“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是母亲无私地为“我”解除各种烦恼,帮助“我”走出困境。“心中的雨点”比喻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烦恼等。“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庇”,比喻母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伟大的爱。整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

  〔写作特点〕
   1.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2.以莲喻人,构思严谨而巧妙。

                         荷  叶

  教材说明

  〔解题〕
  本篇是台湾作家席慕蓉的一篇散文。她以一位女性特有的细腻眼光,把小小的荷叶写得极富哲理,让人心服口服,而且语言清新淡雅,读起来轻松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构分析〕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院里的荷花每个夏天都开得轰轰烈烈。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我”发现了一种现象,出水面到某一个高度才打开的叶子才是好叶子。
  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由上面的发现联想到人生的境界,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都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

  〔语意理解〕
  “后院有六缸荷,整个夏天此起彼落开得轰轰烈烈,我只要有空,总是会去院子里站一站,没时间写生的话,闻一闻花叶的香气也是好的。”
  “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这里写出了荷花开得非常茂盛、热闹的样子,也写出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我有一个发现,在这些叶子间,要出水面到某一个高度才肯打开的叶子才能多吸收阳光,才是好叶子。”
  此句表现出女性作者独特的细腻观察。叶子的生长要有阳光的滋养,所以,只有更多接受了阳光照耀的叶子才会长得好。
  “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时刻才是我应该尽量舒展我一生怀抱的时刻呢?怎么样才能感觉到极高极高处阳光的呼唤呢?”
  以三个反问提出心中的疑问,既是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生命的探寻。
  “那极高极高处的阳光啊!”
  以一个感叹句作结,表达了对人生对生命的追求与憧憬。

  〔写作特点〕
   1.由荷叶的样子想到人生的境界,然后提出疑问,最后发出感慨,结构上环环相扣。
   2.运用对比手法,于对比间探问生命的意义,蕴涵深刻。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作家们在描绘荷花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感受荷花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多姿多彩之美。
  3.认识5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荷花在不同作家笔下的多姿多彩之美。

  〔教学准备〕
   搜集荷花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阅读建议〕
  1.课文选编方式很特别,采用了四个片段同时呈现的方式。因此,教师不必细做分析,应放手让学生阅读,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玩味。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讨论:你从不同作家的眼里,看到了荷花哪些独特的美,四个片段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导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围绕“赏”字展开学习。
  (2)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不认识的生字所带出来的词语画上记号,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把文章读流利。
  (3)初步想想每个片段是怎样写荷的,把自己的理解与疑惑写在课本上。
  (4)抓住文章中你觉得描绘最形象、最生动的地方,说说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并有感情地朗读。
  (5)植物之美各有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作家眼里也各不相同。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
  (6)在四个片段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多读几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积累内化。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积累课文中写得精彩的词句。
  (3)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4.拓展活动。
  (1)读一读。课外阅读更多写荷的文章或诗歌。
  (2)画一画。选取其中的一个片段,画一幅荷花图。

  资料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是作家、编辑家、教育家。生于江苏苏州。早年曾试验新式教学。他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叶圣陶只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事实上,他的小说写得非常出色,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荷花〕
   又称“莲花”、“水芙蓉”。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花托呈杯状,里面有十几个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入药。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教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于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汪曾祺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他自觉吸收传统文化,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方面,开风气之先。

  〔席慕蓉〕
   著名女诗人、散文家、画家。1943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原籍内蒙古。原名穆伦?席连勃,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大江河,而那条河正是西拉穆伦河。笔名萧瑞、漠蓉、千华穆伦等。1954年赴台。1956年入台北师范学校艺术系学画,并开始文学创作。她先后毕业于台北师范艺术科,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3年从艺术系毕业后,教了一年的书,于1964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读书。1969年在该学院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返回台湾。1970年归台,于新竹师专美术科执教。1984于东海大学美术系开《素材研究》课程。席慕蓉的诗句里流露出她对人生的洞察,她的散文里渗透了她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如果说她的诗是“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她的散文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席慕蓉的诗宛如一幅图画,散文却像一位端庄睿智、解悟人生的成熟女人。读席慕蓉文章的人无一不被她真挚的内心、敏感的心情、恬美的深情和细节的动情所打动。

  〔坼裂〕 裂开。
  〔慈怜〕 慈善怜悯。
  〔荫庇〕 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
  〔苍黄〕 苍白萎黄。
  〔肥润〕 肥美润泽。
  〔侏儒〕 身体异常矮小的人。这种异常的发育多由垂体的功能低下所致。
  〔炫耀〕 夸耀,显示。
  〔根底〕 基础。
 
   [2010-12-12]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