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晓在线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于本站 了解站长 网站地图  
  网站论坛 站长收藏 网站相册 广告服务 中国桥梁  

老百晓在线教科版第一册教科版第二册教科版第三册教科版第四册教科版第五册教科版第六册教科版第七册教科版第八册教科版第九册教科版第十册教科版第十一册教科版第十二册
    您的位置:老百晓在线 十一册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课文原文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作者:佚名
 
  [教科版第十一册课文]
            5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早在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是美国火箭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众多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之一,要地位有地位,要金钱有金钱,可是钱学森不看重这些,他始终怀着一颗报效祖国之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钱学森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1955年钱学森在我国政府的帮助下,克服重重阻力终于回到祖国。

  钱学森说:“我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待了整整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一心想着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毫不计较每月有多少工资。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由于他的归来,新中国的领导人把导弹研制的计划提上了议事日程,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大工程正在酝酿之中。
  1956年10月,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并出任首任院长。而此时的中国,在导弹研制方面就像一张白纸,许多与导弹相关的词汇都是钱学森亲自翻译的。他又像在麻省理工学院一样拿起了教鞭,为新来的大学生们教授导弹概论。
  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经过不断的研究、摸索、分析、试验,他们终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飞行试验。
  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三个月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也试验成功。此时,实现两弹结合,研制导弹核武器的艰巨任务,又摆在了钱学森面前。
  1966年10月,在钱学森的带领下,我国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197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划破长空。至此,“两弹一星”的计划全部实现。

  钱学森贡献巨大,去淡泊名利。
  1991年,中央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媒体上出现了宣传他的小高潮。对此,钱学森很不安,立即通知有关方面:“请你立即通知报刊杂志,把宣传钱学森的稿子撤下来。”有人奇怪,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初建时,钱学森就是院长了,怎么后来成了副院长了?原来这是他主动要求的。他还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免去他“学部委员”的称号……他常说“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已经很高了,不要把荣誉都堆到一个人的头上,务必将这一荣誉授给别人。”
  1958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稿酬加上奖学,共计1.15万元。一次,钱学森到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授课,发现许多听课学生家庭贫困,连必备的学习用具都买不起。于是,这1.15万元被钱老悉数捐出,给这些学生购买学习用具。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多次将其所得稿费作为党费上缴给组织。1978年,他将组织上为其父亲落实政策补发的一笔钱,也交了党费。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身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据他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有拿到手,钱老就让他代写委托书, 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在捐出奖金时,钱老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老百晓已完成校对〗

   [2016-08-27]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下一篇  → 返回本课 上传资料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